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踐行“兩高四著力” 感恩奮進譜新篇 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丨奮力建設“五個強省” 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重大進展
更新時間:2025/6/30 10:53:37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社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聯合課題組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論述,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奮力建設農業強省、制造強省、數智強省、交通強省、文旅強省。奮力建設“五個強省”,是我省緊密結合科技與產業發展趨勢的積極作為,是堅定信心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國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責任擔當。全省上下應立足河南發展實際,積極作為,奮力建設“五個強省”,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奠定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1、扛穩責任發揮優勢奮力建設農業強省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時強調,要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農業強省,并提出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延伸現代農業產業鏈條,以城鄉融合發展帶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共同富裕。

  建設農業強省的責任與優勢

  建設農業強省是河南的責任擔當。河南作為農業大省,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對全國影響舉足輕重,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推動農業強國建設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和責任。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提出的重大要求和重點任務,也是河南扛好挑大梁責任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

  河南具有建設農業強省的強大優勢。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產量占全國近十分之一,小麥產量超過四分之一。近年來,河南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現代食品產業集群規模超萬億元,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多元,具備從農業大省向強省邁進的厚實家底。

  建設農業強省的戰略重點

  以糧為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一是穩定提升糧食產能。落實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任務,擴大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實施規模,加快良種良法良田良機良制融合,推動大面積均衡增產。二是推進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嚴格落實耕地總量管控和“以補定占”政策,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有效治理“非糧化”,確保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重,推動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建設,推廣應用“投融建運管”一體化模式,逐步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三是落實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落實產糧大縣獎補政策和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政策。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提高糧食生產防災減災能力。

  以技為翼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一是持續推進種業振興。以中原農谷建設為引領,加快推進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機制創新,構建以種質資源庫為基礎、高能級創新平臺為主體、高水平人才為根本,區域協同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發展的現代種業體系。二是構建多元化農技推廣機制。貫通農技推廣體系、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農業科技服務相關體系,支持各級農技推廣機構與科研院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涉農企業等力量,協同開展農技推廣服務。三是做強農機裝備產業集群。支持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等載體建設,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機制,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攻關,推動先進適用、高效低損、安全可靠的現代農機裝備研制,促進農機裝備產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和集群化發展。

  以產興民壯大縣域富民產業。一是突出縣域富民產業特色。從不同縣域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出發,全方位開發利用縣域資源,突出差異化定位,構建特色鮮明、鏈條完整、業態多樣的產業體系,將縣域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二是推動縣域富民產業創新發展。圍繞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和供應鏈優化,打破傳統農業生產邊界,因地制宜發展設施種植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主動對接市場對特色農業、鄉村旅游、休閑康養、民俗體驗等的需求,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三是實現產業發展和富民目標相統一。創新利益聯結形式,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加強合作,通過訂單生產、股份合作、農企合股、分紅獎勵、服務帶動等模式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2、創新引領深挖潛能奮力建設制造強省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時提出,河南作為經濟大省,要進一步夯實實體經濟這個根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

  建設制造強省的態勢與潛力

  河南打造制造強省刻不容緩。在全球經濟格局加速演變、國內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河南制造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全國范圍內圍繞制造業發展的競爭愈發激烈,各地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積極培育和發展制造業,以在區域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另一方面,河南制造業雖有規模優勢,但短板弱項依然較多,制造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大而不新”問題明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盡快建成制造強省已成為刻不容緩的戰略抉擇。

  河南具備打造制造強省的基礎與潛力。從產業體系看,河南作為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之一,擁有41個工業大類、197個中類、583個小類,構建起從原材料供應到終端產品制造的全鏈條配套能力,形成了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從地理區位看,河南“居中”優勢明顯,聯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海陸空數”四條絲路鏈接世界,構建起立體化、多維度的開放通道體系,有力推動制造業融入全球經濟循環。此外,河南龐大的人口基數蘊藏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市場需要和應用場景,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且強大要素和市場保障。

  建設制造強省的三條主線

  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厚植發展動力。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創新動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形成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體系。二是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形成開放共享的創新資源網絡。加強創新平臺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整體創新效能。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需求的有效對接,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技術評估、市場咨詢、融資支持等一站式服務,降低科技成果轉化風險。

