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紅旗渠精神,過時了嗎丨豫觀察
更新時間:2025/4/5 10:44:45    來源:大河網

年輕人,你覺得現在的生活難嗎?不妨來紅旗渠看看。

因為,這不是一條普通的渠,更不是單純的風景區。

今天(4月5日),這條懸掛在太行山腰的“人工天河”已奔涌了整整60年。1500公里的水脈背后,藏著三個直擊靈魂的問題:

當年林縣人,為何豁出命也要修渠?

沒機械、沒技術,他們靠啥鑿穿千山萬嶺?

而今天衣食無憂的我們,還需要這種精神嗎?

也許,了解紅旗渠后,你會找到答案。

01

紅旗渠為什么不得不修?

為什么要修紅旗渠?

對于這個問題,很多人都知道,因為林縣缺水。但到底有多缺水,今天的我們,或許很難體會到。

翻開林縣縣志,我看到有一個字反復出現:旱。

也是從這本縣志,我才知道“旱”不止一種,旱、大旱、連旱、兇旱、亢旱、頻年荒旱……

而緊隨“旱”而來的,是饑荒的慘狀:歉收、無禾、河干井涸、十室九空、樹木野草充饑……

雖然只是寥寥數字,卻是無數林縣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真實寫照。

可能有些人會問:為什么不搬走呢?

對這個問題,“愚公”的選擇是移山,林縣人的選擇是“劈山建渠”。

這或許就是中國人特有的鄉土情結吧。故土難離,哪怕再苦再難,也要堅守在這片土地上,想辦法生存下去。

為了解決缺水問題,林縣人嘗試過各種辦法。打井、挖塘、筑壩、求神……能想的辦法都想了,能試的也都試了,但結果卻是一次次的失望。

當10萬人帶著鐵鍬鋼釬走上太行山,他們所做的,就是“和老天對著干”!

對于林縣人來說,紅旗渠不得不修,除此別無選擇。

因為,這不是選擇題,而是生死戰——要么修渠引水,要么世代困在絕境。

“重新安排林縣河山”!林縣人喊出的這句話,是何等的氣概與決心。

02

啥都沒有為什么能修成

從山西引漳河水入林州,實現北水南流,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來復盤下紅旗渠的修建,從山西引漳水入林,經過太行山的懸崖峭壁,削掉了1250個山頭,鑿通211個隧洞……

即使擱到今天,這也是一個超級工程。要在懸崖峭壁上,修這樣一條渠,也絕非易事。

更何況,那是60多年前,條件那么艱苦,林縣人為什么能修成紅旗渠?

要知道,當時既沒有現代化的工程機械,也沒有大型的運輸設備,物資更是匱乏,連吃飯都是個大問題。

但林縣人有熱血、有力氣、有雙手,有“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

千萬別以為當時條件差,人們沒有太多文化,所修出的紅旗渠就是粗制濫造之作。

我們說一個細節,紅旗渠的總干渠從渠首到分水嶺,長70.6公里,落差卻只有14.7米。這也就是說,每8公里的落差,不能超過一米!

以如今的測量水平來說,做到這一點并不難,但那可是60多年前。

有時候,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是超乎我們想象的。林縣人用土方法,找來臉盆制作出了簡陋的水平儀,把精度干到堪比現代儀器。

紅旗渠,就是10萬林縣人“手搓”出來的。

他們硬是用雙手,一寸一寸地開鑿,一米一米地推進,建成了紅旗渠,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林縣人鑿出的,不僅是水渠,更是一個真理:只要不服輸,太行山也得低頭!

在電影《哪吒》中,有一句經典臺詞,與林州人的性格很是契合:“若前方無路,我就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乾坤。”

03

紅旗渠精神過時了嗎

修建紅旗渠,是林縣祖輩人不敢想、不敢干的事。

但在那么艱難的條件下,林縣人做到了。如今的林州人會說,修建紅旗渠那么難,都修成了,還有什么干不成的事呢?

網上也有人說,今天科技都發展得這么快了,為什么還要學習紅旗渠精神呢?尤其是物質生活已經大為改善了,還需要艱苦奮斗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要修的奮斗”。

看看當下——芯片被“卡脖子”,科技戰、貿易戰步步緊逼,哪個不是新時代的“太行山”?

對于年輕人來說,學習紅旗渠精神,從來不是讓人自討苦吃,而是告訴我們:幸福從來不是躺贏,而是靠雙手拼出來的!

