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開創改革強軍新局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防和軍隊改革成就綜述
更新時間:2024/7/3 9:43:56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開創改革強軍新局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防和軍隊改革成就綜述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李秉宣

  人民軍隊改革強軍的偉大征程上,又迎來一個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

  2024年4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信息支援部隊授予軍旗并致訓詞,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向信息支援部隊全體官兵致以熱烈祝賀。

  授旗儀式后,習近平致訓詞。他指出,調整組建信息支援部隊,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從強軍事業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對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根據中央軍委決定,新組建的信息支援部隊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同時撤銷戰略支援部隊番號,相應調整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領導管理關系。

  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軍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以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為引領,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深入破解長期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

  改革推動強軍,強軍支撐強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實現整體性革命性重塑的人民軍隊,正闊步邁向世界一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

      戰略擘畫 統帥掌舵領航

  改革,當代中國的鮮明特色,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了新時代。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長期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習主席審時度勢、總攬全局,果斷作出改革強軍的戰略決策。

  強國必強軍,強軍必改革。“軍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我經常看中國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慘場景就痛徹肺腑!”習主席以強烈的歷史憂患深刻指出,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志。軍隊要跟上中央步伐,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堅決推進軍隊各項改革。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歷史擔當。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習主席激勵全軍:“新軍事革命為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奮發有為,不僅要趕上潮流、趕上時代,還要力爭走在時代前列。”

  新中國成立后,我軍先后進行了13次比較大的改革,部隊規模、體制編制不斷調整,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受各種因素影響,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深層次矛盾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

  “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要解決的大都是長期積累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推進起來確實不容易。”習主席告誡全軍,“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

  思之彌深,行之愈篤。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黨中央決定將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盤子,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

  國防和軍隊改革作為單獨一部分寫進全會決定,這在全會歷史上是第一次。

  僅4個月后,又一條重磅消息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習主席決策成立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并擔任組長。黨的總書記親自擔任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這也是第一次。

  這兩個非同尋常的“第一次”,昭示了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堅定意志、堅強決心,極大激發和凝聚了全軍官兵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磅礴力量,成為推動改革的根本保證。

  對于一支大國軍隊來說,改什么、怎么改,有目標、布局問題,有立場、觀點問題,也有方法、路徑問題。習主席為改革論證設計傾注大量心血,多次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中央軍委常務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多次當面聽取有關單位改革意見建議,親自確定改革重大工作安排,親自領導調研論證和方案擬制工作,親自組織研究改革重大問題……

  改革始終奔著問題去,以問題倒逼改革。在改革的各個階段,每一個方案都指明了破解現實問題的方法路徑,每一個現實問題的解決思路最終匯聚成一條條具體的改革措施。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場整體性變革,要加強頂層謀劃、體系設計。在軍隊一次重要會議上,習主席強調,要把握改革舉措的關聯性和耦合性,使領導指揮體制、力量結構、政策制度等各項改革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

  謀篇布局,落子有聲。

  設立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專家咨詢組;建立由軍地200多名專家和領導組成的軍事政策制度改革咨詢評估專家庫,充分發揮第三方獨立評估作用;賦予軍事科學院和國防大學相關研究論證任務,發揮其智囊作用……

  匯聚全軍和各方面智慧,形成改革“最大公約數”。習主席到機關、進班排,上高原、赴海島,登戰車、乘軍艦,深入調查研究。全軍和各方面踴躍獻策、積極建言,軍外到軍內、機關到部隊、將軍到士兵;各方向實地調研、各層面座談訪談、大范圍問卷調查;一份份情況報告、一封封來信意見、一條條網絡留言……許多好思路、好建議、好點子進入了改革方案。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在習主席領導運籌下,一整套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有重大創新突破、人民軍隊特色鮮明的改革設計破繭而出。

  2015年7月,習主席先后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中央軍委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

  在領導推動這輪改革的歷程中,習主席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要戰略思想,立起改革強軍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從黨和國家整體布局到軍隊各系統相互耦合,從總體方案、重大領域方案到專項方案層層深入,從領導指揮體制、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到軍事政策制度改革有序推進,新時代人民軍隊改革的目標圖、路線圖和施工圖就此繪就,一場浴火重生、開新圖強的歷史性變革蓬勃展開。

