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點亮”智能檢測之光
更新時間:2024/10/15 16:04:38    來源:新華社

  有光,才有了人們眼中色彩斑斕的世界。而有的光,可以穿透目力無法抵達的內里。

  這束光,是長三角制造業重鎮無錫的一家科創企業,潛心20年的“成果”。這束光,以超高精度、超高效率,讓芯片內的氣泡、整車鑄件的缺陷、食品里的異物無所遁形。

  做光,做自己的光,做照亮別人的光。

  從零起步,深耕工業X射線領域。無錫日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照亮”越來越多“中國制造”的進階中,更照見“中國制造”的創新之路、“中國智造”的寬廣未來。

  向0.4秒的不懈奔跑

  9月27日,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日聯科技董事長劉駿召集了一次董事會會議,討論并決定:擬開展年產3000臺套工業射線智能檢測設備項目,一期投資金額7億元。

  8月底,日聯科技發布上半年財報,實現營收3.33億元,同比增長21.01%。最新的決定,正是源于下游高端精密制造業日益增長的檢測需求。

  不久前,記者來到劉駿的辦公室,看到一本高中理科讀本,十分疑惑,一名上市公司董事長為何還要去“復習”高中知識?

  這個疑問,在日聯科技的研發實驗室里,得到解答——從X射線的基礎理論到原子物理學、材料學的基本原理,大家激烈討論、火花碰撞,仿佛回到了高中課堂。

  公司里常見的一幕,一次次讓30多年前曾做過高中物理老師的劉駿感慨:“只要一步步遵循原理大膽創新,敢于試錯,出成果只是時間問題。”

  X射線這種120多年前被物理學家發現的光,已廣泛應用于工業產品檢測約40年。大到航天航空、軍工領域,小到電路板組裝、半導體制造,都需要用X射線檢測設備。

  20世紀90年代,辭去教職下海的劉駿,在外資電子企業從工程師做到技術總監,其間經常與外國廠商打交道,購買X射線檢測等設備。一路走來,他見證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也發現檢測設備清一色都來自進口。

  彼時,X射線檢測設備制造、核心部件X射線源技術等被少數發達國家企業壟斷。“買多少、什么價都是他們說了算,我很不服氣。”一些國外企業的傲慢讓劉駿受不了。

  劉駿決定另起爐灶,立志制造“中國人自己的工業X光機”。

  2007年,創業5年的劉駿造出了日聯科技首臺X射線檢測機,2009年正式批量銷售。但那時嶄露頭角的日聯科技,還只能算是系統集成商,核心的X射線源等還得外購。

  更被動的是“一源難求”,國外廠商產能受限,產品價格高、交貨期長,很多時候買都買不到。日聯科技不得不自主研發核心技術。這意味著要把X射線源的設計、材料、工藝全部搞清楚,不僅需要多學科交叉研究,且理論計算復雜、材料應用和技術工藝難度極大。

  于是,日聯科技從零起步,設立了兩個研發部門:一個從基礎物理研究出發搞基礎研發,著力突破X射線源“卡脖子”問題;一個搞應用研發,不斷解鎖X射線檢測應用的新場景。“投入巨資從事基礎物理研究的民營企業鳳毛麟角,但所有突破,都必須從打牢地基起步。”劉駿說。

  時間是企業創新最大的敵人。

  自2009年將總部遷到無錫起,日聯科技埋頭研發“光源”。最初計劃用5年時間、投入5000萬元實現突破,最終在不斷試錯中,花了整整10年時間、“燒了上億元”才實現目標。

  其間,劉駿要穩住股東、穩住研發團隊。最艱難時,連員工工資都是劉駿四處借回來發的。

  時間也是企業創新最好的朋友。

  X射線源需要上百種原材料,為了一項關鍵的國產陶瓷材料,團隊在江西花了一年時間才找到合適的供應商;一種關鍵的玻璃燒結技藝,傳承者全國只有幾個人,劉駿四處打聽、“三顧茅廬”,才請到一位。“材料如果還要依靠進口,話語權就仍然掌握在國外供應商手里。”劉駿說。

