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中國科技創新力何以閃耀世界
更新時間:2024-3-6 10:48:44    來源:新華社

  近期,中國創新元素閃耀兩大國際展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全球技術“盛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企業在5G-A、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布創新產品。在已有百年歷史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中國車企展現出“絕對一流、前沿的科技實力”。

  5G-A商用元年,中國企業成為中堅力量;新能源時代,中國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在數字技術、新能源等全球競爭的重要賽道上,中國的創新力成為新興產業孵化器、傳統產業升級推進器,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觀察到中國企業正在走入舞臺中央。”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說,沒有中國企業的積極參與,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就無法真正體現其全球本質。正如他所言,中國企業已成為全球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實際上,不僅是近期的兩大國際展會,從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到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再到日本國際機器人展,近幾年的國際行業展會上,中國企業踴躍參展,發布的前沿技術產品持續“吸睛”。中國積聚的創新勢能、科技創新結出的累累碩果,讓世界眼前一亮。

  國際展會的中國高光時刻,離不開中國對創新力的長期培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高新技術企業約40萬家。2023年,中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中排名第12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躍居世界第一。科技引領新興產業發展,也助推傳統產業升級。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加快應用的同時,5G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占比超過60%。傳統產業與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互相促進,中國創新能力與日俱增。日本《日經亞洲》網站評論說,那些對中國經濟持悲觀看法的人忽視了中國大力培育的創新能力,中國持續增加對產品和技術創新的投入,有助于提高生產率,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創新力的提升源于供給能力、需求潛力和要素稟賦的加持。從供給能力看,中國工業門類齊全,產業配套能力強。從需求潛力看,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龐大,消費結構也在迭代升級,綠色低碳轉型深入發展,孕育著廣闊創新空間。供給側創新激發新需求,由此形成推陳出新的正向循環,持續增強新動能。《哈佛商業評論》報道稱,科技產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高度融入為中國贏得創新優勢提供強大動力。從要素稟賦看,中國人才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研發人員總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紅利”正加快向“人才紅利”轉化;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擁有世界第二大“數據富礦”的中國,應用場景豐富,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礎。

  創新不是無本之木,根植于鼓勵創新的制度、崇尚創新的文化和孕育創新的土壤。中國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科技事業進行了全局性、長遠性戰略謀劃。中國政府在優化創新環境、集聚創新資源上不懈努力,不斷提升政策對創新的適配性,同時更加重視通過金融、稅收和財政等市場化政策工具營造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政府的自上而下與企業的自下而上相貫通,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奔涌。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近期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高質量專利數量體現出在“綠色科技”領域取得的巨大進展。德國之聲援引德國《商報》的報道說,中國在專利數量上的突飛猛進得益于中國長期的產業和科研戰略。

  中國的創新要素資源豐沛,政府正在以全球視野謀劃促進科技創新,推動數字轉型和綠色發展,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的新質生產力,日益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中國技術、中國品牌在國際舞臺上的成功,是中國企業奮斗的成果,更是中國經濟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沃土滋養的花朵。將其置于中國整個產業發展邏輯、政治經濟體制和國際創新競爭的大背景下,便會深刻理解中國創新力源頭之所在。

  “惟進取也,故日新。”創新是經濟的活水,今天的中國,處處可以感受到“日新”的氣息。“新”潮澎湃的中國不僅經濟展現出創新發展的良好勢頭,也通過不斷拓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領域和空間,和世界一起書寫未來。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中國科技創新力何以閃耀世界
    2024-3-6 10:48:44    來源:新華社

      近期,中國創新元素閃耀兩大國際展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全球技術“盛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企業在5G-A、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布創新產品。在已有百年歷史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中國車企展現出“絕對一流、前沿的科技實力”。

      5G-A商用元年,中國企業成為中堅力量;新能源時代,中國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在數字技術、新能源等全球競爭的重要賽道上,中國的創新力成為新興產業孵化器、傳統產業升級推進器,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觀察到中國企業正在走入舞臺中央。”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說,沒有中國企業的積極參與,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就無法真正體現其全球本質。正如他所言,中國企業已成為全球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實際上,不僅是近期的兩大國際展會,從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到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再到日本國際機器人展,近幾年的國際行業展會上,中國企業踴躍參展,發布的前沿技術產品持續“吸睛”。中國積聚的創新勢能、科技創新結出的累累碩果,讓世界眼前一亮。

      國際展會的中國高光時刻,離不開中國對創新力的長期培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高新技術企業約40萬家。2023年,中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中排名第12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躍居世界第一。科技引領新興產業發展,也助推傳統產業升級。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加快應用的同時,5G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占比超過60%。傳統產業與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互相促進,中國創新能力與日俱增。日本《日經亞洲》網站評論說,那些對中國經濟持悲觀看法的人忽視了中國大力培育的創新能力,中國持續增加對產品和技術創新的投入,有助于提高生產率,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創新力的提升源于供給能力、需求潛力和要素稟賦的加持。從供給能力看,中國工業門類齊全,產業配套能力強。從需求潛力看,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龐大,消費結構也在迭代升級,綠色低碳轉型深入發展,孕育著廣闊創新空間。供給側創新激發新需求,由此形成推陳出新的正向循環,持續增強新動能。《哈佛商業評論》報道稱,科技產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高度融入為中國贏得創新優勢提供強大動力。從要素稟賦看,中國人才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研發人員總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紅利”正加快向“人才紅利”轉化;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擁有世界第二大“數據富礦”的中國,應用場景豐富,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礎。