  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完善產業體系。一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通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推動生產流程優化和效率提升。同時,加強品牌建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提升傳統產業的市場影響力和附加值。二是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立足河南省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國內外龍頭企業落戶,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瞄準量子信息、氫能與儲能、類腦智能等前沿領域,加強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同時,完善未來產業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更多創新資源和人才集聚。四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重點發力研發設計、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領域,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形成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優化產業平臺。一是優化產業園區布局。加強園區規劃引領,明確園區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避免同質化競爭。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加強園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圍繞園區產業定位,精準招商引資,引進一批高質量項目和企業。加強項目建設管理,確保項目按時按質完成,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提升園區整體競爭力。三是推動園區綠色低碳發展。通過引入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提升園區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同時,鼓勵園區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方式,推廣循環經濟模式,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廢棄物的最小化。

  3、搶抓機遇四維聯動奮力建設數智強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我們應當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大勢,搶抓數字化智能化戰略機遇,加快人工智能的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滲透應用,更好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建設數智強省的機遇與基礎

  打造數智強省是河南現代化必由之路。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興起,全球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世界經濟已進入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驅動力的發展新階段,任何國家、任何地區在數智方面落后就會挨打。建設數智強省,不僅是順應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更是河南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推動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著力重構產業生態、創新治理范式、優化服務供給,構建區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河南具有建設數智強省的堅實基礎。在新基建領域,5G網絡已實現鄉鎮以上和農村熱點區域全覆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規模與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為數智強省建設筑牢網絡根基。在數字產業化領域,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顯示,2023年,河南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達15.1萬家,從業人員158.5萬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412.2億元,占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營業收入的8.5%。數字化治理層面,全省成功搭建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互聯網+監管”平臺,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為數智強省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

  建設數智強省的四維框架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打造數智強省的關鍵基礎。一是優化升級網絡基礎設施,持續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加快千兆光網建設步伐,構建高效互聯互通的通信網絡體系。二是統籌布局算力基礎設施,構建數據中心體系,在鄭州、洛陽等城市打造超大型數據中心,提升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鼓勵企業按需布局邊緣數據中心,全力推進云邊協同發展。三是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支持制造企業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設備聯網、生產數據采集與分析,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推動壯大數智核心產業。壯大數智核心產業是河南數智強省建設的核心動力。一是聚焦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加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完整的數智核心產業集群。二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數智產品和服務品牌。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產業發展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撐和創新動力。三是優化數智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創新體系。

  強化數智技術推廣應用。一是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制造業領域,推廣智能工廠、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生產流程可視化與精準控制;在服務業領域,應用大數據分析、智能客服等技術,提升服務效率與用戶體驗;在農業領域,引入物聯網傳感器、無人機巡檢等技術,實現精準種植與智能管理。二是加強數智技術在城市管理、醫療教育、交通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打造智慧社區、智慧醫院、智慧校園等民生服務項目,提升社會服務的精準性和便捷性。三是開展試點示范與場景應用。鼓勵企業、政府部門等設計打造應用場景,為數智技術提供試驗場地和市場空間,推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智技術應用標桿案例,帶動全省范圍內的數智化轉型。

  營造良好數智生態。著力構建開放包容、協同高效的數智生態體系,為河南數智強省建設提供堅實保障。一是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制定適應數智化發展需求的法律法規,明確數據權屬、交易規則和安全標準,為數智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營造公平透明的制度環境。二是強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構建規范、安全、高效的數據交易平臺,制定合理的數據交易流程和規則,促進數據資源的有序流通與共享,提高數據要素的配置效率。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專項引才政策,吸引高端數智技術人才落戶河南。加強數智人才培養力度,引導本地高校調整學科設置,開設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相關專業。

  4、補齊短板提升能級奮力建設交通強省

  交通是發展的命脈,關乎經濟繁榮和區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是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舉措。