      攻堅克難 深入推進改革

  一部人民軍隊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

  2015年11月24日,一個注定載入人民軍隊史冊的日子。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習主席發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動員令——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統帥號令所指,全軍聞令景從,向心凝聚、向戰發力、向難攻堅。

  領導指揮體制實現歷史性變革——

  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貫徹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總原則,打破長期實行的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大陸軍體制,構建起“中央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中央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立起人民軍隊新的“四梁八柱”。“四總部”退出歷史舞臺,調整組建軍委機關15個職能部門,指揮、建設、管理、監督等路徑更加清晰,決策、規劃、執行、評估等職能配置更加合理,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和戰略謀劃、戰略管理職能有效強化。“七大軍區”完成歷史使命,重新調整劃設五大戰區,健全軍委、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起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干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進一步健全。武警部隊由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步入“新體制時間”,廣大官兵既“轉身子”又“換腦子”,從一切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聯的壁壘漸次打破,戰的效能逐步凸顯。

  一次次演訓中,過去相對獨立的不同軍兵種部隊,在戰區的調度下常態化開展聯演聯訓;過去難以共享的數據信息,如今在戰區諸軍兵種部隊間高效流轉;偵察不再“各自為戰”,指揮不再“各唱各調”,火力不再“各打各的”,一個個聯合鐵拳淬火而生。

  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深刻重塑——

  這是人民軍隊歷史上不曾出現過的新數據:陸軍占全軍總員額比例下降到50%以下;全軍非戰斗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

  這是人民軍隊歷史上不曾出現過的新名詞:合成旅、空中突擊旅、航母編隊、空降兵軍、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

  減與增的辯證法,既是瘦身,更是強體,是一次劃時代的力量重塑。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推動部隊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

  2017年4月27日,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披露,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后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布。此外,新調整組建的單位中,還包括諸多新型作戰力量。

  調整之后,我軍規模更加精干,結構更加優化,編成更加科學,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陸戰型的力量結構,改變了國土防御型的兵力布勢,改變了重兵集團、以量取勝的制勝模式,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程打擊、戰略投送、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得到充實加強,以精銳作戰力量為主體的聯合作戰力量體系正在形成。

  軍事政策制度改革全面推進——

  近日,2024年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已錄用文職人員陸續到各部隊報到。2018年6月,全軍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錄用人員中,高學歷群體、“二次入伍”群體等格外引人注目。這標志著我軍人才引進工作的開放性、競爭力大大增強。文職人員是軍隊人員的組成部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讓一切戰斗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涌流。新型文職人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人民軍隊政策制度改革的一個生動縮影。

  這次改革徹底改變以往零敲碎打的做法,系統謀劃、前瞻設計、創新發展、整體重塑,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政策制度體系,形成軍隊黨的建設制度、軍事力量運用政策制度、軍事力量建設政策制度、軍事管理政策制度“四大板塊”。

  習主席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相繼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軍隊黨的建設條例》《軍隊政治工作條例》等我軍黨的建設主干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陸續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等軍事法律。

  成立中央軍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中央軍委干部考評委員會。出臺《現役軍官管理暫行條例》及11項配套政策制度,建立中國特色軍官職業化制度取得實質進展。頒布《軍士暫行條例》《義務兵暫行條例》、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以及配套法規。

  構建軍人榮譽體系,舉辦授勛授稱儀式;優化軍人待遇,發放軍人父母贍養補助、配偶榮譽金,實行軍人配偶子女免費醫療等新的醫療保障政策……一件件暖心事,增強官兵職業榮譽感,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軍事政策制度改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20余個重大領域基本法規相繼推出,一大批配套政策制度和重大改革舉措密集出臺,軍隊戰斗力和官兵活力進一步解放,改革效能持續釋放。

  跨軍地重大改革深入實施——

  “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努力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對跨軍地重大改革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部署,推動一系列舉措落地。

  2018年春節剛過,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深化跨軍地改革是其中重要內容。

  結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深化武警部隊跨軍地改革,推進公安現役部隊改革,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實施空管體制改革,成立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推進國防動員體制改革,打造現代國防動員力量體系;全面停止軍隊有償服務,軍隊不從事經營活動的目標基本實現……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中央國家機關和各地黨委政府、社會各界紛紛出臺一系列支持改革、服務改革的政策舉措,軍地匯聚起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2021年深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充分肯定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稱之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廣泛、最為深刻的國防和軍隊改革”。

