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古樹長歌 | 城隍古韻六百年 白榆聽戲話滄桑
更新時間:2025/6/5 10:20:47    來源:中原網

「 編者按 」

“要把古樹名木保護好,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守護自然與文明的珍貴遺產指明方向。

2025 年 3 月 15 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部我國首部針對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的行政法規,以法律的堅實臂膀,為 “綠色國寶” 筑起全方位守護屏障。每一棵古樹都是活著的歷史典籍,守護它們,就是守護文化根脈,延續文明薪火。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的古訓,在鄭州這片熱土上化作跨越時空的生命交響。從阡陌交錯的農耕時代到鋼筋森林的現代都市,鄭州的古樹守護著一代又一代人,忠實地記錄著城市版圖的滄桑巨變。

中原網推出“古樹長歌·根脈中國——尋訪鄭州古樹”大型系列策劃報道。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鄭州的古樹,就像去見一個久未謀面的老朋友,探尋它們所蘊含的歲月故事。

首站,我們將目光投向鄭州一環內的城隍廟。在雕梁畫棟的古建中,一株 230 載的老榆樹靜靜佇立。

它沒有古柏的莊嚴,亦無銀杏的絢爛,卻以最質樸的姿態,深深扎根于中原大地,這株看似平凡的老榆樹,淌著中原人的平民底色,而它的故事,也將成為我們探尋古樹根脈的開篇華章。

在鄭州商城路北側,一座飛檐翹角的清代戲樓與一株230歲的白榆樹遙遙相對,演繹著“戲中有樹、樹中有史”的城市傳奇。

這里是鄭州城隍廟——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亦是鄭州“活著的歷史博物館”。古戲樓的琉璃瓦映著天光,老榆樹的枝椏輕撫風鈴,六百年的傳統文化與兩百年的樹影年輪,在此交織成一部“看得見的鄉愁”。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這是它生命中的第230個盛夏。

附近的老人說,這樹是“戲迷”:每年農歷三月初一廟會,只要對面的戲樓里豫劇一開嗓,樹葉子就沙沙響,就像在打拍子。

鄭州城隍廟

作為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鄭州城隍廟始建于明初,《鄭縣志》記載,其自弘治十四年(1501年)起,知州石純粹對其進行了重修。之后,在嘉靖六年(1527年)和隆慶四年(1570年),廟宇又經歷了幾次修繕。如今,廟中還保存著十幾通修繕碑,記錄了這些歷史。在現存4000平方米建筑群沿中軸線鋪展,將漢代忠烈紀信“舍身護主”的傳說,刻進了每一塊雕花磚里。

袁連賀 圖

大殿前的戲樓是城隍廟的靈魂,這座清代重建的歇山式樓閣高12米,19條屋脊如飛龍凌空,孔雀藍琉璃瓦與透雕石欄相映生輝。尤為醒目的是抱廈石柱上刻有清雍正年間訓導韓定仁題寫的楹聯“傳出幽明報應彰天道,演來生死輪回醒世人”。仿佛在訴說著戲樓的滄桑與古韻。

資料圖 選自《重讀鄭州》閆鐵成著

戲樓與大殿相對而立,是為了廟中唱戲娛神。自明朝以來,年年人們都會幾次為城隍爺獻上大戲,“娛神亦是娛民”。每至廟會期間,豫劇、曲劇在此連演多日,老百姓搬著小板凳,早早地擠滿了戲臺前的院子。臺上水袖翻飛,臺下榆蔭如蓋,戲聲與樹濤共鳴,勾勒出“廟會即人間”的市井畫卷。

“人在聽戲,樹也在聽戲。”

如今的古戲臺上早已聽不到戲聲,但這一對“老伙計”卻是老鄭州人抹不去的風景。

72歲的老戲迷王振華回憶,幼時攀坐榆樹杈看戲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那時的榆樹是孩子們的‘觀戲VIP座’,如今樹冠已能蔭蔽半個庭院。”

在硝灘社區書記馬磊的記憶里,城隍廟會期間,地方組織演戲、玩社火等。初一的廟會小,只有三天;十八的廟會大,能持續一個月。大廟會期間,城隍廟四周會搭四個大戲臺和大看棚,上演豫劇、曲劇等河南戲,賣糧食茶果的、金銀首飾的、騾馬的、農耕器具的、兒童玩具的云集于此。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從會頭到會尾,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到50年代,是鄭州城隍廟會最鼎盛的時期,城內幾條街上總是人山人海,還有來自北京、南京、西安等地的趕會人。”