  劉駿一直鼓勵研發團隊:“錯了沒關系,會給足大家時間。”

  有了基礎研發的核心技術,應用才能自主可控;產品更快更好被應用,才能獲得利潤支撐基礎研發。劉駿說,日聯科技靠“兩條腿走路”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2020年,日聯科技自研的微焦點X射線源實現量產,經國際知名檢測機構比對測試,性能達到或優于進口產品水平,被工信部評價為“國際先進、國內領先”。

  如今,日聯科技已躍居行業頭部,多款X射線源實現100%國產化,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X射線源核心技術擁有者。

  指著幾年間快速迭代的產品,日聯科技副總經理兼研發總監王劉成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的機器1秒可拍上百張X光片,在產線上最快0.4秒即可完成一次檢測,檢測精度可達幾微米。

  X射線應用于全球工業領域40多年后,中國企業通過不懈的努力、持續的創新,將其轉化為最快0.4秒/次的高速智能化檢測設備,助力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5%里的無限可能

  車間里,日聯科技董事會秘書辛晨比劃著介紹起檢測設備位置的變化:

  以前,不少企業將其放在墻角,只在產品抽檢時使用;現在,日聯科技的檢測設備已成許多企業智能生產線的有機組成部分。

  “高品質已然成為普遍要求,中國制造業正從粗放向精益、從機械化向智能化加速升級。這倒逼我們的檢測設備不僅要硬件更先進,算法等軟件也要更強大。”辛晨說。

  從抽檢到全檢,從離線到在線,從二維到三維……日聯科技研發的X射線源發出的這束光,不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

  日聯科技工程師周鑫良拿起一塊電腦主板放進一臺微焦X射線檢測設備中,幾秒鐘后,主板上比指甲蓋還小的芯片,形成巴掌大小的掃描影像,顯示在檢測設備屏幕上,芯片內部有沒有氣泡、斷裂,肉眼可見。

  芯片中微米級的氣泡得以檢出,電子設備的性能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汽車一體化鑄件實現無損檢測,零部件的數量和成本大幅下降;鋰電池繞卷對齊度可以精準測量,制造工藝更加安全高效……

  人們熟悉的X光片是二維的,日聯科技的檢測卻是三維的。劉駿說,這過程十分復雜,先要從不同角度穿透被檢測物體,把物體內部要檢測的結構進行三維重建,生成物體的三維模型和內部結構圖像,再進行切層分析,識別缺陷、雜質和結構的變異程度。

  這樣的深度透視,助力制造企業判定產品品質、發現問題所在,進而持續改善質量。

  “日聯科技95%的產品應用在集成電路和電子制造、新能源鋰電、鑄件焊件檢測三大領域,剩下的5%,孕育著無限的可能。”劉駿說。

  5%,占比這么小,潛力那么大?起初,不少員工無法理解劉駿的樂觀,直到應用研發部門將一個個應用案例擺到大家面前:

  透過X光,可以檢測一包堅果有無雜質、變質,一個罐頭是否密封包裝,一瓶醬油是否灌裝到位……在往常“八竿子打不著”的領域,一批網紅食品企業成為新用戶。

  “研發創造出更多應用場景,市場才不會有天花板,才能一直深耕下去。”劉駿說,不斷將核心技術衍生為更多應用產品,企業才有無限可能。

  目前,日聯科技檢測設備的應用“版圖”正持續擴容,已經從電子半導體、新能源電池、汽車零部件延伸至食品異物、公共安全等多個新興領域。

  日聯科技的企業標志,是一個圓里釋放出三根射線。有人把它理解成一個X射線源,也有人覺得它是一個毛頭小伙的寫照。

  但無論是光芒還是青年,在劉駿眼里都代表著活力。作為這家科技企業的負責人,劉駿常年在一線苦心鉆研技術創新,他也常勉勵員工,要保持活躍的逆向思維。

  2023年3月31日,日聯科技上市。在招股書中,劉駿埋下了另一個5%的伏筆——計劃到2025年將檢測設備中應用自產射線源的比例提升到95%以上,剩下的5%左右成為留白。