  建設交通強省的責任與優勢

  交通強省是河南現代化的關鍵棋眼。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的產業,也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為貫通經濟循環的基礎網絡,是要素和產品流動的“主動脈”,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硬件基礎。河南地處中原腹地,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區位優勢是河南最大的優勢。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加快推進交通強省建設,打造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對河南而言,是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支撐中部地區崛起的關鍵所在,既意味著重大責任,更蘊含著巨大發展機遇。

  河南具有建設交通強省的綜合優勢。近年來,河南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河南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的殷切囑托,擴機場、建高鐵、強公路、暢水運,大力建設綜合交通樞紐體系,持續完善通道布局,不斷鞏固提升通道優勢,構建起鏈接全球的物流通道網絡。全國首個“米”字形高鐵網在河南“落筆”成形,“市市通高鐵”成為現實;全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中有五個通道途經河南,有51條國道貫穿全境、通達全國;2024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80萬噸,國際貨運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5位。鄭州機場空陸聯運“一單制”入選首批交通強國綜合運輸服務試點項目。

  建設交通強省的重點任務

  進一步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頂層設計,完善交通運輸體系戰略布局規劃,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多層級網絡覆蓋水平,科學規劃和布局物流基地、分撥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等,不斷提升綜合運輸體系服務能力。加快推進傳統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錨定高效互聯互通目標對傳統物流基礎設施進行智能化改造,加強新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在交通行業的產業化應用,提升運輸服務效率和品質。加快推進城鄉間交通設施高水平聯通,合理規劃農村地區路網建設,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大力發展交通多式聯運。以“米”字形高鐵為牽引,加快構建“空—公”無縫銜接體系,探索空鐵聯運新模式,推廣“鐵海直運”模式,貨物內陸通關查驗、抵港直裝,實現各種交通設施的無縫銜接。健全多式聯運技術標準,推廣應用標準化多式聯運電子運單,推動公鐵聯運率先使用標準化運單,逐步完善多式聯運“一單制”標準體系。暢通數字通道,優化通關監管,加強相關部門間的多式聯運數據共享。

  加快打造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著力打通跨省航道瓶頸制約和礙航節點問題,建設集約高效的港口體系和集疏運體系,推動航道聯網成片。強化智慧航道建設,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建設智慧港航綜合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內河水運監管服務和保障水平。做大臨港產業,加強城市航運服務功能,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

  加快推動運輸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積極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支持政策,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實施交通運輸設備綠色轉型工程,全面推進交通運輸設備綠色低碳更新,加快純電動、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以及公路充換電設施建設,提高重型載貨車輛綠色替代率,加快城市建成區交通運輸工具新能源全替代。依法依規引導交通運輸企業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運輸設備,鼓勵更新使用綠色先進設備,推動運輸行業向綠色低碳、數字智慧轉型升級。

  5、豐富內容強化服務奮力建設文旅強省

  文化因創新而精彩,文明因賡續而輝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時提出,文旅融合前景廣闊,要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真正打造成為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建設文旅強省的使命與優勢

  建設文旅強省是古老厚重中原大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曾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形象地講出了河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物資源。如何利用河南的區位優勢、市場優勢、后發優勢,激發文化大省的資源優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文創深度融合,逐步把文旅產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使文化成為河南經濟增長的“助推器”,是河南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河南處于建設文旅強省的良好態勢。近年來,河南厚植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縱深推進文旅文創融合發展,老家河南、天下黃河、華夏古都、中國功夫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超級IP火爆“出圈”,鄭州、開封、洛陽、安陽等躋身全國文旅城市“頂流”。2024年,全省文旅市場接待游客總量首次超10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首次超萬億元,文旅融合的范圍與水平持續提高。

  建設文旅強省的核心抓手

  優化高品質供給,打造精品文旅線路。打造優質文旅產品,高品質建設中華文化傳承創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勝地。對文明起源、華夏古都、中國功夫、老家河南等最具河南文化特色的內容進行立體呈現。緊扣歷史探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整合資源、穿珠成鏈,打造古都游、探源游、紅色游、研學游等多層次、多形態精品文化旅游線路,構建具有河南特色的優質旅游產品供給體系。

