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山陽尋跡 > 山陽尋跡 > 正文

經典山陽

走近隤城寨遺址
□賀蘭山
更新時間:2023-7-14 9:23:32    來源:焦作晚報



  左上圖 隤城寨遺址。

(作者供圖)

  虛無縹緲不是歷史,歷史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人類五千年文明史之前,雖然沒有記載,但遺跡、遺存很多。這些遺跡、遺存,是華夏先民活動的痕跡,是留給后人的行為密碼。

  那時期,受人口少且生產力低下影響,人類聚集地少,因此,這些密碼彌足珍貴。在我市馬村區演馬街道隤城寨村,就存在這樣一個遺址。隤城寨遺址位于隤城寨村南,距焦作市區約15公里。初夏時節,筆者懷著一顆朝圣的心來到了這里。

隤城寨村名的演變

  關于隤城寨的村名,還有一段歷史淵源。隤城寨古時候因瀕臨吳澤陂而稱吳澤鎮。這里依山傍水,風光宜人,是一個天然的大花園。

  相傳楚漢相爭天下,劉邦東征西討,浴血奮戰。一日,他率軍行至九里山前,正與楚軍交戰時,他所騎的白馬突然暴病臥地,鞭抽不起。劉邦的軍師張良見狀即刻仰觀天象,說白馬臨陣暴病,乃不祥之兆,再戰必定失利。劉邦信奉天意不敢再戰,便安營扎寨于吳澤鎮。

  劉邦在吳澤鎮駐扎下之后,村里各種手工業應運而生,各路商賈也云集于此,小鎮達到了空前的繁榮。為了防止楚軍偷襲,劉邦又修筑城墻自衛,一座規模宏大的城寨在此建成。三年后,劉邦率兵出征,與西楚霸王項羽又開始爭奪天下。漢定天下后,為紀念漢高祖劉邦,吳澤鎮將鎮名改為隤城寨,意為劉邦若無白馬臨陣有病,哪會有城鎮的興盛?

  翻看幾個版本的《康熙字典》,均可查到這個“隤”字:“隤”音tui,二聲。又地名,《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隤。注:在修武縣北。《后漢·郡國志》:河內郡修武有隤城。春秋周邑名,故城在今修武城北九里山麓。

  那么,村名中的第一個字為什么變成現在的“聵”字了呢?

  自從實行電子身份證之后,電腦按當地村民發音“kui”打不出這個“隤”字,便不得已把這個擁有幾千年歷史文化的“隤城”誤寫為現在無處不在的“聵城”。一字之差,歷史頓失。

遺址的發現和發掘

  隤城寨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0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其北部為隤城寨村民房舍所壓,文化層厚度約3米,斷崖之上灰坑、房基清晰可見。省文物專家說,根據歷次調查結果可知,這里包含有大量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文化遺存。因此,1963年這里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6月,為了配合焦作礦務局(集煤集團前身)古漢山礦專用公路線的建設,市文物工作隊沿公路線進行了文物鉆探,在公路占地范圍內發現仍有文化層分布。同年9月至11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所長趙新平帶人在市文物工作隊配合下,在隤城寨遺址臺地西南約400米處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因公路走向、寬度所限,考古人員依其走向開5米×5米探方9個,發掘面積達225平方米,發掘一批仰韶文化時期的遺跡和遺物。最后形成了《河南焦作隤城寨遺址的發掘》報告,發表在《華夏考古》1998年04期雜志上。

  那次發掘位置距離遺址臺地較遠,屬遺址邊緣。

  仰韶文化因最早發現于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彩陶是這一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器物。而在隤城寨遺址,陶鼎、罐、缽、盆、尖底瓶、彩陶等器物殘片以及獸骨、鹿角、石塊被大量發現,這些在《河南焦作隤城寨遺址的發掘》報告中有詳細的記載。在隤城寨遺址發掘的文化遺跡主要有灶、柱洞、灰坑三種,文化遺物主要有陶器、石器兩種,陶器以泥質紅陶為最多。