“以前的人喜歡在樹上掛紅布條祈福,祈求古樹保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馬磊說,曾經纏繞在枝頭的紅布條,早已化作古樹身上的二維碼標識牌。游客掃碼便能讀取它的“生命檔案”:樹齡、樹種、保護級別,甚至根系修復的每一處細節。

馬磊指著樹下圍欄說:“如今大家都知道,遠遠望著才是最好的守護。”

“榆樹下的老熟人”

“我們從小就在樹下玩耍,但說起這棵樹的來歷,真沒人說得清楚,都是清朝的事了。”66歲的李敏是榆樹下的“老熟人”。

1986年,她在商城路上開了家燒雞店,店門口的路還是剛鋪的柏油。“那時候商城路哪有現在這么寬,樹蔭底下就兩排小攤,賣糖人的、修鞋的,熱鬧得很。”她回憶著往事,“以前我們都爬到那棵老榆樹上聽戲,別提多熱鬧。”

袁連賀 圖

“老鄭州人都記得,城隍廟這一片舊稱‘硝灘’,早年是熬鹽的荒地。種莊稼十年九不收,后來鹽場關了,誰能想到現在成了鄭州旅游的打卡地。”李敏說著掏出手機,給我們看老照片:背景里全是低矮平房,和如今玻璃幕墻的寫字樓對比鮮明。

如今的商城路全長4.9公里,西起人民路,東至建業路,串聯起商代遺址博物院、文廟、城隍廟等歷史地標,形成“歷史文化金腰帶”。從鹽堿荒地(舊稱“硝灘”)到政務、教育、商業核心區,沿路匯聚管城區政府、東關小學等,成為城市活力軸線。

袁連賀 圖

當玻璃幕墻的金融大廈與飛檐翹角的古建群并肩而立,演繹著“古老”與“現代”的奇妙和弦。

不起眼的古樹,淌著中原人的平民底色

這株白榆樹,在600年的古建中顯得微不足道。它沒有參天古柏的威嚴,亦無千年銀杏的絢麗,卻以最質樸的姿態,刻著中原大地的平民底色,訴說著城市血脈里的堅韌與溫情。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白榆樹,這個北方司空見慣的樹種,曾因木質堅韌成為家具、房梁的絕佳選材。在歲月的長河中,成材的白榆大多難逃斧鉞之禍,民間留存的大型古樹愈發稀少。而城隍廟的這株古榆,因廟宇的庇護與民間信仰的守護,在風雨中挺立至今,化作生態與文化交織的“活文物”。

袁連賀 圖

它平凡得如同鄭州街頭的市井煙火,卻又以獨特的生命力,成為城市性格的生動隱喻——正如這座地處天地之中的古城,浸潤著 “中庸”之道,用低調與包容書寫傳奇。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八旬老人李奶奶坐在廟前石凳上,總愛向晚輩講述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1942年中原大饑荒,古榆的榆錢、樹皮甚至榆葉,成了周邊百姓的救命糧。“那年頭連榆葉都被捋得精光,可這樹硬是挺過來了!”如今,虬勁枝干上深淺不一的疤痕,仍在無聲訴說著歷史。

人生百年,已到極限 古樹百年,才是開始

時光的刻刀不僅留下記憶,也在考驗著古樹的生命力。去年9月的暴風雨中,古榆南側枝干轟然折斷,重心嚴重偏移,岌岌可危。

袁連賀 圖

據登封市文物局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科靳紅軍介紹,當時考慮到城隍廟游客眾多、空間有限,為了既能保障樹體和樹枝安全,又不擠占游覽空間,文物保護部門最終采用“四柱九點支撐法”,豎起四根立柱,并依據每根立柱上樹枝的分布情況,精心設置相應支撐點,對古樹進行了搶救性支撐加固處理。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古樹保護不是簡單的‘不砍不伐’,而要像修復青銅器般精細。”河南省文物建筑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基地負責人張高嶺的話,道出了古樹守護工作的專業性。工作人員為古榆澆水施肥、疏通根系,如同照料垂暮老者;修剪病枝、開挖復壯溝、安裝透氣裝置,每一步都嚴謹細致。