  大力發展文旅新業態,加快培育文旅產業鏈群。實施“文旅+百業”融合工程,聚焦旅游裝備、演藝演出、文旅集聚市場、文創潮品、動漫游戲、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等文旅融合新領域,加快構建特色鮮明的現代文旅產業體系。以“文旅+商業”為依托,實現文旅品牌“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發展。發揮豫菜的特色優勢,提升旅游餐飲品質;積極發展特色主題酒店,推動旅游民宿組團發展;發揮好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優勢,完善旅游交通網絡,推出一系列精品旅游直通車線路,開通根據游客需求定制的旅游專線;提升地標商圈的品質,大力促進文旅消費。

  強化文旅品牌建設,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挖中原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創新精準營銷方式和高效宣傳手段,擦亮“行走河南·讀懂中國”IP,把龍門石窟、少林寺等打造成國際旅游的亮麗名片、入境旅游的必選之地,形成一個完整的品牌文化脈絡。打造殷墟甲骨文世界級文化地標,提高河南文旅品牌的識別度、傳播度和美譽度。深化對老家河南、天下黃河、華夏古都、中國功夫四大IP的集中研究闡釋,深挖潛在的文化內涵。

  提升文旅服務水平,優化文旅服務消費體驗。加強對文旅文創市場和消費者需求調查研判,動態掌握主要客源市場信息,及時調整產品開發和營銷策略,提升文旅服務水平。結合景區建設、線路運行和游客反饋,進行動態填補、優化重構,打造細分化、定制化、品質化文旅服務體系。完善各類設施配套,構建舒適便捷的文旅設施體系,完善以游客為中心的文旅服務體系,強化文旅消費多元供給。

  策劃:劉雅鳴 孫德中 張濤

  統籌:萬川明 李劍力

  執行:宋偉 楊曉東

  執筆:宋偉 林永然 王一喬 鄧燦輝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踐行“兩高四著力” 感恩奮進譜新篇 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丨奮力建設“五個強省” 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重大進展
2025/6/30 10:53:37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社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聯合課題組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論述,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奮力建設農業強省、制造強省、數智強省、交通強省、文旅強省。奮力建設“五個強省”,是我省緊密結合科技與產業發展趨勢的積極作為,是堅定信心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國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責任擔當。全省上下應立足河南發展實際,積極作為,奮力建設“五個強省”,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奠定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1、扛穩責任發揮優勢奮力建設農業強省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時強調,要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農業強省,并提出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延伸現代農業產業鏈條,以城鄉融合發展帶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共同富裕。

  建設農業強省的責任與優勢

  建設農業強省是河南的責任擔當。河南作為農業大省,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對全國影響舉足輕重,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推動農業強國建設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和責任。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提出的重大要求和重點任務,也是河南扛好挑大梁責任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

  河南具有建設農業強省的強大優勢。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產量占全國近十分之一,小麥產量超過四分之一。近年來,河南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現代食品產業集群規模超萬億元,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多元,具備從農業大省向強省邁進的厚實家底。

  建設農業強省的戰略重點

  以糧為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一是穩定提升糧食產能。落實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任務,擴大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實施規模,加快良種良法良田良機良制融合,推動大面積均衡增產。二是推進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嚴格落實耕地總量管控和“以補定占”政策,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有效治理“非糧化”,確保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重,推動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建設,推廣應用“投融建運管”一體化模式,逐步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三是落實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落實產糧大縣獎補政策和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政策。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提高糧食生產防災減災能力。

  以技為翼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一是持續推進種業振興。以中原農谷建設為引領,加快推進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機制創新,構建以種質資源庫為基礎、高能級創新平臺為主體、高水平人才為根本,區域協同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發展的現代種業體系。二是構建多元化農技推廣機制。貫通農技推廣體系、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農業科技服務相關體系,支持各級農技推廣機構與科研院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涉農企業等力量,協同開展農技推廣服務。三是做強農機裝備產業集群。支持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等載體建設,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機制,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攻關,推動先進適用、高效低損、安全可靠的現代農機裝備研制,促進農機裝備產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和集群化發展。