  而最初的發現時間,還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后期。隤城寨村民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荒種地。在開荒種地時發現大量古代石器、陶片。那時候的村民還沒有文物意識,也不知道這些石器、陶片的歷史價值。

  當時村里有一位喜歡讀書的年輕人,名字叫李學文,了解一些文物知識。村民就委托他給郭沫若先生寫信,匯報了村民的發現,并請教村名的來歷。郭沫若先生在回信中稱,“隤城”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唐宋時期最為繁榮。

  另據史料記載,唐宋年間,村西山坡上有一座雄偉壯觀的樊噲廟,村南有一座香火極盛的梳風寺。鼎盛時期,梳風寺有七八百名和尚,數省的佛教信徒僧人來此誦經念佛。由此可見,隤城寨不僅是華夏先祖早期生活的場所,而且在歷史上久負盛名,

  在梳風寺遺址,筆者看到了飽經風霜的石碑,石碑上刻著“隤城寨遺址”的字樣,系焦作市人民政府所立。上書:“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落款是“河南省人民政府1963年6月20日公布”。在“隤城寨遺址”石碑的背面,是遺址的簡介,記錄著遺址的方位和發現的文物名稱。來到這里,沒有見到簡介上提到的陸真山,也不見了曾經的烏江河,遺址默默無語,石碑肅然靜立。

來自許昌的消息

  關于隤城寨遺址的文物,還有一段故事。

  隤城寨村黨支部原書記王躍溫繪聲繪色地給筆者講述了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一件事。

  當時的馬村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清云突然有一天來到村里找到王躍溫說:“你要出名了,隤城寨要出名了。”王躍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地問:“出什么名?”張清云說:“省里組織參觀文物展覽,在許昌的展覽現場有一個隤城寨文物展區,整個展臺上全是隤城寨的文物。人家寫有文物的出處,清清楚楚地寫著河南省焦作市隤城寨出土。身為文物原始發掘地的人,你們出面去要回來,在隤城寨村設立文物展覽館,對出土文物進行實地展覽。這些文物一旦展出,隤城寨不就出名了?”

  王躍溫一聽十分上心。幾天后,他便帶了好幾個人開車去許昌。可是,到了文物展覽點,并沒有看到文物。人家說展覽已經結束,文物已經入庫。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今年70多歲的王躍溫出生于1951年,從1971年到2020年,他當過隤城寨村幾十年的領頭雁。可以看出,他對隤城寨的感情和對村里文物流失到外地的遺憾。他恨自己缺乏文物保護意識,沒有認識到這些磚頭瓦塊、石頭疙瘩的價值,沒有做到守土盡責。

  文物不會說話,也許石鏟、石鐮毫不起眼,也許銅鏡、陶罐銹跡斑斑,可是它們代表的是一個久遠的年代,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歷史,蘊含著源遠流長的文明。可是,在村民眼中,它們是不值錢的,能夠換來仨瓜倆棗已經是物有所值了,賤賣的結果直接導致這些珍貴的文物流落他鄉。

兩壇銅錢的風波

  在隤城寨村,我們來到村東一塊名叫“花園地”的長方形麥地旁,王躍溫說,正是在這里,出土了兩壇宋代以前的銅錢,有1000余公斤。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村里大搞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在這里開挖一個大坑,準備將附近煤礦排出來的水儲存起來,灌溉農田。當時,隤城寨村的兩個生產隊從兩頭同時開挖。挖出銅錢的是第一生產隊,村民也不知道是文物,認為這些東西也許可以賣些錢,就論斤賣給了廢品收購站,500多公斤銅錢賣了930元錢,這在當時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消息傳到第二生產隊,二隊的人不愿意了。正在這時,一隊在不遠的地方又挖出一壇銅錢。

  為了這一壇銅錢,兩個隊長吵了起來。事情鬧大了,文化館的人來了。

  文化館的人說:“你們為什么不上報?”