60多年前,林縣人用鋼釬回答命運;今天,南水北調工程、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的建設,在續寫著傳奇。

這60年來,變的是工具,不變的是那股“敢和老天掰手腕”的勁兒。

如果你遇到了困難,如果你覺得很難,或是你覺得前路迷茫,這個假期,不妨去紅旗渠走走。摸摸那些鑿痕累累的山壁,聽聽紅旗渠河水奔涌的聲音——它流淌的不只是水,更是一代人的熱血與答案:沒有翻不過的山,只有不肯邁的腳。

或許,在這里,你也會面向大山喊出:“去你的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總策劃:王仁海

策劃:盧慎勇 劉林軍

記者:夏繼鋒 梁德寶 米方杰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紅旗渠精神,過時了嗎丨豫觀察
2025/4/5 10:44:45    來源:大河網

年輕人,你覺得現在的生活難嗎?不妨來紅旗渠看看。

因為,這不是一條普通的渠,更不是單純的風景區。

今天(4月5日),這條懸掛在太行山腰的“人工天河”已奔涌了整整60年。1500公里的水脈背后,藏著三個直擊靈魂的問題:

當年林縣人,為何豁出命也要修渠?

沒機械、沒技術,他們靠啥鑿穿千山萬嶺?

而今天衣食無憂的我們,還需要這種精神嗎?

也許,了解紅旗渠后,你會找到答案。

01

紅旗渠為什么不得不修?

為什么要修紅旗渠?

對于這個問題,很多人都知道,因為林縣缺水。但到底有多缺水,今天的我們,或許很難體會到。

翻開林縣縣志,我看到有一個字反復出現:旱。

也是從這本縣志,我才知道“旱”不止一種,旱、大旱、連旱、兇旱、亢旱、頻年荒旱……

而緊隨“旱”而來的,是饑荒的慘狀:歉收、無禾、河干井涸、十室九空、樹木野草充饑……

雖然只是寥寥數字,卻是無數林縣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真實寫照。

可能有些人會問:為什么不搬走呢?

對這個問題,“愚公”的選擇是移山,林縣人的選擇是“劈山建渠”。

這或許就是中國人特有的鄉土情結吧。故土難離,哪怕再苦再難,也要堅守在這片土地上,想辦法生存下去。

為了解決缺水問題,林縣人嘗試過各種辦法。打井、挖塘、筑壩、求神……能想的辦法都想了,能試的也都試了,但結果卻是一次次的失望。

當10萬人帶著鐵鍬鋼釬走上太行山,他們所做的,就是“和老天對著干”!

對于林縣人來說,紅旗渠不得不修,除此別無選擇。

因為,這不是選擇題,而是生死戰——要么修渠引水,要么世代困在絕境。

“重新安排林縣河山”!林縣人喊出的這句話,是何等的氣概與決心。

02

啥都沒有為什么能修成

從山西引漳河水入林州,實現北水南流,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來復盤下紅旗渠的修建,從山西引漳水入林,經過太行山的懸崖峭壁,削掉了1250個山頭,鑿通211個隧洞……

即使擱到今天,這也是一個超級工程。要在懸崖峭壁上,修這樣一條渠,也絕非易事。

更何況,那是60多年前,條件那么艱苦,林縣人為什么能修成紅旗渠?

要知道,當時既沒有現代化的工程機械,也沒有大型的運輸設備,物資更是匱乏,連吃飯都是個大問題。

但林縣人有熱血、有力氣、有雙手,有“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

千萬別以為當時條件差,人們沒有太多文化,所修出的紅旗渠就是粗制濫造之作。

我們說一個細節,紅旗渠的總干渠從渠首到分水嶺,長70.6公里,落差卻只有14.7米。這也就是說,每8公里的落差,不能超過一米!

以如今的測量水平來說,做到這一點并不難,但那可是60多年前。

有時候,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是超乎我們想象的。林縣人用土方法,找來臉盆制作出了簡陋的水平儀,把精度干到堪比現代儀器。

紅旗渠,就是10萬林縣人“手搓”出來的。

他們硬是用雙手,一寸一寸地開鑿,一米一米地推進,建成了紅旗渠,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林縣人鑿出的,不僅是水渠,更是一個真理:只要不服輸,太行山也得低頭!

在電影《哪吒》中,有一句經典臺詞,與林州人的性格很是契合:“若前方無路,我就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乾坤。”

03

紅旗渠精神過時了嗎

修建紅旗渠,是林縣祖輩人不敢想、不敢干的事。

但在那么艱難的條件下,林縣人做到了。如今的林州人會說,修建紅旗渠那么難,都修成了,還有什么干不成的事呢?

網上也有人說,今天科技都發展得這么快了,為什么還要學習紅旗渠精神呢?尤其是物質生活已經大為改善了,還需要艱苦奮斗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要修的奮斗”。

看看當下——芯片被“卡脖子”,科技戰、貿易戰步步緊逼,哪個不是新時代的“太行山”?