  以產興民壯大縣域富民產業。一是突出縣域富民產業特色。從不同縣域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出發,全方位開發利用縣域資源,突出差異化定位,構建特色鮮明、鏈條完整、業態多樣的產業體系,將縣域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二是推動縣域富民產業創新發展。圍繞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和供應鏈優化,打破傳統農業生產邊界,因地制宜發展設施種植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主動對接市場對特色農業、鄉村旅游、休閑康養、民俗體驗等的需求,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三是實現產業發展和富民目標相統一。創新利益聯結形式,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加強合作,通過訂單生產、股份合作、農企合股、分紅獎勵、服務帶動等模式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2、創新引領深挖潛能奮力建設制造強省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時提出,河南作為經濟大省,要進一步夯實實體經濟這個根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

  建設制造強省的態勢與潛力

  河南打造制造強省刻不容緩。在全球經濟格局加速演變、國內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河南制造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全國范圍內圍繞制造業發展的競爭愈發激烈,各地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積極培育和發展制造業,以在區域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另一方面,河南制造業雖有規模優勢,但短板弱項依然較多,制造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大而不新”問題明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盡快建成制造強省已成為刻不容緩的戰略抉擇。

  河南具備打造制造強省的基礎與潛力。從產業體系看,河南作為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之一,擁有41個工業大類、197個中類、583個小類,構建起從原材料供應到終端產品制造的全鏈條配套能力,形成了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從地理區位看,河南“居中”優勢明顯,聯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海陸空數”四條絲路鏈接世界,構建起立體化、多維度的開放通道體系,有力推動制造業融入全球經濟循環。此外,河南龐大的人口基數蘊藏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市場需要和應用場景,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且強大要素和市場保障。

  建設制造強省的三條主線

  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厚植發展動力。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創新動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形成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體系。二是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形成開放共享的創新資源網絡。加強創新平臺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整體創新效能。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需求的有效對接,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技術評估、市場咨詢、融資支持等一站式服務,降低科技成果轉化風險。

  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完善產業體系。一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通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推動生產流程優化和效率提升。同時,加強品牌建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提升傳統產業的市場影響力和附加值。二是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立足河南省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國內外龍頭企業落戶,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瞄準量子信息、氫能與儲能、類腦智能等前沿領域,加強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同時,完善未來產業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更多創新資源和人才集聚。四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重點發力研發設計、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領域,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形成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優化產業平臺。一是優化產業園區布局。加強園區規劃引領,明確園區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避免同質化競爭。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加強園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圍繞園區產業定位,精準招商引資,引進一批高質量項目和企業。加強項目建設管理,確保項目按時按質完成,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提升園區整體競爭力。三是推動園區綠色低碳發展。通過引入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提升園區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同時,鼓勵園區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方式,推廣循環經濟模式,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廢棄物的最小化。

  3、搶抓機遇四維聯動奮力建設數智強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我們應當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大勢,搶抓數字化智能化戰略機遇,加快人工智能的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滲透應用,更好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建設數智強省的機遇與基礎

  打造數智強省是河南現代化必由之路。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興起,全球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世界經濟已進入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驅動力的發展新階段,任何國家、任何地區在數智方面落后就會挨打。建設數智強省,不僅是順應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更是河南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推動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著力重構產業生態、創新治理范式、優化服務供給,構建區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河南具有建設數智強省的堅實基礎。在新基建領域,5G網絡已實現鄉鎮以上和農村熱點區域全覆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規模與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為數智強省建設筑牢網絡根基。在數字產業化領域,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顯示,2023年,河南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達15.1萬家,從業人員158.5萬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412.2億元,占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營業收入的8.5%。數字化治理層面,全省成功搭建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互聯網+監管”平臺,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為數智強省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

  建設數智強省的四維框架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打造數智強省的關鍵基礎。一是優化升級網絡基礎設施,持續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加快千兆光網建設步伐,構建高效互聯互通的通信網絡體系。二是統籌布局算力基礎設施,構建數據中心體系,在鄭州、洛陽等城市打造超大型數據中心,提升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鼓勵企業按需布局邊緣數據中心,全力推進云邊協同發展。三是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支持制造企業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設備聯網、生產數據采集與分析,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推動壯大數智核心產業。壯大數智核心產業是河南數智強省建設的核心動力。一是聚焦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加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完整的數智核心產業集群。二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數智產品和服務品牌。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產業發展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撐和創新動力。三是優化數智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創新體系。