“保護古樹,實則是守護建筑與植物的千年對話。”張高嶺解釋,保護之路并非坦途:當城隍廟成為網紅打卡地,密集的腳步會壓迫樹根呼吸;白蟻、蚜蟲等蟲害時刻威脅著古樹健康;相較文物保護,古樹保護的宣傳力度仍顯不足。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面對挑戰,保護者們不斷探索新路徑。在嵩陽書院,科研人員嘗試取將軍柏種子培育新苗,讓古樹 “血脈延續”;在鄭州,多學科智慧與前沿科技正融入古樹保護行動。

但最關鍵的防線,仍在于每一位市民的守護意識——不折一枝一葉,及時發現隱患,讓古樹保護從專業行為化作全民共識。正如張高嶺多次強調,“古樹是有生命的,一旦遭遇不測,就真的再也救不回來了。”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當暮色漫過歇山式屋頂,晚風搖響戲樓檐角的銅鈴。六百歲的城隍古韻與兩百歲的樹影婆娑,見證著鄭州從商都故址向國家中心城市的跨越。

或許正如老戲迷王振華所說:

“我們看戲,樹看我們——它才是鄭州最忠實的觀眾。”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我在這兒

鄭州城隍廟

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商城路4號


全城尋樹

您家巷口可有會講故事的百歲樹翁?

一棵古樹,一段往事,一腔鄉愁

如您有古樹線索可與我們聯系

我們一起守護城市年輪

記者手記

當商城路的霓虹燈亮起,城隍廟里的銅鈴響起,老榆樹在晚風里輕輕搖晃。它看過鹽工赤腳挑擔、聽過戲班子咿呀開嗓,現在又看著來鄭州的游客們捧著奶茶匆匆路過。

這座城市變得太快,好在總有些“老鄰居”,替我們記住那些慢時光。


策劃 | 張新彬

統籌 | 辛曉青

執行 | 趙寧 禹亞楠

撰文 | 張思沛

編輯 | 王淑

校對 | 李小輝

設計 | 張雪寧

特別鳴謝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研究院/鄭州市文物局/鄭州市園林局/鄭州市林業局/商都遺址博物院/管城回族區委宣傳部/管城回族區文物局/管城回族區城市管理局/管城回族區市政綠化服務中心/硝灘社區

以及每一位熱愛古樹的市民朋友們~~~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古樹長歌 | 城隍古韻六百年 白榆聽戲話滄桑
    2025/6/5 10:20:47    來源:中原網

    「 編者按 」

    “要把古樹名木保護好,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守護自然與文明的珍貴遺產指明方向。

    2025 年 3 月 15 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部我國首部針對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的行政法規,以法律的堅實臂膀,為 “綠色國寶” 筑起全方位守護屏障。每一棵古樹都是活著的歷史典籍,守護它們,就是守護文化根脈,延續文明薪火。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的古訓,在鄭州這片熱土上化作跨越時空的生命交響。從阡陌交錯的農耕時代到鋼筋森林的現代都市,鄭州的古樹守護著一代又一代人,忠實地記錄著城市版圖的滄桑巨變。

    中原網推出“古樹長歌·根脈中國——尋訪鄭州古樹”大型系列策劃報道。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鄭州的古樹,就像去見一個久未謀面的老朋友,探尋它們所蘊含的歲月故事。

    首站,我們將目光投向鄭州一環內的城隍廟。在雕梁畫棟的古建中,一株 230 載的老榆樹靜靜佇立。

    它沒有古柏的莊嚴,亦無銀杏的絢爛,卻以最質樸的姿態,深深扎根于中原大地,這株看似平凡的老榆樹,淌著中原人的平民底色,而它的故事,也將成為我們探尋古樹根脈的開篇華章。

    在鄭州商城路北側,一座飛檐翹角的清代戲樓與一株230歲的白榆樹遙遙相對,演繹著“戲中有樹、樹中有史”的城市傳奇。

    這里是鄭州城隍廟——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亦是鄭州“活著的歷史博物館”。古戲樓的琉璃瓦映著天光,老榆樹的枝椏輕撫風鈴,六百年的傳統文化與兩百年的樹影年輪,在此交織成一部“看得見的鄉愁”。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這是它生命中的第230個盛夏。