  與有著數十年技術積累和迭代經驗的外國友商相比,日聯科技確實顯得年輕。

  “不僅敢于做老師,我們也非常愿意做學生。”劉駿說,留下5%搭載國際同行的產品,就有了與國際核心裝備同條件比對的空間,更有利于對自己進行檢驗和提升。

  20%背后的品質自信

  “出海”參與全球競合,是不少中國企業發展壯大后的自然選擇。日聯科技的出海行動,早已蓄力多年。

  一家在無錫設立工廠十多年的德國企業,車間里一直沒有使用中國制造的設備。近年來,出于成本、區位等因素考量,這家企業開始嘗試使用中國的檢測設備。

  牢牢抓住客戶訴求,經過4年反復打磨,日聯科技最終以個性化的產品服務方案,讓這家德企引進了第一臺中國制造的設備。

  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這是20多年前劉駿在外資企業工作時就有的深切感受。如今,日聯科技已經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業務布局。

  今年4月,日聯科技首個海外工廠在馬來西亞落成投產。這里近5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積,只有即將開建的無錫新工廠的十分之一,卻是日聯科技搶占海外市場的重要橋頭堡。

  “不少東南亞企業青睞中國的新技術、新裝備。”8月份,剛在越南進行產品推廣的日聯科技副總裁李育林看到了東南亞市場蘊含的機遇。

  在東南亞,日聯科技的產品價格比競品高20%。李育林說,這樣的定價是要向市場表明,日聯科技對自身的品質和優勢有足夠的信心。

  面向東南亞的日聯科技馬來西亞工廠,距離新加坡只有半小時車程,周邊有3個國際機場、3個貨運海港。

  按照類似的邏輯,日聯科技將輻射歐洲的分支機構放在了匈牙利。因為,從那里坐飛機2小時、開車6小時就能到達幾乎所有歐洲主要國家的主要城市。

  劉駿說,出海拼的不是價格而是品牌,但品牌從來不是打在機器外殼上的標簽,而是核心技術撐起的機器安全可靠的性能。正如日聯科技自主研發的X射線源,點亮的每一秒都是對品牌實力的檢驗和塑造。

  7天生產一臺設備,每年超過10%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公司成員25%是研發人員,48小時內完成維修服務……接待海內外客戶時,日聯科技的市場人員會自信地報出一連串數字,這是日聯科技的效能標準。

  “想‘縱橫’世界,必須回歸技術本身。”劉駿向記者托出他的心得——縱向深耕,突破X射線檢測技術在航天、航海、農業、考古、醫療和生物醫藥等各類應用領域的“卡點”;橫向拓展,探索X射線檢測技術與超聲檢測、磁粉檢測、渦流檢測等多項其他檢測技術的融合發展。

  雖然掌握了不少核心技術,但日聯科技從未停止新的探索。2024年4月,日聯先進檢測應用技術研究院設立,面向市場前沿持續研發系列微米至納米級微焦點和大功率X射線源,同時不斷推進AI人工智能算法、3D/CT斷層掃描技術等在X射線檢測領域的應用。

  “我們會一直深耕下去,希望做到創新在中國、推廣到世界,成為全球最專業的‘工業醫生’。”劉駿說,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都有巨大的機遇,有競爭力的中國企業應當努力成為全球性企業,為“中國制造”代言。

  “想讀好書,得吃苦。想做好企業,就得永遠吃苦。”劉駿的這句口頭禪,是日聯科技人的寫照和追求。

  在工作中,無論是科研、生產還是銷售,他們都像學生一樣隨時回到基本原理:

  X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具有多種性質和應用。人們利用其高穿透能力,洞察物品的內部結構,判斷質量和可靠性。

  “回歸本源,是我們守正創新的開始;洞察本質,是我們闊步未來的基石。”劉駿說。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點亮”智能檢測之光
    2024/10/15 16:04:38    來源:新華社