  強化數智技術推廣應用。一是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制造業領域,推廣智能工廠、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生產流程可視化與精準控制;在服務業領域,應用大數據分析、智能客服等技術,提升服務效率與用戶體驗;在農業領域,引入物聯網傳感器、無人機巡檢等技術,實現精準種植與智能管理。二是加強數智技術在城市管理、醫療教育、交通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打造智慧社區、智慧醫院、智慧校園等民生服務項目,提升社會服務的精準性和便捷性。三是開展試點示范與場景應用。鼓勵企業、政府部門等設計打造應用場景,為數智技術提供試驗場地和市場空間,推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智技術應用標桿案例,帶動全省范圍內的數智化轉型。

  營造良好數智生態。著力構建開放包容、協同高效的數智生態體系,為河南數智強省建設提供堅實保障。一是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制定適應數智化發展需求的法律法規,明確數據權屬、交易規則和安全標準,為數智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營造公平透明的制度環境。二是強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構建規范、安全、高效的數據交易平臺,制定合理的數據交易流程和規則,促進數據資源的有序流通與共享,提高數據要素的配置效率。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專項引才政策,吸引高端數智技術人才落戶河南。加強數智人才培養力度,引導本地高校調整學科設置,開設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相關專業。

  4、補齊短板提升能級奮力建設交通強省

  交通是發展的命脈,關乎經濟繁榮和區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是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舉措。

  建設交通強省的責任與優勢

  交通強省是河南現代化的關鍵棋眼。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的產業,也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為貫通經濟循環的基礎網絡,是要素和產品流動的“主動脈”,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硬件基礎。河南地處中原腹地,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區位優勢是河南最大的優勢。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加快推進交通強省建設,打造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對河南而言,是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支撐中部地區崛起的關鍵所在,既意味著重大責任,更蘊含著巨大發展機遇。

  河南具有建設交通強省的綜合優勢。近年來,河南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河南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的殷切囑托,擴機場、建高鐵、強公路、暢水運,大力建設綜合交通樞紐體系,持續完善通道布局,不斷鞏固提升通道優勢,構建起鏈接全球的物流通道網絡。全國首個“米”字形高鐵網在河南“落筆”成形,“市市通高鐵”成為現實;全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中有五個通道途經河南,有51條國道貫穿全境、通達全國;2024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80萬噸,國際貨運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5位。鄭州機場空陸聯運“一單制”入選首批交通強國綜合運輸服務試點項目。

  建設交通強省的重點任務

  進一步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頂層設計,完善交通運輸體系戰略布局規劃,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多層級網絡覆蓋水平,科學規劃和布局物流基地、分撥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等,不斷提升綜合運輸體系服務能力。加快推進傳統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錨定高效互聯互通目標對傳統物流基礎設施進行智能化改造,加強新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在交通行業的產業化應用,提升運輸服務效率和品質。加快推進城鄉間交通設施高水平聯通,合理規劃農村地區路網建設,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大力發展交通多式聯運。以“米”字形高鐵為牽引,加快構建“空—公”無縫銜接體系,探索空鐵聯運新模式,推廣“鐵海直運”模式,貨物內陸通關查驗、抵港直裝,實現各種交通設施的無縫銜接。健全多式聯運技術標準,推廣應用標準化多式聯運電子運單,推動公鐵聯運率先使用標準化運單,逐步完善多式聯運“一單制”標準體系。暢通數字通道,優化通關監管,加強相關部門間的多式聯運數據共享。

  加快打造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著力打通跨省航道瓶頸制約和礙航節點問題,建設集約高效的港口體系和集疏運體系,推動航道聯網成片。強化智慧航道建設,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建設智慧港航綜合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內河水運監管服務和保障水平。做大臨港產業,加強城市航運服務功能,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