      創新不是無本之木,根植于鼓勵創新的制度、崇尚創新的文化和孕育創新的土壤。中國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科技事業進行了全局性、長遠性戰略謀劃。中國政府在優化創新環境、集聚創新資源上不懈努力,不斷提升政策對創新的適配性,同時更加重視通過金融、稅收和財政等市場化政策工具營造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政府的自上而下與企業的自下而上相貫通,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奔涌。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近期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高質量專利數量體現出在“綠色科技”領域取得的巨大進展。德國之聲援引德國《商報》的報道說,中國在專利數量上的突飛猛進得益于中國長期的產業和科研戰略。

      中國的創新要素資源豐沛,政府正在以全球視野謀劃促進科技創新,推動數字轉型和綠色發展,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的新質生產力,日益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中國技術、中國品牌在國際舞臺上的成功,是中國企業奮斗的成果,更是中國經濟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沃土滋養的花朵。將其置于中國整個產業發展邏輯、政治經濟體制和國際創新競爭的大背景下,便會深刻理解中國創新力源頭之所在。

      “惟進取也,故日新。”創新是經濟的活水,今天的中國,處處可以感受到“日新”的氣息。“新”潮澎湃的中國不僅經濟展現出創新發展的良好勢頭,也通過不斷拓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領域和空間,和世界一起書寫未來。

    文章編輯:李燦 
     
    相關信息: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不會改變
    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成色十足
    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幾何?
    雙向奔赴結碩果
    三陽鄉花生結出致富果
    逐“綠”前行
    雅萬高鐵累計發送旅客突破200萬人次
    主要產油國宣布將自愿減產措施延至6月底
    專訪:中國市場對于跨國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非常重要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仓储货架_南京货架_钢制托盘_仓储笼_隔离网_环球零件盒_诺力液压车_货架-南京一品仓储设备制造公司 | 上海新光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电动隔膜泵,气动隔膜泵,卧式|立式离心泵厂家 | 同学聚会纪念册制作_毕业相册制作-成都顺时针宣传画册设计公司 | 爱佩恒温恒湿测试箱|高低温实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您身边的模拟环境试验设备技术专家-合作热线:400-6727-800-广东爱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航拍_专业的无人机航拍摄影门户社区网站_航拍网 | 北京开业庆典策划-年会活动策划公司-舞龙舞狮团大鼓表演-北京盛乾龙狮鼓乐礼仪庆典策划公司 | 威实软件_软件定制开发_OA_OA办公系统_OA系统_办公自动化软件 | 车件|铜件|车削件|车床加工|五金冲压件-PIN针,精密车件定制专业厂商【东莞品晔】 | LHH药品稳定性试验箱-BPS系列恒温恒湿箱-意大利超低温冰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胜为光纤光缆_光纤跳线_单模尾纤_光纤收发器_ODF光纤配线架厂家直销_北京睿创胜为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睿创胜为科技有限公司 | 贵州科比特-防雷公司厂家提供贵州防雷工程,防雷检测,防雷接地,防雷设备价格,防雷产品报价服务-贵州防雷检测公司 | 小型UV打印机-UV平板打印机-大型uv打印机-UV打印机源头厂家 |松普集团 | 高考志愿规划师_高考规划师_高考培训师_高报师_升学规划师_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认证机构「向阳生涯」 | 金属抛光机-磁悬浮抛光机-磁力研磨机-磁力清洗机 - 苏州冠古科技 | 河南中整光饰机械有限公司-抛光机,去毛刺抛光机,精密镜面抛光机,全自动抛光机械设备 | 施工电梯_齿条货梯_烟囱电梯_物料提升机-河南大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档案密集架_电动密集架_移动密集架_辽宁档案密集架-盛隆柜业厂家现货批发销售价格公道 | 电动不锈钢套筒阀-球面偏置气动钟阀-三通换向阀止回阀-永嘉鸿宇阀门有限公司 | 中宏网-今日新闻-财经新闻 | DAIKIN电磁阀-意大利ATOS电磁阀-上海乾拓贸易有限公司 | 广东风淋室_广东风淋室厂家_广东风淋室价格_广州开源_传递窗_FFU-广州开源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丹佛斯变频器-Danfoss战略代理经销商-上海津信变频器有限公司 | 科普仪器菏泽市教育教学仪器总厂 | 低浓度恒温恒湿称量系统,强光光照培养箱-上海三腾仪器有限公司 | 电动垃圾车,垃圾清运车-江苏速利达机车有限公司| 海尔生物医疗四川代理商,海尔低温冰箱四川销售-成都壹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多功能机床-小型车床-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 | 钢制拖链生产厂家-全封闭钢制拖链-能源钢铝拖链-工程塑料拖链-河北汉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健康管理师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报名入口—首页 | 天津仓库出租网-天津电商仓库-天津云仓一件代发-【博程云仓】 | 交通气象站_能见度检测仪_路面状况监测站- 天合环境科技 | 健康管理师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报名入口—首页| 空心明胶胶囊|植物胶囊|清真胶囊|浙江绿键胶囊有限公司欢迎您! | 湖南教师资格网-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 米顿罗计量泵(科普)——韬铭机械 | 雪花制冰机(实验室雪花制冰机)百科| 环比机械| 丝杆升降机-不锈钢丝杆升降机-非标定制丝杆升降机厂家-山东鑫光减速机有限公司 | 螺旋丝杆升降机-SWL蜗轮-滚珠丝杆升降机厂家-山东明泰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步进_伺服_行星减速机,微型直流电机,大功率直流电机-淄博冠意传动机械 | 懂研帝_专业SCI论文润色机构_SCI投稿发表服务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