  他們趕忙追查第一壇銅錢的下落,結果廢品收購站也已經轉手賣掉。文化館要將第二壇銅錢拉走,隤城寨的村民不答應。因為之前挖出來的東西都交給了文化館,可是一分錢也沒有得到,因此這次村民知道要錢了。

  最后經過協商,隤城寨將第二壇銅錢上繳市文化館,市文化館以獎勵的方式,在表彰大會上獎勵隤城寨村1380元。

  同樣的兩壇銅錢,不同的命運歸屬。

  上世紀70年代,500多公斤的銅錢換來了1380元的巨款,群眾心里樂開了花。而一枚枚閃耀著千年光輝的宋代銅錢得以陳列在世人面前。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村里相繼發現文物和漢墓,其中1982年12月出土的宋代綠釉刻花枕,經過修復現藏于焦作市博物館,1983年和1994年在隤城寨村發現漢墓30多座,同時出土五銖錢、陶壺、陶罐、陶盆等。王躍溫說,最多的一次,向文物部門送交古代石器15噸之多。

  站在隤城寨遺址前,筆者思緒翻飛。面對遺址,作為后人的我們不知該做些什么,不知該自豪還是該慚愧。家鄉焦作,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著華夏先民,這里曾經是他們的家園,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幾千年前的他們,經歷刀耕火種,走過電閃雷鳴,飽經風雨滄桑,歷盡人間磨難,世世耕耘,代代傳承,才有了今天的模樣。沒有他們的艱難摸索,沒有一代又一代人鋪墊,怎么會有今天的輝煌?無論如何,面對遺址,我肅然起敬,面對遺址,我再一次頂禮膜拜。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走近隤城寨遺址
    □賀蘭山
    2023-7-14 9:23:32    來源:焦作晚報



      左上圖 隤城寨遺址。

    (作者供圖)

      虛無縹緲不是歷史,歷史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人類五千年文明史之前,雖然沒有記載,但遺跡、遺存很多。這些遺跡、遺存,是華夏先民活動的痕跡,是留給后人的行為密碼。

      那時期,受人口少且生產力低下影響,人類聚集地少,因此,這些密碼彌足珍貴。在我市馬村區演馬街道隤城寨村,就存在這樣一個遺址。隤城寨遺址位于隤城寨村南,距焦作市區約15公里。初夏時節,筆者懷著一顆朝圣的心來到了這里。

    隤城寨村名的演變

      關于隤城寨的村名,還有一段歷史淵源。隤城寨古時候因瀕臨吳澤陂而稱吳澤鎮。這里依山傍水,風光宜人,是一個天然的大花園。

      相傳楚漢相爭天下,劉邦東征西討,浴血奮戰。一日,他率軍行至九里山前,正與楚軍交戰時,他所騎的白馬突然暴病臥地,鞭抽不起。劉邦的軍師張良見狀即刻仰觀天象,說白馬臨陣暴病,乃不祥之兆,再戰必定失利。劉邦信奉天意不敢再戰,便安營扎寨于吳澤鎮。

      劉邦在吳澤鎮駐扎下之后,村里各種手工業應運而生,各路商賈也云集于此,小鎮達到了空前的繁榮。為了防止楚軍偷襲,劉邦又修筑城墻自衛,一座規模宏大的城寨在此建成。三年后,劉邦率兵出征,與西楚霸王項羽又開始爭奪天下。漢定天下后,為紀念漢高祖劉邦,吳澤鎮將鎮名改為隤城寨,意為劉邦若無白馬臨陣有病,哪會有城鎮的興盛?

      翻看幾個版本的《康熙字典》,均可查到這個“隤”字:“隤”音tui,二聲。又地名,《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隤。注:在修武縣北。《后漢·郡國志》:河內郡修武有隤城。春秋周邑名,故城在今修武城北九里山麓。

      那么,村名中的第一個字為什么變成現在的“聵”字了呢?