  加快推動運輸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積極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支持政策,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實施交通運輸設備綠色轉型工程,全面推進交通運輸設備綠色低碳更新,加快純電動、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以及公路充換電設施建設,提高重型載貨車輛綠色替代率,加快城市建成區交通運輸工具新能源全替代。依法依規引導交通運輸企業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運輸設備,鼓勵更新使用綠色先進設備,推動運輸行業向綠色低碳、數字智慧轉型升級。

  5、豐富內容強化服務奮力建設文旅強省

  文化因創新而精彩,文明因賡續而輝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時提出,文旅融合前景廣闊,要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真正打造成為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建設文旅強省的使命與優勢

  建設文旅強省是古老厚重中原大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曾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形象地講出了河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物資源。如何利用河南的區位優勢、市場優勢、后發優勢,激發文化大省的資源優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文創深度融合,逐步把文旅產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使文化成為河南經濟增長的“助推器”,是河南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河南處于建設文旅強省的良好態勢。近年來,河南厚植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縱深推進文旅文創融合發展,老家河南、天下黃河、華夏古都、中國功夫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超級IP火爆“出圈”,鄭州、開封、洛陽、安陽等躋身全國文旅城市“頂流”。2024年,全省文旅市場接待游客總量首次超10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首次超萬億元,文旅融合的范圍與水平持續提高。

  建設文旅強省的核心抓手

  優化高品質供給,打造精品文旅線路。打造優質文旅產品,高品質建設中華文化傳承創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勝地。對文明起源、華夏古都、中國功夫、老家河南等最具河南文化特色的內容進行立體呈現。緊扣歷史探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整合資源、穿珠成鏈,打造古都游、探源游、紅色游、研學游等多層次、多形態精品文化旅游線路,構建具有河南特色的優質旅游產品供給體系。

  大力發展文旅新業態,加快培育文旅產業鏈群。實施“文旅+百業”融合工程,聚焦旅游裝備、演藝演出、文旅集聚市場、文創潮品、動漫游戲、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等文旅融合新領域,加快構建特色鮮明的現代文旅產業體系。以“文旅+商業”為依托,實現文旅品牌“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發展。發揮豫菜的特色優勢,提升旅游餐飲品質;積極發展特色主題酒店,推動旅游民宿組團發展;發揮好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優勢,完善旅游交通網絡,推出一系列精品旅游直通車線路,開通根據游客需求定制的旅游專線;提升地標商圈的品質,大力促進文旅消費。

  強化文旅品牌建設,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挖中原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創新精準營銷方式和高效宣傳手段,擦亮“行走河南·讀懂中國”IP,把龍門石窟、少林寺等打造成國際旅游的亮麗名片、入境旅游的必選之地,形成一個完整的品牌文化脈絡。打造殷墟甲骨文世界級文化地標,提高河南文旅品牌的識別度、傳播度和美譽度。深化對老家河南、天下黃河、華夏古都、中國功夫四大IP的集中研究闡釋,深挖潛在的文化內涵。

  提升文旅服務水平,優化文旅服務消費體驗。加強對文旅文創市場和消費者需求調查研判,動態掌握主要客源市場信息,及時調整產品開發和營銷策略,提升文旅服務水平。結合景區建設、線路運行和游客反饋,進行動態填補、優化重構,打造細分化、定制化、品質化文旅服務體系。完善各類設施配套,構建舒適便捷的文旅設施體系,完善以游客為中心的文旅服務體系,強化文旅消費多元供給。