      重整重塑 邁向世界一流

  改革強軍給人民軍隊帶來一系列深刻變化,人民軍隊在“新體制時間”里加速破繭蝶變:陸軍機動作戰、立體攻防能力顯著增強,海軍加快推進由近海防御型向遠海防衛型轉變,空軍加速向空天一體、攻防兼備轉型,火箭軍不斷強化核常兼備、全域懾戰能力……

  這是改革重塑后,人民軍隊展示的強軍新貌——

  2023年7月,在空軍航空開放活動·長春航空展上,殲-20首次以四機編隊進行機動飛行展示,運油-20首次與殲-20、殲-16以“五機同框”的畫面進行空中加油通場展示,殲-10S、殲-11BS首次進行異型機模擬空戰展示……

  此次活動展現了人民空軍日新月異的裝備發展水平、實戰化軍事訓練質效和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

  “運油-20不再是單一的靜態展示和單機飛行展示,而是全方位呈現體系能力,展示的是我們日常戰訓中常用的戰斗姿態。” 運油-20飛行員王宇凌說,“改革強軍戰略,使人民軍隊實現了組織形態和力量體系的歷史性變革。正是緣于改革,才讓我們的部隊重整重塑,加速邁向世界一流。”

  2019年10月1日,20余萬軍民以盛大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歡慶共和國70華誕。

  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也是共和國武裝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體亮相。

  首次亮相的領導指揮方隊,是一個改革強軍、聯合作戰指揮印記最鮮明的方隊——隊員從軍委機關15個部門和各戰區、軍兵種機關、武警部隊抽組而成。

  領導指揮方隊創造了兩個第一:人民軍隊閱兵史上第一個從領導指揮機構抽組的方隊,第一個由將軍組成第一排面的方隊。

  此次閱兵首次設置了聯勤保障部隊、院校科研、文職人員等方隊,展現了國防和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的整體性、革命性重塑成果,展示著新時代人民軍隊的新構成、新風貌。

  580臺(套)地面裝備組成32個裝備方隊,陸、海、空軍航空兵160余架戰機組成12個空中梯隊……受閱裝備全部為中國制造,40%為首次亮相,展示出人民軍隊基本實現機械化、加快邁向信息化的如虹氣勢。

  這是改革重塑后,人民軍隊展現的更加精干高效的指揮體制——

  2024年5月23日至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臺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

  演習重點演練聯合海空戰備警巡、聯合奪取戰場綜合控制權、聯合精打要害目標等科目,艦機抵近臺島周邊戰巡,島鏈內外一體聯動,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這也是對“臺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有力懲戒,對外部勢力干涉挑釁的嚴重警告。

  軍事專家認為,演習中,在東部戰區的統一指揮下,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多個軍兵種共同參與,展示了改革重塑后中國軍隊在聯合作戰中的協同能力和整體作戰實力。

  4年多前,新冠疫情暴發。

  一聲令下,來自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聯勤保障部隊、武警部隊等多個醫療單位的醫務人員迅速集結,馳援武漢。

  航空、鐵路、公路,立體投送;人力、物資、信息,高效流轉;現役軍人、文職人員、民兵,密切協作;聯合指揮、聯合編組、軍地聯合……

  “進入狀態快、部隊集結快、行動展開快,這是真正的戰爭速度。”“指揮統籌一張圖、力量運用一盤棋、貫徹執行一竿子,這是真正的打仗體制。”有軍事觀察家這樣評價中國軍隊在武漢抗疫行動中的表現。沒有備戰時間、沒有臨戰預演、初戰即決戰,人民軍隊在這場特殊戰役中,交出了一份“接令當天開赴前線、3個星期控制局面、3個月內完成任務”的優異答卷。這種奇跡般的“快”,源于人民軍隊改革重塑后更加高效的指揮體制、更加精干的力量規模、更加科學的結構編成。

  “人民軍隊的抗疫答卷,濃縮著人民軍隊的能力重塑和時代之變,彰顯了一支軍隊在改革重塑后的全新面貌和勝戰底氣。”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研究員尹浩認為,雖然抗擊疫情是一次非戰爭軍事行動,但檢驗和體現了人民軍隊改革重塑后的實戰能力。

  軍事專家認為,改革調整后,全軍上下備戰打仗、聯戰聯訓的觀念進一步強化,各戰區發揮聯戰聯訓樞紐作用,各軍兵種部隊緊密對接戰區聯合作戰能力需求,以軍兵種能力訓練支撐體系聯合訓練,不斷提升勝戰貢獻率。