      自從實行電子身份證之后,電腦按當地村民發音“kui”打不出這個“隤”字,便不得已把這個擁有幾千年歷史文化的“隤城”誤寫為現在無處不在的“聵城”。一字之差,歷史頓失。

    遺址的發現和發掘

      隤城寨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0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其北部為隤城寨村民房舍所壓,文化層厚度約3米,斷崖之上灰坑、房基清晰可見。省文物專家說,根據歷次調查結果可知,這里包含有大量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文化遺存。因此,1963年這里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6月,為了配合焦作礦務局(集煤集團前身)古漢山礦專用公路線的建設,市文物工作隊沿公路線進行了文物鉆探,在公路占地范圍內發現仍有文化層分布。同年9月至11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所長趙新平帶人在市文物工作隊配合下,在隤城寨遺址臺地西南約400米處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因公路走向、寬度所限,考古人員依其走向開5米×5米探方9個,發掘面積達225平方米,發掘一批仰韶文化時期的遺跡和遺物。最后形成了《河南焦作隤城寨遺址的發掘》報告,發表在《華夏考古》1998年04期雜志上。

      那次發掘位置距離遺址臺地較遠,屬遺址邊緣。

      仰韶文化因最早發現于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彩陶是這一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器物。而在隤城寨遺址,陶鼎、罐、缽、盆、尖底瓶、彩陶等器物殘片以及獸骨、鹿角、石塊被大量發現,這些在《河南焦作隤城寨遺址的發掘》報告中有詳細的記載。在隤城寨遺址發掘的文化遺跡主要有灶、柱洞、灰坑三種,文化遺物主要有陶器、石器兩種,陶器以泥質紅陶為最多。

      而最初的發現時間,還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后期。隤城寨村民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荒種地。在開荒種地時發現大量古代石器、陶片。那時候的村民還沒有文物意識,也不知道這些石器、陶片的歷史價值。

      當時村里有一位喜歡讀書的年輕人,名字叫李學文,了解一些文物知識。村民就委托他給郭沫若先生寫信,匯報了村民的發現,并請教村名的來歷。郭沫若先生在回信中稱,“隤城”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唐宋時期最為繁榮。

      另據史料記載,唐宋年間,村西山坡上有一座雄偉壯觀的樊噲廟,村南有一座香火極盛的梳風寺。鼎盛時期,梳風寺有七八百名和尚,數省的佛教信徒僧人來此誦經念佛。由此可見,隤城寨不僅是華夏先祖早期生活的場所,而且在歷史上久負盛名,

      在梳風寺遺址,筆者看到了飽經風霜的石碑,石碑上刻著“隤城寨遺址”的字樣,系焦作市人民政府所立。上書:“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落款是“河南省人民政府1963年6月20日公布”。在“隤城寨遺址”石碑的背面,是遺址的簡介,記錄著遺址的方位和發現的文物名稱。來到這里,沒有見到簡介上提到的陸真山,也不見了曾經的烏江河,遺址默默無語,石碑肅然靜立。

    來自許昌的消息

      關于隤城寨遺址的文物,還有一段故事。

      隤城寨村黨支部原書記王躍溫繪聲繪色地給筆者講述了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一件事。

      當時的馬村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清云突然有一天來到村里找到王躍溫說:“你要出名了,隤城寨要出名了。”王躍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地問:“出什么名?”張清云說:“省里組織參觀文物展覽,在許昌的展覽現場有一個隤城寨文物展區,整個展臺上全是隤城寨的文物。人家寫有文物的出處,清清楚楚地寫著河南省焦作市隤城寨出土。身為文物原始發掘地的人,你們出面去要回來,在隤城寨村設立文物展覽館,對出土文物進行實地展覽。這些文物一旦展出,隤城寨不就出名了?”