對于年輕人來說,學習紅旗渠精神,從來不是讓人自討苦吃,而是告訴我們:幸福從來不是躺贏,而是靠雙手拼出來的!

60多年前,林縣人用鋼釬回答命運;今天,南水北調工程、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的建設,在續寫著傳奇。

這60年來,變的是工具,不變的是那股“敢和老天掰手腕”的勁兒。

如果你遇到了困難,如果你覺得很難,或是你覺得前路迷茫,這個假期,不妨去紅旗渠走走。摸摸那些鑿痕累累的山壁,聽聽紅旗渠河水奔涌的聲音——它流淌的不只是水,更是一代人的熱血與答案:沒有翻不過的山,只有不肯邁的腳。

或許,在這里,你也會面向大山喊出:“去你的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總策劃:王仁海

策劃:盧慎勇 劉林軍

記者:夏繼鋒 梁德寶 米方杰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联考国际MBA_在职MBA报考条件/科目/排名-MBA信息网 | 雷冲击高压发生器-水内冷直流高压发生器-串联谐振分压器-武汉特高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沥青车辙成型机-车托式混凝土取芯机-混凝土塑料试模|鑫高仪器 | 太原装修公司_山西整装家装设计_太原室内装潢软装_肖邦家居 | 氟氨基酮、氯硝柳胺、2-氟苯甲酸、异香兰素-新晨化工 | 生态板-实木生态板-生态板厂家-源木原作生态板品牌-深圳市方舟木业有限公司 | 合肥网带炉_安徽箱式炉_钟罩炉-合肥品炙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魔方网-培训咨询服务平台| 挤出机_橡胶挤出机_塑料挤出机_胶片冷却机-河北伟源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 恒温油槽-恒温水槽-低温恒温槽厂家-宁波科麦仪器有限公司 | uv机-uv灯-uvled光固化机-生产厂家-蓝盾机电| 首页-浙江橙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大_小鼠elisa试剂盒-植物_人Elisa试剂盒-PCR荧光定量试剂盒-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客服外包专业服务商_客服外包中心_网萌科技| 雪花制冰机(实验室雪花制冰机)百科| 百方网-百方电气网,电工电气行业专业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 无锡网站建设_企业网站定制-网站制作公司-阿凡达网络 | 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观光车|电动巡逻车|电动越野车厂家-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东莞韩创-专业绝缘骨架|马达塑胶零件|塑胶电机配件|塑封电机骨架厂家 | 电伴热系统施工_仪表电伴热保温箱厂家_沃安电伴热管缆工业技术(济南)有限公司 | 温控器生产厂家-提供温度开关/热保护器定制与批发-惠州市华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数码管_LED贴片灯_LED数码管厂家-无锡市冠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离子色谱自动进样器-青岛艾力析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 双段式高压鼓风机-雕刻机用真空泵-绍兴天晨机械有限公司 | 14米地磅厂家价价格,150吨地磅厂家价格-百科 | 劳动法网-专业的劳动法和劳动争议仲裁服务网 | 国标白水泥,高标号白水泥,白水泥厂家-淄博华雪建材有限公司 | 淘气堡_室内儿童乐园_户外无动力儿童游乐设备-高乐迪(北京) | 不锈钢复合板|钛复合板|金属复合板|南钢集团安徽金元素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官网 | 招商帮-一站式网络营销服务|互联网整合营销|网络推广代运营|信息流推广|招商帮企业招商好帮手|搜索营销推广|短视视频营销推广 | 慢回弹测试仪-落球回弹测试仪-北京冠测精电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滑板场地施工_极限运动场地设计_滑板公园建造_盐城天人极限运动场地建设有限公司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设计制作开发公司-外贸独立站建设【企术】 | 冷水机,风冷冷水机,水冷冷水机,螺杆冷水机专业制造商-上海祝松机械有限公司 | 专业的新乡振动筛厂家-振动筛品质保障-环保振动筛价格—新乡市德科筛分机械有限公司 | 礼堂椅厂家|佛山市艺典家具有限公司 | 冷却塔降噪隔音_冷却塔噪声治理_冷却塔噪音处理厂家-广东康明冷却塔降噪厂家 | EPK超声波测厚仪,德国EPK测厚仪维修-上海树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今日热点_实时热点_奇闻异事_趣闻趣事_灵异事件 - 奇闻事件 | 环氧乙烷灭菌器_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器 _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_清洗工作站_医用干燥柜_灭菌耗材-环氧乙烷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_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罗茨真空机组,立式无油往复真空泵,2BV水环真空泵-力侨真空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