    附近的老人說,這樹是“戲迷”:每年農歷三月初一廟會,只要對面的戲樓里豫劇一開嗓,樹葉子就沙沙響,就像在打拍子。

    鄭州城隍廟

    作為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鄭州城隍廟始建于明初,《鄭縣志》記載,其自弘治十四年(1501年)起,知州石純粹對其進行了重修。之后,在嘉靖六年(1527年)和隆慶四年(1570年),廟宇又經歷了幾次修繕。如今,廟中還保存著十幾通修繕碑,記錄了這些歷史。在現存4000平方米建筑群沿中軸線鋪展,將漢代忠烈紀信“舍身護主”的傳說,刻進了每一塊雕花磚里。

    袁連賀 圖

    大殿前的戲樓是城隍廟的靈魂,這座清代重建的歇山式樓閣高12米,19條屋脊如飛龍凌空,孔雀藍琉璃瓦與透雕石欄相映生輝。尤為醒目的是抱廈石柱上刻有清雍正年間訓導韓定仁題寫的楹聯“傳出幽明報應彰天道,演來生死輪回醒世人”。仿佛在訴說著戲樓的滄桑與古韻。

    資料圖 選自《重讀鄭州》閆鐵成著

    戲樓與大殿相對而立,是為了廟中唱戲娛神。自明朝以來,年年人們都會幾次為城隍爺獻上大戲,“娛神亦是娛民”。每至廟會期間,豫劇、曲劇在此連演多日,老百姓搬著小板凳,早早地擠滿了戲臺前的院子。臺上水袖翻飛,臺下榆蔭如蓋,戲聲與樹濤共鳴,勾勒出“廟會即人間”的市井畫卷。

    “人在聽戲,樹也在聽戲。”

    如今的古戲臺上早已聽不到戲聲,但這一對“老伙計”卻是老鄭州人抹不去的風景。

    72歲的老戲迷王振華回憶,幼時攀坐榆樹杈看戲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那時的榆樹是孩子們的‘觀戲VIP座’,如今樹冠已能蔭蔽半個庭院。”

    在硝灘社區書記馬磊的記憶里,城隍廟會期間,地方組織演戲、玩社火等。初一的廟會小,只有三天;十八的廟會大,能持續一個月。大廟會期間,城隍廟四周會搭四個大戲臺和大看棚,上演豫劇、曲劇等河南戲,賣糧食茶果的、金銀首飾的、騾馬的、農耕器具的、兒童玩具的云集于此。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從會頭到會尾,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到50年代,是鄭州城隍廟會最鼎盛的時期,城內幾條街上總是人山人海,還有來自北京、南京、西安等地的趕會人。”

    “以前的人喜歡在樹上掛紅布條祈福,祈求古樹保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馬磊說,曾經纏繞在枝頭的紅布條,早已化作古樹身上的二維碼標識牌。游客掃碼便能讀取它的“生命檔案”:樹齡、樹種、保護級別,甚至根系修復的每一處細節。

    馬磊指著樹下圍欄說:“如今大家都知道,遠遠望著才是最好的守護。”

    “榆樹下的老熟人”

    “我們從小就在樹下玩耍,但說起這棵樹的來歷,真沒人說得清楚,都是清朝的事了。”66歲的李敏是榆樹下的“老熟人”。

    1986年,她在商城路上開了家燒雞店,店門口的路還是剛鋪的柏油。“那時候商城路哪有現在這么寬,樹蔭底下就兩排小攤,賣糖人的、修鞋的,熱鬧得很。”她回憶著往事,“以前我們都爬到那棵老榆樹上聽戲,別提多熱鬧。”

    袁連賀 圖

    “老鄭州人都記得,城隍廟這一片舊稱‘硝灘’,早年是熬鹽的荒地。種莊稼十年九不收,后來鹽場關了,誰能想到現在成了鄭州旅游的打卡地。”李敏說著掏出手機,給我們看老照片:背景里全是低矮平房,和如今玻璃幕墻的寫字樓對比鮮明。

    如今的商城路全長4.9公里,西起人民路,東至建業路,串聯起商代遺址博物院、文廟、城隍廟等歷史地標,形成“歷史文化金腰帶”。從鹽堿荒地(舊稱“硝灘”)到政務、教育、商業核心區,沿路匯聚管城區政府、東關小學等,成為城市活力軸線。