      有光,才有了人們眼中色彩斑斕的世界。而有的光,可以穿透目力無法抵達的內里。

      這束光,是長三角制造業重鎮無錫的一家科創企業,潛心20年的“成果”。這束光,以超高精度、超高效率,讓芯片內的氣泡、整車鑄件的缺陷、食品里的異物無所遁形。

      做光,做自己的光,做照亮別人的光。

      從零起步,深耕工業X射線領域。無錫日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照亮”越來越多“中國制造”的進階中,更照見“中國制造”的創新之路、“中國智造”的寬廣未來。

      向0.4秒的不懈奔跑

      9月27日,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日聯科技董事長劉駿召集了一次董事會會議,討論并決定:擬開展年產3000臺套工業射線智能檢測設備項目,一期投資金額7億元。

      8月底,日聯科技發布上半年財報,實現營收3.33億元,同比增長21.01%。最新的決定,正是源于下游高端精密制造業日益增長的檢測需求。

      不久前,記者來到劉駿的辦公室,看到一本高中理科讀本,十分疑惑,一名上市公司董事長為何還要去“復習”高中知識?

      這個疑問,在日聯科技的研發實驗室里,得到解答——從X射線的基礎理論到原子物理學、材料學的基本原理,大家激烈討論、火花碰撞,仿佛回到了高中課堂。

      公司里常見的一幕,一次次讓30多年前曾做過高中物理老師的劉駿感慨:“只要一步步遵循原理大膽創新,敢于試錯,出成果只是時間問題。”

      X射線這種120多年前被物理學家發現的光,已廣泛應用于工業產品檢測約40年。大到航天航空、軍工領域,小到電路板組裝、半導體制造,都需要用X射線檢測設備。

      20世紀90年代,辭去教職下海的劉駿,在外資電子企業從工程師做到技術總監,其間經常與外國廠商打交道,購買X射線檢測等設備。一路走來,他見證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也發現檢測設備清一色都來自進口。

      彼時,X射線檢測設備制造、核心部件X射線源技術等被少數發達國家企業壟斷。“買多少、什么價都是他們說了算,我很不服氣。”一些國外企業的傲慢讓劉駿受不了。

      劉駿決定另起爐灶,立志制造“中國人自己的工業X光機”。

      2007年,創業5年的劉駿造出了日聯科技首臺X射線檢測機,2009年正式批量銷售。但那時嶄露頭角的日聯科技,還只能算是系統集成商,核心的X射線源等還得外購。

      更被動的是“一源難求”,國外廠商產能受限,產品價格高、交貨期長,很多時候買都買不到。日聯科技不得不自主研發核心技術。這意味著要把X射線源的設計、材料、工藝全部搞清楚,不僅需要多學科交叉研究,且理論計算復雜、材料應用和技術工藝難度極大。

      于是,日聯科技從零起步,設立了兩個研發部門:一個從基礎物理研究出發搞基礎研發,著力突破X射線源“卡脖子”問題;一個搞應用研發,不斷解鎖X射線檢測應用的新場景。“投入巨資從事基礎物理研究的民營企業鳳毛麟角,但所有突破,都必須從打牢地基起步。”劉駿說。

      時間是企業創新最大的敵人。

      自2009年將總部遷到無錫起,日聯科技埋頭研發“光源”。最初計劃用5年時間、投入5000萬元實現突破,最終在不斷試錯中,花了整整10年時間、“燒了上億元”才實現目標。

      其間,劉駿要穩住股東、穩住研發團隊。最艱難時,連員工工資都是劉駿四處借回來發的。

      時間也是企業創新最好的朋友。

      X射線源需要上百種原材料,為了一項關鍵的國產陶瓷材料,團隊在江西花了一年時間才找到合適的供應商;一種關鍵的玻璃燒結技藝,傳承者全國只有幾個人,劉駿四處打聽、“三顧茅廬”,才請到一位。“材料如果還要依靠進口,話語權就仍然掌握在國外供應商手里。”劉駿說。

      劉駿一直鼓勵研發團隊:“錯了沒關系,會給足大家時間。”