  這是改革重塑后,人民軍隊探索的新型演訓樣式——

  2021年9月11日至25日,“和平使命-2021”上合組織聯合反恐軍演,在俄羅斯奧倫堡州東古茲靶場舉行。

  此次聯演,中方參演部隊指揮機構以北部戰區為主編成中方導演部和中方反恐集群指揮部,任務部隊以北部戰區某旅合成營為主、配屬相關保障分隊編成。

  新體制新編制下的中方參演部隊合成營,既有步兵、裝甲兵、炮兵,又有偵察、通信、工兵等力量,集多兵種于一體,實現了力量結構、人員編成、裝備編配、要素編組的重塑與跨越,可與多種作戰力量對接組合、模塊化編組,充分發揮其小型化、多能化、精干化等優勢,讓各作戰單元和要素發揮最大體系作戰能力。

  9月23日實兵實彈演習中,記者在某新型作戰指揮車內看到合成營模塊化、多能化的作戰編成優勢,大膽實踐作戰指揮多源感知、作戰要素高度融合、作戰空間向多維拓展的新型作戰樣式,最大限度發揮合成營“前伸觸角”的作用。

  2023年7月23日,隨著艦艇編隊“錨地防御”演練順利結束,“北部·聯合-2023”演習完成了各項預定演練課目。

  演習圍繞“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這一主題,中俄雙方海空兵力聯合籌劃、聯合指揮、聯合作戰,有效錘煉檢驗了遠海遠域實戰能力,在聯演組織形式、兵力融合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創新突破。

  2024年5月17日,中蒙“草原伙伴-2024”陸軍聯合訓練首次全要素、全過程實兵實彈合練,在蒙古國東戈壁省某訓練場舉行。

  中蒙雙方參訓部隊按照“全縱深精打要害、多方向向心突擊、分區域清剿圍殲”的基本戰法,共同展開以應對非法武裝團體活動為課題的聯合訓練。

  ……

  新的體系、新的力量、新的裝備、新的戰法……人民軍隊由內而外煥然一新,亮劍懾敵的底氣更加充盈。

  改革未有窮期。在改革強軍之路上奮勇向前的人民軍隊必將不斷奪取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勝利——

  2027年,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

  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21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開創改革強軍新局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防和軍隊改革成就綜述
    2024/7/3 9:43:56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開創改革強軍新局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防和軍隊改革成就綜述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李秉宣

      人民軍隊改革強軍的偉大征程上,又迎來一個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

      2024年4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信息支援部隊授予軍旗并致訓詞,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向信息支援部隊全體官兵致以熱烈祝賀。

      授旗儀式后,習近平致訓詞。他指出,調整組建信息支援部隊,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從強軍事業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對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根據中央軍委決定,新組建的信息支援部隊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同時撤銷戰略支援部隊番號,相應調整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領導管理關系。

      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軍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以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為引領,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深入破解長期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

      改革推動強軍,強軍支撐強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實現整體性革命性重塑的人民軍隊,正闊步邁向世界一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

          戰略擘畫 統帥掌舵領航

      改革,當代中國的鮮明特色,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了新時代。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長期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習主席審時度勢、總攬全局,果斷作出改革強軍的戰略決策。

      強國必強軍,強軍必改革。“軍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我經常看中國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慘場景就痛徹肺腑!”習主席以強烈的歷史憂患深刻指出,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志。軍隊要跟上中央步伐,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堅決推進軍隊各項改革。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歷史擔當。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習主席激勵全軍:“新軍事革命為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奮發有為,不僅要趕上潮流、趕上時代,還要力爭走在時代前列。”

      新中國成立后,我軍先后進行了13次比較大的改革,部隊規模、體制編制不斷調整,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受各種因素影響,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深層次矛盾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

      “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要解決的大都是長期積累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推進起來確實不容易。”習主席告誡全軍,“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

      思之彌深,行之愈篤。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黨中央決定將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盤子,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

      國防和軍隊改革作為單獨一部分寫進全會決定,這在全會歷史上是第一次。

      僅4個月后,又一條重磅消息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習主席決策成立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并擔任組長。黨的總書記親自擔任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這也是第一次。

      這兩個非同尋常的“第一次”,昭示了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堅定意志、堅強決心,極大激發和凝聚了全軍官兵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磅礴力量,成為推動改革的根本保證。