    袁連賀 圖

    當玻璃幕墻的金融大廈與飛檐翹角的古建群并肩而立,演繹著“古老”與“現代”的奇妙和弦。

    不起眼的古樹,淌著中原人的平民底色

    這株白榆樹,在600年的古建中顯得微不足道。它沒有參天古柏的威嚴,亦無千年銀杏的絢麗,卻以最質樸的姿態,刻著中原大地的平民底色,訴說著城市血脈里的堅韌與溫情。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白榆樹,這個北方司空見慣的樹種,曾因木質堅韌成為家具、房梁的絕佳選材。在歲月的長河中,成材的白榆大多難逃斧鉞之禍,民間留存的大型古樹愈發稀少。而城隍廟的這株古榆,因廟宇的庇護與民間信仰的守護,在風雨中挺立至今,化作生態與文化交織的“活文物”。

    袁連賀 圖

    它平凡得如同鄭州街頭的市井煙火,卻又以獨特的生命力,成為城市性格的生動隱喻——正如這座地處天地之中的古城,浸潤著 “中庸”之道,用低調與包容書寫傳奇。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八旬老人李奶奶坐在廟前石凳上,總愛向晚輩講述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1942年中原大饑荒,古榆的榆錢、樹皮甚至榆葉,成了周邊百姓的救命糧。“那年頭連榆葉都被捋得精光,可這樹硬是挺過來了!”如今,虬勁枝干上深淺不一的疤痕,仍在無聲訴說著歷史。

    人生百年,已到極限 古樹百年,才是開始

    時光的刻刀不僅留下記憶,也在考驗著古樹的生命力。去年9月的暴風雨中,古榆南側枝干轟然折斷,重心嚴重偏移,岌岌可危。

    袁連賀 圖

    據登封市文物局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科靳紅軍介紹,當時考慮到城隍廟游客眾多、空間有限,為了既能保障樹體和樹枝安全,又不擠占游覽空間,文物保護部門最終采用“四柱九點支撐法”,豎起四根立柱,并依據每根立柱上樹枝的分布情況,精心設置相應支撐點,對古樹進行了搶救性支撐加固處理。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古樹保護不是簡單的‘不砍不伐’,而要像修復青銅器般精細。”河南省文物建筑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基地負責人張高嶺的話,道出了古樹守護工作的專業性。工作人員為古榆澆水施肥、疏通根系,如同照料垂暮老者;修剪病枝、開挖復壯溝、安裝透氣裝置,每一步都嚴謹細致。

    “保護古樹,實則是守護建筑與植物的千年對話。”張高嶺解釋,保護之路并非坦途:當城隍廟成為網紅打卡地,密集的腳步會壓迫樹根呼吸;白蟻、蚜蟲等蟲害時刻威脅著古樹健康;相較文物保護,古樹保護的宣傳力度仍顯不足。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面對挑戰,保護者們不斷探索新路徑。在嵩陽書院,科研人員嘗試取將軍柏種子培育新苗,讓古樹 “血脈延續”;在鄭州,多學科智慧與前沿科技正融入古樹保護行動。

    但最關鍵的防線,仍在于每一位市民的守護意識——不折一枝一葉,及時發現隱患,讓古樹保護從專業行為化作全民共識。正如張高嶺多次強調,“古樹是有生命的,一旦遭遇不測,就真的再也救不回來了。”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當暮色漫過歇山式屋頂,晚風搖響戲樓檐角的銅鈴。六百歲的城隍古韻與兩百歲的樹影婆娑,見證著鄭州從商都故址向國家中心城市的跨越。

    或許正如老戲迷王振華所說:

    “我們看戲,樹看我們——它才是鄭州最忠實的觀眾。”

    鄭州市文物局 王羿 圖

    我在這兒

    鄭州城隍廟

    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商城路4號


    全城尋樹

    您家巷口可有會講故事的百歲樹翁?

    一棵古樹,一段往事,一腔鄉愁

    如您有古樹線索可與我們聯系

    我們一起守護城市年輪

    記者手記

    當商城路的霓虹燈亮起,城隍廟里的銅鈴響起,老榆樹在晚風里輕輕搖晃。它看過鹽工赤腳挑擔、聽過戲班子咿呀開嗓,現在又看著來鄭州的游客們捧著奶茶匆匆路過。

    這座城市變得太快,好在總有些“老鄰居”,替我們記住那些慢時光。


    策劃 | 張新彬

    統籌 | 辛曉青

    執行 | 趙寧 禹亞楠

    撰文 | 張思沛

    編輯 | 王淑

    校對 | 李小輝

    設計 | 張雪寧

    特別鳴謝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研究院/鄭州市文物局/鄭州市園林局/鄭州市林業局/商都遺址博物院/管城回族區委宣傳部/管城回族區文物局/管城回族區城市管理局/管城回族區市政綠化服務中心/硝灘社區