      王躍溫一聽十分上心。幾天后,他便帶了好幾個人開車去許昌。可是,到了文物展覽點,并沒有看到文物。人家說展覽已經結束,文物已經入庫。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今年70多歲的王躍溫出生于1951年,從1971年到2020年,他當過隤城寨村幾十年的領頭雁。可以看出,他對隤城寨的感情和對村里文物流失到外地的遺憾。他恨自己缺乏文物保護意識,沒有認識到這些磚頭瓦塊、石頭疙瘩的價值,沒有做到守土盡責。

      文物不會說話,也許石鏟、石鐮毫不起眼,也許銅鏡、陶罐銹跡斑斑,可是它們代表的是一個久遠的年代,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歷史,蘊含著源遠流長的文明。可是,在村民眼中,它們是不值錢的,能夠換來仨瓜倆棗已經是物有所值了,賤賣的結果直接導致這些珍貴的文物流落他鄉。

    兩壇銅錢的風波

      在隤城寨村,我們來到村東一塊名叫“花園地”的長方形麥地旁,王躍溫說,正是在這里,出土了兩壇宋代以前的銅錢,有1000余公斤。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村里大搞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在這里開挖一個大坑,準備將附近煤礦排出來的水儲存起來,灌溉農田。當時,隤城寨村的兩個生產隊從兩頭同時開挖。挖出銅錢的是第一生產隊,村民也不知道是文物,認為這些東西也許可以賣些錢,就論斤賣給了廢品收購站,500多公斤銅錢賣了930元錢,這在當時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消息傳到第二生產隊,二隊的人不愿意了。正在這時,一隊在不遠的地方又挖出一壇銅錢。

      為了這一壇銅錢,兩個隊長吵了起來。事情鬧大了,文化館的人來了。

      文化館的人說:“你們為什么不上報?”

      他們趕忙追查第一壇銅錢的下落,結果廢品收購站也已經轉手賣掉。文化館要將第二壇銅錢拉走,隤城寨的村民不答應。因為之前挖出來的東西都交給了文化館,可是一分錢也沒有得到,因此這次村民知道要錢了。

      最后經過協商,隤城寨將第二壇銅錢上繳市文化館,市文化館以獎勵的方式,在表彰大會上獎勵隤城寨村1380元。

      同樣的兩壇銅錢,不同的命運歸屬。

      上世紀70年代,500多公斤的銅錢換來了1380元的巨款,群眾心里樂開了花。而一枚枚閃耀著千年光輝的宋代銅錢得以陳列在世人面前。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村里相繼發現文物和漢墓,其中1982年12月出土的宋代綠釉刻花枕,經過修復現藏于焦作市博物館,1983年和1994年在隤城寨村發現漢墓30多座,同時出土五銖錢、陶壺、陶罐、陶盆等。王躍溫說,最多的一次,向文物部門送交古代石器15噸之多。

      站在隤城寨遺址前,筆者思緒翻飛。面對遺址,作為后人的我們不知該做些什么,不知該自豪還是該慚愧。家鄉焦作,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著華夏先民,這里曾經是他們的家園,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幾千年前的他們,經歷刀耕火種,走過電閃雷鳴,飽經風雨滄桑,歷盡人間磨難,世世耕耘,代代傳承,才有了今天的模樣。沒有他們的艱難摸索,沒有一代又一代人鋪墊,怎么會有今天的輝煌?無論如何,面對遺址,我肅然起敬,面對遺址,我再一次頂禮膜拜。

     

     