      對于一支大國軍隊來說,改什么、怎么改,有目標、布局問題,有立場、觀點問題,也有方法、路徑問題。習主席為改革論證設計傾注大量心血,多次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中央軍委常務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多次當面聽取有關單位改革意見建議,親自確定改革重大工作安排,親自領導調研論證和方案擬制工作,親自組織研究改革重大問題……

      改革始終奔著問題去,以問題倒逼改革。在改革的各個階段,每一個方案都指明了破解現實問題的方法路徑,每一個現實問題的解決思路最終匯聚成一條條具體的改革措施。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場整體性變革,要加強頂層謀劃、體系設計。在軍隊一次重要會議上,習主席強調,要把握改革舉措的關聯性和耦合性,使領導指揮體制、力量結構、政策制度等各項改革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

      謀篇布局,落子有聲。

      設立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專家咨詢組;建立由軍地200多名專家和領導組成的軍事政策制度改革咨詢評估專家庫,充分發揮第三方獨立評估作用;賦予軍事科學院和國防大學相關研究論證任務,發揮其智囊作用……

      匯聚全軍和各方面智慧,形成改革“最大公約數”。習主席到機關、進班排,上高原、赴海島,登戰車、乘軍艦,深入調查研究。全軍和各方面踴躍獻策、積極建言,軍外到軍內、機關到部隊、將軍到士兵;各方向實地調研、各層面座談訪談、大范圍問卷調查;一份份情況報告、一封封來信意見、一條條網絡留言……許多好思路、好建議、好點子進入了改革方案。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在習主席領導運籌下,一整套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有重大創新突破、人民軍隊特色鮮明的改革設計破繭而出。

      2015年7月,習主席先后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中央軍委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

      在領導推動這輪改革的歷程中,習主席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要戰略思想,立起改革強軍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從黨和國家整體布局到軍隊各系統相互耦合,從總體方案、重大領域方案到專項方案層層深入,從領導指揮體制、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到軍事政策制度改革有序推進,新時代人民軍隊改革的目標圖、路線圖和施工圖就此繪就,一場浴火重生、開新圖強的歷史性變革蓬勃展開。

          攻堅克難 深入推進改革

      一部人民軍隊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

      2015年11月24日,一個注定載入人民軍隊史冊的日子。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習主席發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動員令——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統帥號令所指,全軍聞令景從,向心凝聚、向戰發力、向難攻堅。

      領導指揮體制實現歷史性變革——

      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貫徹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總原則,打破長期實行的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大陸軍體制,構建起“中央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中央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立起人民軍隊新的“四梁八柱”。“四總部”退出歷史舞臺,調整組建軍委機關15個職能部門,指揮、建設、管理、監督等路徑更加清晰,決策、規劃、執行、評估等職能配置更加合理,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和戰略謀劃、戰略管理職能有效強化。“七大軍區”完成歷史使命,重新調整劃設五大戰區,健全軍委、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起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干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進一步健全。武警部隊由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步入“新體制時間”,廣大官兵既“轉身子”又“換腦子”,從一切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聯的壁壘漸次打破,戰的效能逐步凸顯。

      一次次演訓中,過去相對獨立的不同軍兵種部隊,在戰區的調度下常態化開展聯演聯訓;過去難以共享的數據信息,如今在戰區諸軍兵種部隊間高效流轉;偵察不再“各自為戰”,指揮不再“各唱各調”,火力不再“各打各的”,一個個聯合鐵拳淬火而生。

      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深刻重塑——

      這是人民軍隊歷史上不曾出現過的新數據:陸軍占全軍總員額比例下降到50%以下;全軍非戰斗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

      這是人民軍隊歷史上不曾出現過的新名詞:合成旅、空中突擊旅、航母編隊、空降兵軍、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

      減與增的辯證法,既是瘦身,更是強體,是一次劃時代的力量重塑。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推動部隊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

      2017年4月27日,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披露,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后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布。此外,新調整組建的單位中,還包括諸多新型作戰力量。

      調整之后,我軍規模更加精干,結構更加優化,編成更加科學,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陸戰型的力量結構,改變了國土防御型的兵力布勢,改變了重兵集團、以量取勝的制勝模式,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程打擊、戰略投送、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得到充實加強,以精銳作戰力量為主體的聯合作戰力量體系正在形成。