      有了基礎研發的核心技術,應用才能自主可控;產品更快更好被應用,才能獲得利潤支撐基礎研發。劉駿說,日聯科技靠“兩條腿走路”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2020年,日聯科技自研的微焦點X射線源實現量產,經國際知名檢測機構比對測試,性能達到或優于進口產品水平,被工信部評價為“國際先進、國內領先”。

      如今,日聯科技已躍居行業頭部,多款X射線源實現100%國產化,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X射線源核心技術擁有者。

      指著幾年間快速迭代的產品,日聯科技副總經理兼研發總監王劉成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的機器1秒可拍上百張X光片,在產線上最快0.4秒即可完成一次檢測,檢測精度可達幾微米。

      X射線應用于全球工業領域40多年后,中國企業通過不懈的努力、持續的創新,將其轉化為最快0.4秒/次的高速智能化檢測設備,助力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5%里的無限可能

      車間里,日聯科技董事會秘書辛晨比劃著介紹起檢測設備位置的變化:

      以前,不少企業將其放在墻角,只在產品抽檢時使用;現在,日聯科技的檢測設備已成許多企業智能生產線的有機組成部分。

      “高品質已然成為普遍要求,中國制造業正從粗放向精益、從機械化向智能化加速升級。這倒逼我們的檢測設備不僅要硬件更先進,算法等軟件也要更強大。”辛晨說。

      從抽檢到全檢,從離線到在線,從二維到三維……日聯科技研發的X射線源發出的這束光,不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

      日聯科技工程師周鑫良拿起一塊電腦主板放進一臺微焦X射線檢測設備中,幾秒鐘后,主板上比指甲蓋還小的芯片,形成巴掌大小的掃描影像,顯示在檢測設備屏幕上,芯片內部有沒有氣泡、斷裂,肉眼可見。

      芯片中微米級的氣泡得以檢出,電子設備的性能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汽車一體化鑄件實現無損檢測,零部件的數量和成本大幅下降;鋰電池繞卷對齊度可以精準測量,制造工藝更加安全高效……

      人們熟悉的X光片是二維的,日聯科技的檢測卻是三維的。劉駿說,這過程十分復雜,先要從不同角度穿透被檢測物體,把物體內部要檢測的結構進行三維重建,生成物體的三維模型和內部結構圖像,再進行切層分析,識別缺陷、雜質和結構的變異程度。

      這樣的深度透視,助力制造企業判定產品品質、發現問題所在,進而持續改善質量。

      “日聯科技95%的產品應用在集成電路和電子制造、新能源鋰電、鑄件焊件檢測三大領域,剩下的5%,孕育著無限的可能。”劉駿說。

      5%,占比這么小,潛力那么大?起初,不少員工無法理解劉駿的樂觀,直到應用研發部門將一個個應用案例擺到大家面前:

      透過X光,可以檢測一包堅果有無雜質、變質,一個罐頭是否密封包裝,一瓶醬油是否灌裝到位……在往常“八竿子打不著”的領域,一批網紅食品企業成為新用戶。

      “研發創造出更多應用場景,市場才不會有天花板,才能一直深耕下去。”劉駿說,不斷將核心技術衍生為更多應用產品,企業才有無限可能。

      目前,日聯科技檢測設備的應用“版圖”正持續擴容,已經從電子半導體、新能源電池、汽車零部件延伸至食品異物、公共安全等多個新興領域。

      日聯科技的企業標志,是一個圓里釋放出三根射線。有人把它理解成一個X射線源,也有人覺得它是一個毛頭小伙的寫照。

      但無論是光芒還是青年,在劉駿眼里都代表著活力。作為這家科技企業的負責人,劉駿常年在一線苦心鉆研技術創新,他也常勉勵員工,要保持活躍的逆向思維。

      2023年3月31日,日聯科技上市。在招股書中,劉駿埋下了另一個5%的伏筆——計劃到2025年將檢測設備中應用自產射線源的比例提升到95%以上,剩下的5%左右成為留白。