    以及每一位熱愛古樹的市民朋友們~~~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智能风向风速仪,风速告警仪,数字温湿仪,综合气象仪(气象五要素)-上海风云气象仪器有限公司 | 拉卡拉POS机官网 - 官方直营POS机办理|在线免费领取 | 防堵吹扫装置-防堵风压测量装置-电动操作显示器-兴洲仪器 | 防腐储罐_塑料储罐_PE储罐厂家_淄博富邦滚塑防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东莞压铸厂_精密压铸_锌合金压铸_铝合金压铸_压铸件加工_东莞祥宇金属制品 | T恤衫定做,企业文化衫制作订做,广告T恤POLO衫定制厂家[源头工厂]-【汉诚T恤定制网】 | 建筑资质代办-建筑企业资质代办机构-建筑资质代办公司 | 微型实验室真空泵-无油干式真空泵-微型涡旋耐腐蚀压缩机-思科涡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学生作文网_中小学生作文大全与写作指导 | 不锈钢钢格栅板_热浸锌钢格板_镀锌钢格栅板_钢格栅盖板-格美瑞 | 威客电竞(vk·game)·电子竞技赛事官网 | 广州展台特装搭建商|特装展位设计搭建|展会特装搭建|特装展台制作设计|展览特装公司 | 精密光学实验平台-红外粉末压片机模具-天津博君 | 工控机-工业平板电脑-研华工控机-研越无风扇嵌入式box工控机 | 仿清水混凝土_清水混凝土装修_施工_修饰_保护剂_修补_清水混凝土修复-德州忠岭建筑装饰工程 | 沈阳激光机-沈阳喷码机-沈阳光纤激光打标机-沈阳co2激光打标机 | 生物颗粒燃烧机-生物质燃烧机-热风炉-生物颗粒蒸汽发生器-丽水市久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阿尔法-MDR2000无转子硫化仪-STM566 SATRA拉力试验机-青岛阿尔法仪器有限公司 | 博客-悦享汽车品质生活 | 河南生物显微镜,全自动冰冻切片机-河南荣程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车头盔厂家_赠品头盔_安全帽批发_山东摩托车头盔—临沂承福头盔 | 华中线缆有限公司-电缆厂|电缆厂家|电线电缆厂家 | 莱州网络公司|莱州网站建设|莱州网站优化|莱州阿里巴巴-莱州唯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变压器变比组别测试仪-手持式直流电阻测试仪-上海来扬电气 | 东莞注册公司-代办营业执照-东莞公司注册代理记账-极刻财税 | 订做不锈钢_不锈钢定做加工厂_不锈钢非标定制-重庆侨峰金属加工厂 | 专业广州网站建设,微信小程序开发,一物一码和NFC应用开发、物联网、外贸商城、定制系统和APP开发【致茂网络】 | 阳光1号桔柚_无核沃柑_柑橘新品种枝条苗木批发 - 苧金网 | 艾乐贝拉细胞研究中心 | 国家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库华南分库 | 披萨石_披萨盘_电器家电隔热绵加工定制_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南方综合保温材料厂 | 锂离子电池厂家-山东中信迪生电源 |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_氟蛋白泡沫液_河南新乡骏华消防科技厂家 | EDLC超级法拉电容器_LIC锂离子超级电容_超级电容模组_软包单体电容电池_轴向薄膜电力电容器_深圳佳名兴电容有限公司_JMX专注中高端品牌电容生产厂家 | 二氧化碳/活性炭投加系统,次氯酸钠发生器,紫外线消毒设备|广州新奥 | 口信网(kousing.com) - 行业资讯_行业展会_行业培训_行业资料 | 压装机-卧式轴承轮轴数控伺服压装机厂家[铭泽机械] | 展厅装修公司|企业展厅设计|展厅制作|展厅搭建—广州展厅装饰公司 | 电子巡更系统-巡检管理系统-智能巡检【金万码】 | 安全,主动,被动,柔性,山体滑坡,sns,钢丝绳,边坡,防护网,护栏网,围栏,栏杆,栅栏,厂家 - 护栏网防护网生产厂家 | 高低温万能试验机-复合材料万能试验机-馥勒仪器 | 金属切削液-脱水防锈油-电火花机油-抗磨液压油-深圳市雨辰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