      軍事政策制度改革全面推進——

      近日,2024年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已錄用文職人員陸續到各部隊報到。2018年6月,全軍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錄用人員中,高學歷群體、“二次入伍”群體等格外引人注目。這標志著我軍人才引進工作的開放性、競爭力大大增強。文職人員是軍隊人員的組成部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讓一切戰斗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涌流。新型文職人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人民軍隊政策制度改革的一個生動縮影。

      這次改革徹底改變以往零敲碎打的做法,系統謀劃、前瞻設計、創新發展、整體重塑,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政策制度體系,形成軍隊黨的建設制度、軍事力量運用政策制度、軍事力量建設政策制度、軍事管理政策制度“四大板塊”。

      習主席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相繼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軍隊黨的建設條例》《軍隊政治工作條例》等我軍黨的建設主干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陸續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等軍事法律。

      成立中央軍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中央軍委干部考評委員會。出臺《現役軍官管理暫行條例》及11項配套政策制度,建立中國特色軍官職業化制度取得實質進展。頒布《軍士暫行條例》《義務兵暫行條例》、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以及配套法規。

      構建軍人榮譽體系,舉辦授勛授稱儀式;優化軍人待遇,發放軍人父母贍養補助、配偶榮譽金,實行軍人配偶子女免費醫療等新的醫療保障政策……一件件暖心事,增強官兵職業榮譽感,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軍事政策制度改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20余個重大領域基本法規相繼推出,一大批配套政策制度和重大改革舉措密集出臺,軍隊戰斗力和官兵活力進一步解放,改革效能持續釋放。

      跨軍地重大改革深入實施——

      “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努力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對跨軍地重大改革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部署,推動一系列舉措落地。

      2018年春節剛過,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深化跨軍地改革是其中重要內容。

      結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深化武警部隊跨軍地改革,推進公安現役部隊改革,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實施空管體制改革,成立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推進國防動員體制改革,打造現代國防動員力量體系;全面停止軍隊有償服務,軍隊不從事經營活動的目標基本實現……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中央國家機關和各地黨委政府、社會各界紛紛出臺一系列支持改革、服務改革的政策舉措,軍地匯聚起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2021年深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充分肯定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稱之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廣泛、最為深刻的國防和軍隊改革”。

          重整重塑 邁向世界一流

      改革強軍給人民軍隊帶來一系列深刻變化,人民軍隊在“新體制時間”里加速破繭蝶變:陸軍機動作戰、立體攻防能力顯著增強,海軍加快推進由近海防御型向遠海防衛型轉變,空軍加速向空天一體、攻防兼備轉型,火箭軍不斷強化核常兼備、全域懾戰能力……

      這是改革重塑后,人民軍隊展示的強軍新貌——

      2023年7月,在空軍航空開放活動·長春航空展上,殲-20首次以四機編隊進行機動飛行展示,運油-20首次與殲-20、殲-16以“五機同框”的畫面進行空中加油通場展示,殲-10S、殲-11BS首次進行異型機模擬空戰展示……

      此次活動展現了人民空軍日新月異的裝備發展水平、實戰化軍事訓練質效和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

      “運油-20不再是單一的靜態展示和單機飛行展示,而是全方位呈現體系能力,展示的是我們日常戰訓中常用的戰斗姿態。” 運油-20飛行員王宇凌說,“改革強軍戰略,使人民軍隊實現了組織形態和力量體系的歷史性變革。正是緣于改革,才讓我們的部隊重整重塑,加速邁向世界一流。”

      2019年10月1日,20余萬軍民以盛大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歡慶共和國70華誕。

      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也是共和國武裝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體亮相。

      首次亮相的領導指揮方隊,是一個改革強軍、聯合作戰指揮印記最鮮明的方隊——隊員從軍委機關15個部門和各戰區、軍兵種機關、武警部隊抽組而成。

      領導指揮方隊創造了兩個第一:人民軍隊閱兵史上第一個從領導指揮機構抽組的方隊,第一個由將軍組成第一排面的方隊。

      此次閱兵首次設置了聯勤保障部隊、院校科研、文職人員等方隊,展現了國防和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的整體性、革命性重塑成果,展示著新時代人民軍隊的新構成、新風貌。

      580臺(套)地面裝備組成32個裝備方隊,陸、海、空軍航空兵160余架戰機組成12個空中梯隊……受閱裝備全部為中國制造,40%為首次亮相,展示出人民軍隊基本實現機械化、加快邁向信息化的如虹氣勢。