      與有著數十年技術積累和迭代經驗的外國友商相比,日聯科技確實顯得年輕。

      “不僅敢于做老師,我們也非常愿意做學生。”劉駿說,留下5%搭載國際同行的產品,就有了與國際核心裝備同條件比對的空間,更有利于對自己進行檢驗和提升。

      20%背后的品質自信

      “出海”參與全球競合,是不少中國企業發展壯大后的自然選擇。日聯科技的出海行動,早已蓄力多年。

      一家在無錫設立工廠十多年的德國企業,車間里一直沒有使用中國制造的設備。近年來,出于成本、區位等因素考量,這家企業開始嘗試使用中國的檢測設備。

      牢牢抓住客戶訴求,經過4年反復打磨,日聯科技最終以個性化的產品服務方案,讓這家德企引進了第一臺中國制造的設備。

      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這是20多年前劉駿在外資企業工作時就有的深切感受。如今,日聯科技已經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業務布局。

      今年4月,日聯科技首個海外工廠在馬來西亞落成投產。這里近5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積,只有即將開建的無錫新工廠的十分之一,卻是日聯科技搶占海外市場的重要橋頭堡。

      “不少東南亞企業青睞中國的新技術、新裝備。”8月份,剛在越南進行產品推廣的日聯科技副總裁李育林看到了東南亞市場蘊含的機遇。

      在東南亞,日聯科技的產品價格比競品高20%。李育林說,這樣的定價是要向市場表明,日聯科技對自身的品質和優勢有足夠的信心。

      面向東南亞的日聯科技馬來西亞工廠,距離新加坡只有半小時車程,周邊有3個國際機場、3個貨運海港。

      按照類似的邏輯,日聯科技將輻射歐洲的分支機構放在了匈牙利。因為,從那里坐飛機2小時、開車6小時就能到達幾乎所有歐洲主要國家的主要城市。

      劉駿說,出海拼的不是價格而是品牌,但品牌從來不是打在機器外殼上的標簽,而是核心技術撐起的機器安全可靠的性能。正如日聯科技自主研發的X射線源,點亮的每一秒都是對品牌實力的檢驗和塑造。

      7天生產一臺設備,每年超過10%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公司成員25%是研發人員,48小時內完成維修服務……接待海內外客戶時,日聯科技的市場人員會自信地報出一連串數字,這是日聯科技的效能標準。

      “想‘縱橫’世界,必須回歸技術本身。”劉駿向記者托出他的心得——縱向深耕,突破X射線檢測技術在航天、航海、農業、考古、醫療和生物醫藥等各類應用領域的“卡點”;橫向拓展,探索X射線檢測技術與超聲檢測、磁粉檢測、渦流檢測等多項其他檢測技術的融合發展。

      雖然掌握了不少核心技術,但日聯科技從未停止新的探索。2024年4月,日聯先進檢測應用技術研究院設立,面向市場前沿持續研發系列微米至納米級微焦點和大功率X射線源,同時不斷推進AI人工智能算法、3D/CT斷層掃描技術等在X射線檢測領域的應用。

      “我們會一直深耕下去,希望做到創新在中國、推廣到世界,成為全球最專業的‘工業醫生’。”劉駿說,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都有巨大的機遇,有競爭力的中國企業應當努力成為全球性企業,為“中國制造”代言。

      “想讀好書,得吃苦。想做好企業,就得永遠吃苦。”劉駿的這句口頭禪,是日聯科技人的寫照和追求。

      在工作中,無論是科研、生產還是銷售,他們都像學生一樣隨時回到基本原理:

      X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具有多種性質和應用。人們利用其高穿透能力,洞察物品的內部結構,判斷質量和可靠性。