  策劃:劉雅鳴 孫德中 張濤

  統籌:萬川明 李劍力

  執行:宋偉 楊曉東

  執筆:宋偉 林永然 王一喬 鄧燦輝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业用品一站式采购平台|南创工品汇-官网|广州南创 | 商标转让-购买商标专业|放心的商标交易网-蜀易标商标网 | 磁棒电感生产厂家-电感器厂家-电感定制-贴片功率电感供应商-棒形电感生产厂家-苏州谷景电子有限公司 | HV全空气系统_杭州暖通公司—杭州斯培尔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 电动手术床,医用护理床,led手术无影灯-曲阜明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汽车整车综合环境舱_军标砂尘_盐雾试验室试验箱-无锡苏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工业机械三维动画制作 环保设备原理三维演示动画 自动化装配产线三维动画制作公司-南京燃动数字 聚合氯化铝_喷雾聚氯化铝_聚合氯化铝铁厂家_郑州亿升化工有限公司 | 偏心半球阀-电动偏心半球阀-调流调压阀-旋球阀-上欧阀门有限公司 | 热缩管切管机-超声波切带机-织带切带机-无纺布切布机-深圳市宸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 钢托盘,铁托盘,钢制托盘,镀锌托盘,饲料托盘,钢托盘制造商-南京飞天金属13260753852 | sfp光模块,高速万兆光模块工厂-性价比更高的光纤模块制造商-武汉恒泰通 | 硫酸钡厂家_高光沉淀硫酸钡价格-河南钡丰化工有限公司 | 河南正规膏药生产厂家-膏药贴牌-膏药代加工-修康药业集团官网 | 超声波分散机-均质机-萃取仪-超声波涂料分散设备-杭州精浩 | 【铜排折弯机,钢丝折弯成型机,汽车发泡钢丝折弯机,线材折弯机厂家,线材成型机,铁线折弯机】贝朗折弯机厂家_东莞市贝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不锈钢法兰-碳钢法兰-法兰盘生产加工厂家-[鼎捷峰]-不锈钢法兰-碳钢法兰-法兰盘生产加工厂家-[鼎捷峰] | 昊宇水工|河北昊宇水工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钢化玻璃膜|手机钢化膜|钢化膜厂家|手机保护膜-【东莞市大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六自由度平台_六自由度运动平台_三自由度摇摆台—南京全控科技 | 沈阳庭院景观设计_私家花园_别墅庭院设计_阳台楼顶花园设计施工公司-【沈阳现代时园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水稻烘干机,小麦烘干机,大豆烘干机,玉米烘干机,粮食烘干机_巩义市锦华粮食烘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水环真空泵厂家,2bv真空泵,2be真空泵-淄博真空设备厂 |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吊装实验室设备,顶装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成套设备厂家,校园功能室设备,智慧书法教室方案 - 东莞市惠森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 液压压力机,液压折弯机,液压剪板机,模锻液压机-鲁南新力机床有限公司 | 间苯二酚,间苯二酚厂家-淄博双和化工 | 口信网(kousing.com) - 行业资讯_行业展会_行业培训_行业资料 | 沈阳真空机_沈阳真空包装机_沈阳大米真空包装机-沈阳海鹞真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塑料异型材_PVC异型材_封边条生产厂家_PC灯罩_防撞扶手_医院扶手价格_东莞市怡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提升海外网站流量,增加国外网站访客UV,定制海外IP-访客王 | 工程管道/塑料管材/pvc排水管/ppr给水管/pe双壁波纹管等品牌管材批发厂家-河南洁尔康建材 | 企典软件一站式企业管理平台,可私有、本地化部署!在线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移动办公OA管理系统|HR人事管理系统|人力 | 精密模具制造,注塑加工,吹塑和吹瓶加工,EPS泡沫包装生产 - 济南兴田塑胶有限公司 | 电子海图系统-电梯检验系统-智慧供热系统开发-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 | 重庆磨床过滤机,重庆纸带过滤机,机床伸缩钣金,重庆机床钣金护罩-重庆达鸿兴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东莞动力锂电池保护板_BMS智能软件保护板_锂电池主动均衡保护板-东莞市倡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装修—启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网站制作优化_网站SEO推广解决方案-无锡首宸信息科技公司 | 水篦子|雨篦子|镀锌格栅雨水篦子|不锈钢排水篦子|地下车库水箅子—安平县云航丝网制品厂 | 云南成人高考_云南成考网| 南京交通事故律师-专打交通事故的南京律师| 缓蚀除垢剂_循环水阻垢剂_反渗透锅炉阻垢剂_有机硫化物-郑州威大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 | 振动时效_振动时效仪_超声波冲击设备-济南驰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宣传片拍摄_产品宣传片拍摄_宣传片制作公司-现像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