    文章編輯:劉佳 
     
    相關信息:
    盧多遜
    沁水之陽第一村
    多彩活動激活文旅消費“暑期檔”
    帶著孩子練太極
    御壩黃河文化研學營地點亮夜游新名片
    千年古城話孝道
    焦作之行處處是美景
    熱情焦作 好客懷川
    河南省非遺和智慧化中心發布非遺熱搜榜太極拳最出圈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UV-1800紫外光度计-紫外可见光度计厂家-翱艺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同步带轮_同步带_同步轮_iHF合发齿轮厂家-深圳市合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 | 美国HASKEL增压泵-伊莱科elettrotec流量开关-上海方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范秘书_懂你的范文小秘书| 深圳宣传片制作_产品视频制作_深圳3D动画制作公司_深圳短视频拍摄-深圳市西典映画传媒有限公司 | 模切之家-专注服务模切行业的B2B平台! | 产业规划_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投资选址及规划招商托管一体化服务商-中机院产业园区规划网 | 模型公司_模型制作_沙盘模型报价-中国模型网 | 化工ERP软件_化工新材料ERP系统_化工新材料MES软件_MES系统-广东顺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三效蒸发器_多效蒸发器价格_四效三效蒸发器厂家-青岛康景辉 | 安徽净化工程设计_无尘净化车间工程_合肥净化实验室_安徽创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聚合氯化铝_喷雾聚氯化铝_聚合氯化铝铁厂家_郑州亿升化工有限公司 | 螺旋绞龙叶片,螺旋输送机厂家,山东螺旋输送机-淄博长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成都顶呱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贷款_个人贷款_银行贷款在线申请 - 成都贷款公司 | 杭州顺源过滤机械有限公司官网-压滤机_板框压滤机_厢式隔膜压滤机厂家 | 中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高频淬火设备|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不锈钢管光亮退火机|真空管烤消设备 - 郑州蓝硕工业炉设备有限公司 | 耐力板-PC阳光板-PC板-PC耐力板 - 嘉兴赢创实业有限公司 | 储气罐,真空罐,缓冲罐,隔膜气压罐厂家批发价格,空压机储气罐规格型号-上海申容压力容器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救护车出租_重症转院_跨省跨境医疗转送_活动赛事医疗保障_康复出院_放弃治疗_腾康26年医疗护送转诊团队 | 上海办公室装修公司_办公室设计_直营办公装修-羚志悦装 | 西装定制/做厂家/公司_西装订做/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西装 | 深圳公司注册-工商注册公司-千百顺代理记账公司 | 渗透仪-直剪仪-三轴仪|苏州昱创百科 | 招商帮-一站式网络营销服务|互联网整合营销|网络推广代运营|信息流推广|招商帮企业招商好帮手|搜索营销推广|短视视频营销推广 | 长春网站建设,五合一网站设计制作,免费优化推广-长春网站建设 | 南京和瑞包装有限公司| 红立方品牌应急包/急救包加盟,小成本好项目代理_应急/消防/户外用品加盟_应急好项目加盟_新奇特项目招商 - 中红方宁(北京) 供应链有限公司 | 济南律师,济南法律咨询,山东法律顾问-山东沃德律师事务所 | 智能电表|预付费ic卡水电表|nb智能无线远传载波电表-福建百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单电机制砂机,BHS制砂机,制沙机设备,制砂机价格-正升制砂机厂家 单级/双级旋片式真空泵厂家,2xz旋片真空泵-浙江台州求精真空泵有限公司 | 实验室pH计|电导率仪|溶解氧测定仪|离子浓度计|多参数水质分析仪|pH电极-上海般特仪器有限公司 | 青岛球场围网,青岛车间隔离网,青岛机器人围栏,青岛水源地围网,青岛围网,青岛隔离栅-青岛晟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磁力反应釜,高压釜,实验室反应釜,高温高压反应釜-威海自控反应釜有限公司 | 食药成分检测_调料配方还原_洗涤剂化学成分分析_饲料_百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福州甲醛检测-福建室内空气检测_环境检测_水质检测-福建中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展台搭建-南京展会设计-南京展览设计公司-南京展厅展示设计-南京汇雅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 水厂自动化-水厂控制系统-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闸门自动化控制-济南华通中控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 - 张店继勇软件开发工作室|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 | 工业淬火油烟净化器,北京油烟净化器厂家,热处理油烟净化器-北京众鑫百科 | 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