      “回歸本源,是我們守正創新的開始;洞察本質,是我們闊步未來的基石。”劉駿說。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口消泡剂-道康宁消泡剂-陶氏消泡剂-大洋消泡剂 | 北京翻译公司_同传翻译_字幕翻译_合同翻译_英语陪同翻译_影视翻译_翻译盖章-译铭信息 | CCE素质教育博览会 | CCE素博会 | 教育展 | 美育展 | 科教展 | 素质教育展 | 氧氮氢联合测定仪-联测仪-氧氮氢元素分析仪-江苏品彦光电 | 西宁装修_西宁装修公司-西宁业之峰装饰-青海业之峰墅级装饰设计公司【官网】 | 2-羟基泽兰内酯-乙酰蒲公英萜醇-甘草查尔酮A-上海纯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示波器高压差分探头-国产电流探头厂家-南京桑润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滁州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厂家_安徽高低温试验箱价格|安徽希尔伯特 | 防爆电机-高压防爆电机-ybx4电动机厂家-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上海平衡机-单面卧式动平衡机-万向节动平衡机-圈带动平衡机厂家-上海申岢动平衡机制造有限公司 | 电池挤压试验机-自行车喷淋-车辆碾压试验装置-深圳德迈盛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水稻烘干机,小麦烘干机,大豆烘干机,玉米烘干机,粮食烘干机_巩义市锦华粮食烘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水环真空泵厂家,2bv真空泵,2be真空泵-淄博真空设备厂 | 卡诺亚轻高定官网_卧室系统_整家定制_定制家居_高端定制_全屋定制加盟_定制家具加盟_定制衣柜加盟 | 仓储笼_金属箱租赁_循环包装_铁网箱_蝴蝶笼租赁_酷龙仓储笼租赁 测试治具|过炉治具|过锡炉治具|工装夹具|测试夹具|允睿自动化设备 | 合肥白癜风医院_合肥治疗白癜风医院_合肥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_合肥华研白癜风医院 | 耐酸碱泵-自吸耐酸碱泵型号「品牌厂家」立式耐酸碱泵价格-昆山国宝过滤机有限公司首页 | 北京康百特科技有限公司-分子蒸馏-短程分子蒸馏设备-实验室分子蒸馏设备 | 衬氟止回阀_衬氟闸阀_衬氟三通球阀_衬四氟阀门_衬氟阀门厂-浙江利尔多阀门有限公司 | 宁夏档案密集柜,智能密集柜,电动手摇密集柜-盛隆柜业宁夏档案密集柜厂家 | 自动化改造_智虎机器人_灌装机_贴标机-上海圣起包装机械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高防护蠕动泵-多通道灌装系统-高防护蠕动泵-www.bjhuiyufluid.com慧宇伟业(北京)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 泰安办公家具-泰安派格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 不锈钢水箱生产厂家_消防水箱生产厂家-河南联固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实验室洗瓶机,移液管|培养皿|进样瓶清洗机,清洗剂-广州摩特伟希尔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奥运星-汽车性能网评-提供个性化汽车资讯| 北京发电车出租-发电机租赁公司-柴油发电机厂家 - 北京明旺盛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阀门智能定位器_电液动执行器_气动执行机构-赫尔法流体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掺铥光纤放大器-C/L波段光纤放大器-小信号光纤放大器-合肥脉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袋式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篮式过滤器,气体过滤器,全自动过滤器,反冲洗过滤器,管道过滤器,无锡驰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定制液氮罐_小型气相液氮罐_自增压液氮罐_班德液氮罐厂家 | 内六角扳手「厂家」-温州市威豪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伟秀电气有限公司-10kv高低压开关柜-高低压配电柜-中置柜-充气柜-欧式箱变-高压真空断路器厂家 | 橡胶接头_橡胶软接头_套管伸缩器_管道伸缩器厂家-巩义市远大供水材料有限公司 | 氢氧化钙设备, 氢氧化钙生产线-淄博惠琛工贸有限公司 | 北京三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ETC高速自动栏杆机|ETC机柜|激光车辆轮廓测量仪|嵌入式车道控制器 | 北京开源多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官网 | 炒货机-炒菜机-炒酱机-炒米机@霍氏机械 | 冷水机,风冷冷水机,水冷冷水机,螺杆冷水机专业制造商-上海祝松机械有限公司 | 全自动包衣机-无菌分装隔离器-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土壤墒情监测站_土壤墒情监测仪_土壤墒情监测系统_管式土壤墒情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