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科技園區雛形初現
園區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郭曉霞 文/圖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鄭州市惠濟區天河路西側的建設工地塔吊林立、機械轟鳴,一派繁忙景象。
作為惠濟區積極融入黃河國家戰略、落實鄭州市“沿黃科創帶”重大部署的標桿項目,天河科創園不僅是該區首個小微企業科技園區,更是打造鄭州北部創新發展新高地的關鍵載體。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探訪天河科創園,看惠濟區首個小微企業科技園區,如何打造鄭州北部創新發展新高地。
惠濟區首個小微企業科技園區雛形初現
從惠濟區政務中心出發,開車大約5分鐘,就到了天河科創園。這里沒有高聳的建筑群,有的是布局簡潔高效的十幾座4層高的獨棟廠房。
天河科創園規劃占地面積110.61畝,總投資13億元,項目依托黃河國家戰略,積極融入沿黃科創帶建設,建成后將有效提升鄭州北部片區高端科創產業的力量。
園區從2023年12月開工建設以來,已被列入河南省重點簽約項目、鄭州市第一批重點建設小微企業園項目。項目規劃建設有企業獨棟49棟廠房、產業大廈6棟、科創商務大廈2棟,以現代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為主導方向,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多業態融合的現代化產業園區。
“我們的目標是將天河科創園打造成為鄭州科創產業園的新標桿!碧旌涌毓筛笨偨浝砝罘褰鼙硎,園區不是簡單的物理空間的集合,而是小微企業的培育基地和創新沃土,將有力助推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未開先火 建設招商雙線提速
在建設工地,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看到,在夏日的高溫烈陽下,穿橙色反光背心的工人們在鋼架叢林間穿梭,安全帽下的毛巾早已被汗水浸透;混凝土攪拌車轟鳴著吐出滾燙的水泥砂漿,熱氣裹挾著水泥腥味撲面而來;高大的工程吊機伸直臂膀隨時待命,隨時準備運轉工作……
“南部15棟企業獨棟廠房,主體部分已經在今年3月份完工!目前,工地上正在進行內外墻粉刷和外立面幕墻施工,計劃趕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相關工作,使之具備交付條件。”李峰杰表示,目前工地全面啟動了剩余樓棟的建設,新增6棟企業獨棟廠房主體封頂,另有2棟8層的產業大廈即將完成地面一層的混凝土澆筑,整體項目預計在2026年9月實現全面交付。
自項目啟動以來,園區招商工作也同步推進。目前,園區招商運營部已對接洽談了超過610家各類企業,包含3家“專精特新”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還有5家科技型及創新型企業,簽約面積近30000㎡。“我們園區主要定位就是引進和服務高新技術類以及科技創新型企業。”天河控股惠新公司招商運營部部長王龍超說:“預計到2026年正式開園后,園區將引入超過200家優質企業,高新技術和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占比將不低于40%!
經濟新增量 未來每年將貢獻1億元以上稅收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
據李峰杰介紹,天河科創園不僅承擔著招引外部科技創新小微企業落戶的重任,更肩負著孵化本土企業、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提升經濟總量的使命。
項目全面交付并滿負荷運營后,整個園區預計能實現年經營收入約15億元,每年貢獻稅收1億元以上。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聚集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創型企業,園區將成為高端人才匯聚的“強磁場”和區域創新策源地,預計創造超7000個高質量就業崗位,顯著提升區域人才吸引力和活力。
惠濟區項目辦工作人員表示,天河科創園項目投資體量大,示范引領帶動性強,建成后,將在區域范圍內形成產業特色明顯、集群效益突出、資源利用高效的小微企業園區,可吸引各類高端人才,孵化更多的優質市場主體落地,形成新的產業發展增長極,激發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必將推進鄭州北部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加快打造鄭州北部新的創新高地。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科技園區雛形初現
園區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郭曉霞 文/圖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鄭州市惠濟區天河路西側的建設工地塔吊林立、機械轟鳴,一派繁忙景象。
作為惠濟區積極融入黃河國家戰略、落實鄭州市“沿黃科創帶”重大部署的標桿項目,天河科創園不僅是該區首個小微企業科技園區,更是打造鄭州北部創新發展新高地的關鍵載體。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探訪天河科創園,看惠濟區首個小微企業科技園區,如何打造鄭州北部創新發展新高地。
惠濟區首個小微企業科技園區雛形初現
從惠濟區政務中心出發,開車大約5分鐘,就到了天河科創園。這里沒有高聳的建筑群,有的是布局簡潔高效的十幾座4層高的獨棟廠房。
天河科創園規劃占地面積110.61畝,總投資13億元,項目依托黃河國家戰略,積極融入沿黃科創帶建設,建成后將有效提升鄭州北部片區高端科創產業的力量。
園區從2023年12月開工建設以來,已被列入河南省重點簽約項目、鄭州市第一批重點建設小微企業園項目。項目規劃建設有企業獨棟49棟廠房、產業大廈6棟、科創商務大廈2棟,以現代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為主導方向,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多業態融合的現代化產業園區。
“我們的目標是將天河科創園打造成為鄭州科創產業園的新標桿!碧旌涌毓筛笨偨浝砝罘褰鼙硎,園區不是簡單的物理空間的集合,而是小微企業的培育基地和創新沃土,將有力助推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未開先火 建設招商雙線提速
在建設工地,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看到,在夏日的高溫烈陽下,穿橙色反光背心的工人們在鋼架叢林間穿梭,安全帽下的毛巾早已被汗水浸透;混凝土攪拌車轟鳴著吐出滾燙的水泥砂漿,熱氣裹挾著水泥腥味撲面而來;高大的工程吊機伸直臂膀隨時待命,隨時準備運轉工作……
“南部15棟企業獨棟廠房,主體部分已經在今年3月份完工!目前,工地上正在進行內外墻粉刷和外立面幕墻施工,計劃趕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相關工作,使之具備交付條件!崩罘褰鼙硎荆壳肮さ厝鎲恿耸S鄻菞澋慕ㄔO,新增6棟企業獨棟廠房主體封頂,另有2棟8層的產業大廈即將完成地面一層的混凝土澆筑,整體項目預計在2026年9月實現全面交付。
自項目啟動以來,園區招商工作也同步推進。目前,園區招商運營部已對接洽談了超過610家各類企業,包含3家“專精特新”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還有5家科技型及創新型企業,簽約面積近30000㎡。“我們園區主要定位就是引進和服務高新技術類以及科技創新型企業!碧旌涌毓苫菪鹿菊猩踢\營部部長王龍超說:“預計到2026年正式開園后,園區將引入超過200家優質企業,高新技術和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占比將不低于40%!
經濟新增量 未來每年將貢獻1億元以上稅收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
據李峰杰介紹,天河科創園不僅承擔著招引外部科技創新小微企業落戶的重任,更肩負著孵化本土企業、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提升經濟總量的使命。
項目全面交付并滿負荷運營后,整個園區預計能實現年經營收入約15億元,每年貢獻稅收1億元以上。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聚集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創型企業,園區將成為高端人才匯聚的“強磁場”和區域創新策源地,預計創造超7000個高質量就業崗位,顯著提升區域人才吸引力和活力。
惠濟區項目辦工作人員表示,天河科創園項目投資體量大,示范引領帶動性強,建成后,將在區域范圍內形成產業特色明顯、集群效益突出、資源利用高效的小微企業園區,可吸引各類高端人才,孵化更多的優質市場主體落地,形成新的產業發展增長極,激發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必將推進鄭州北部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加快打造鄭州北部新的創新高地。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