      這是改革重塑后,人民軍隊展現的更加精干高效的指揮體制——

      2024年5月23日至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臺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

      演習重點演練聯合海空戰備警巡、聯合奪取戰場綜合控制權、聯合精打要害目標等科目,艦機抵近臺島周邊戰巡,島鏈內外一體聯動,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這也是對“臺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有力懲戒,對外部勢力干涉挑釁的嚴重警告。

      軍事專家認為,演習中,在東部戰區的統一指揮下,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多個軍兵種共同參與,展示了改革重塑后中國軍隊在聯合作戰中的協同能力和整體作戰實力。

      4年多前,新冠疫情暴發。

      一聲令下,來自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聯勤保障部隊、武警部隊等多個醫療單位的醫務人員迅速集結,馳援武漢。

      航空、鐵路、公路,立體投送;人力、物資、信息,高效流轉;現役軍人、文職人員、民兵,密切協作;聯合指揮、聯合編組、軍地聯合……

      “進入狀態快、部隊集結快、行動展開快,這是真正的戰爭速度。”“指揮統籌一張圖、力量運用一盤棋、貫徹執行一竿子,這是真正的打仗體制。”有軍事觀察家這樣評價中國軍隊在武漢抗疫行動中的表現。沒有備戰時間、沒有臨戰預演、初戰即決戰,人民軍隊在這場特殊戰役中,交出了一份“接令當天開赴前線、3個星期控制局面、3個月內完成任務”的優異答卷。這種奇跡般的“快”,源于人民軍隊改革重塑后更加高效的指揮體制、更加精干的力量規模、更加科學的結構編成。

      “人民軍隊的抗疫答卷,濃縮著人民軍隊的能力重塑和時代之變,彰顯了一支軍隊在改革重塑后的全新面貌和勝戰底氣。”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研究員尹浩認為,雖然抗擊疫情是一次非戰爭軍事行動,但檢驗和體現了人民軍隊改革重塑后的實戰能力。

      軍事專家認為,改革調整后,全軍上下備戰打仗、聯戰聯訓的觀念進一步強化,各戰區發揮聯戰聯訓樞紐作用,各軍兵種部隊緊密對接戰區聯合作戰能力需求,以軍兵種能力訓練支撐體系聯合訓練,不斷提升勝戰貢獻率。

      這是改革重塑后,人民軍隊探索的新型演訓樣式——

      2021年9月11日至25日,“和平使命-2021”上合組織聯合反恐軍演,在俄羅斯奧倫堡州東古茲靶場舉行。

      此次聯演,中方參演部隊指揮機構以北部戰區為主編成中方導演部和中方反恐集群指揮部,任務部隊以北部戰區某旅合成營為主、配屬相關保障分隊編成。

      新體制新編制下的中方參演部隊合成營,既有步兵、裝甲兵、炮兵,又有偵察、通信、工兵等力量,集多兵種于一體,實現了力量結構、人員編成、裝備編配、要素編組的重塑與跨越,可與多種作戰力量對接組合、模塊化編組,充分發揮其小型化、多能化、精干化等優勢,讓各作戰單元和要素發揮最大體系作戰能力。

      9月23日實兵實彈演習中,記者在某新型作戰指揮車內看到合成營模塊化、多能化的作戰編成優勢,大膽實踐作戰指揮多源感知、作戰要素高度融合、作戰空間向多維拓展的新型作戰樣式,最大限度發揮合成營“前伸觸角”的作用。

      2023年7月23日,隨著艦艇編隊“錨地防御”演練順利結束,“北部·聯合-2023”演習完成了各項預定演練課目。

      演習圍繞“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這一主題,中俄雙方海空兵力聯合籌劃、聯合指揮、聯合作戰,有效錘煉檢驗了遠海遠域實戰能力,在聯演組織形式、兵力融合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創新突破。

      2024年5月17日,中蒙“草原伙伴-2024”陸軍聯合訓練首次全要素、全過程實兵實彈合練,在蒙古國東戈壁省某訓練場舉行。

      中蒙雙方參訓部隊按照“全縱深精打要害、多方向向心突擊、分區域清剿圍殲”的基本戰法,共同展開以應對非法武裝團體活動為課題的聯合訓練。

      ……

      新的體系、新的力量、新的裝備、新的戰法……人民軍隊由內而外煥然一新,亮劍懾敵的底氣更加充盈。

      改革未有窮期。在改革強軍之路上奮勇向前的人民軍隊必將不斷奪取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勝利——

      2027年,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

      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21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自由度平台_六自由度运动平台_三自由度摇摆台—南京全控科技 | 武汉高低温试验箱_恒温恒湿试验箱厂家-武汉蓝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济南品牌设计-济南品牌策划-即合品牌策划设计-山东即合官网 | 旗杆生产厂家_不锈钢锥形旗杆价格_铝合金电动旗杆-上海锥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冷却塔减速机器_冷却塔皮带箱维修厂家_凉水塔风机电机更换-广东康明冷却塔厂家 | 岛津二手液相色谱仪,岛津10A液相,安捷伦二手液相,安捷伦1100液相-杭州森尼欧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北京晚会活动策划|北京节目录制后期剪辑|北京演播厅出租租赁-北京龙视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高铝轻质保温砖_刚玉莫来石砖厂家_轻质耐火砖价格 | 无机纤维喷涂棉-喷涂棉施工工程-山东华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京马网,京马建站,网站定制,营销型网站建设,东莞建站,东莞网站建设-首页-京马网 | 压砖机、液压制砖机、静压砖机、环保砖机生产厂家—杜甫机械 | 水质传感器_水质监测站_雨量监测站_水文监测站-山东水境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彩钢板_彩钢瓦_岩棉板_夹芯板_防火复合彩钢板_长鑫 | TPE_TPE热塑性弹性体_TPE原料价格_TPE材料厂家-惠州市中塑王塑胶制品公司- 中塑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亮化工程,亮化设计,城市亮化工程,亮化资质合作,长沙亮化照明,杰奥思【官网】 | 别墅图纸超市|别墅设计图纸|农村房屋设计图|农村自建房|别墅设计图纸及效果图大全 | 光谱仪_积分球_分布光度计_灯具检测生产厂家_杭州松朗光电【官网】 | 12cr1mov无缝钢管切割-15crmog无缝钢管切割-40cr无缝钢管切割-42crmo无缝钢管切割-Q345B无缝钢管切割-45#无缝钢管切割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压力控制器,差压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防爆压力控制器,防爆温度控制器,防爆差压控制器-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双效节能浓缩器-热回流提取浓缩机组-温州市利宏机械 | 红立方品牌应急包/急救包加盟,小成本好项目代理_应急/消防/户外用品加盟_应急好项目加盟_新奇特项目招商 - 中红方宁(北京) 供应链有限公司 | 废气处理设备-工业除尘器-RTO-RCO-蓄热式焚烧炉厂家-江苏天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基业箱_环网柜_配电柜厂家_开关柜厂家_开关断路器-东莞基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洗地机-全自动/手推式洗地机-扫地车厂家_扬子清洁设备 | 抓斗式清污机|螺杆式|卷扬式启闭机|底轴驱动钢坝|污水处理闸门-方源水利机械 |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细胞膜-标记二抗-上海复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大通天成企业资质代办_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_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_无人机运营合格证_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 药品冷藏箱厂家_低温冰箱_洁净工作台-济南欧莱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官网 | 合肥角钢_合肥槽钢_安徽镀锌管厂家-昆瑟商贸有限公司 | 能量回馈_制动单元_电梯节能_能耗制动_深圳市合兴加能科技有限公司 | 溶氧传感器-pH传感器|哈美顿(hamilton) | RO反渗透设备_厂家_价格_河南郑州江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校车_校车价格_19座幼儿园校车_幼儿园校车_大鼻子校车 | 橡胶粉碎机_橡胶磨粉机_轮胎粉碎机_轮胎磨粉机-河南鼎聚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加盟店-品牌招商加盟-创业项目商机平台 | 牛皮纸|牛卡纸|进口牛皮纸|食品级牛皮纸|牛皮纸厂家-伽立实业 | 氧氮氢联合测定仪-联测仪-氧氮氢元素分析仪-江苏品彦光电 | 打孔器,打孔钳厂家【温州新星德牌五金工具】| 武汉印刷厂-不干胶标签印刷厂-武汉不干胶印刷-武汉标签印刷厂-武汉标签制作 - 善进特种标签印刷厂 | 玻纤土工格栅_钢塑格栅_PP焊接_单双向塑料土工格栅_复合防裂布厂家_山东大庚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米顿罗计量泵(科普)——韬铭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