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國考20年報考人數漲344倍 競爭比例漲近8倍
更新時間:2013-11-7 8:28:53    來源:新京報

 

       2014年國考本月進入倒計時,報名確認今日結束,筆試將于23日進行。新京報記者統計,這場被稱作“中國第一考”的考試,報名人數已由1994年的4400人,增至此次的152萬人,20年間漲了344倍。競爭比例也由1994年的9∶1,提高至2014年的77∶1。

  隨著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確立及完善,國考從無到有,從早期的幾百個崗位小范圍試點,到近年每年招錄1萬個職位左右;報名人數也從最初的數千,穩定為連續6年突破百萬。

  國考熱始于2003年

  “經過20年的實踐與發展,中國已初步建立了符合國情、適應發展階段、體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求的中國特色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局長尹蔚民說。

  1994年,原人事部正式建立了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并組織了首屆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錄用招考。數據顯示,當年的國考提供了30余個國家機關的490個名額,最終4400人正式報考,相當于9個人爭考一個職位。

  全民國考的熱度自2003年開始顯現。2002年報名人數為6萬余人,2003年猛增到12萬余人。那一年,正是高校擴招后首批畢業生的就業之年。2006年共有54萬人報考,當年原人事部公務員管理司一名負責人概括稱“中央和國家機關招考呈現出跳躍式發展的格局”,報考者多數是應屆畢業生。

  自2007年至2010年,報名人數一路飆升,從74萬一路上升到2010年審核通過人數144.3萬。隨后,經歷了2011年141.5萬和2012年130萬的小幅下降之后,2013年又首次突破了150萬。

  本月,2014年國考已進入倒計時。至報名截止時,超152萬報名人員通過資格審核。這意味著,這場“中國第一考”的報考人數比20年前漲了344倍。

  2014年招錄19538人

  近年來,隨著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確立及完善,每年的招錄職位、人數也總體呈現擴大之勢。2003年,招錄人數為5475人;2006年破萬,達到10282人;2013年最多,為20879人。

  競爭比例也是水漲船高。今年,全國699萬普通高校畢業生的規模創歷史新高,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與之相應地,2014年國考競爭比例也達到了77∶1。數據顯示,國考競爭比例自2001年一路攀升至2011年,從報名人數和實招人數來看,2001年不足10∶1,2011年則達到了92.5∶1。

  2012年,招錄職位和人數略有擴大,報名審核通過人數減少了11.5萬人,競爭比例也隨之下降到72∶1。2013年,招錄職位增加了2000余個,也使得報名審核通過人數“水漲船高”,首次突破了150萬人,競爭比例仍為72∶1。

  2014年招錄11729個職位、人數達19538人,比2013年的12927個職位、20879人有所下降。不過,由于審核通過人數超過了去年的150萬人,因此報名考錄比超過了去年、前年的水平,達到了近3年的新高。這也意味著,國考自2012年略有降溫之后,2014年再度升溫。和20年前相比,國考競爭比例漲了近8倍。

  焦點1

  筆試題目

  命題愈發注重實際操作性

  中公教育機構首席公務員考試研究與輔導專家李永新,是最早涉足公務員考試培訓輔導領域的人士之一。

  據其介紹,原來考察的知識層面多一些,慢慢地,命題開始轉向能力層面。比如早期行政能力測試中,比較側重純數學、純邏輯的考察;而近年命題會出現對觀點的贊同或否定等,相當于對考生的理解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2000年起,第一次在行政能力測試之外增加了申論的考察,“申論主題的選擇基本都結合了大政方針。”李永新表示,考察的形式也愈發注重實操性,與政府機關實務更加貼近。

  “原來基本上是議論文范疇。”他表示,隨著命題的不斷成熟和發展,申論試題已不再是簡單的議論文,而是逐步轉為實用公文,比如寫通知、編者按等;再后來,試題還會考察考生對某個身份的界定和把握,比如限定考生是某部門的某職位工作人員,如何在某個特定情境下草擬一份公文。

  焦點2

  職位熱度

  中央部委海關國稅最火

  近4年來的最熱職位誕生于2013年,“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南川調查隊業務科室科員”,招錄1人,吸引了9411人報考,堪稱“萬里挑一”。此外,2011年,“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技能與科技處主任科員”的競爭比例也達到4961∶1;2012年,“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處主任科員及以下職位”的競爭比例為3992∶1。

  不過,李永新表示,實際上很多看似很火的職位只是“虛熱”,這些職位受到的青睞并非體現考生的自主選擇,而是職位本身的要求比較寬松,限制較少,更多考生符合報考要求。

  他分析,從近年來看,考生對于職位的傾向性沒有太明顯的變化,比較受考生青睞的部門包括中組部、中宣部等中央部委,“每年中央部委的競爭比都遠超過平均數。”此外,像海關、國稅等和審批相關的部門比較火,競爭比較高,“再有就是一些福利待遇較好的單位”。

  焦點3

  報考人群

  社會在職人員不斷加入“大軍”

  新一期培訓班開班時,有公考培訓機構的教師注意到,參加培訓的考生中應屆生的比例在不斷下降,社會在職人員比例上升,一些上檔次的轎車悄然停在教室外邊。

  據李永新介紹,由于國考將報考人員年齡限定為18至35周歲,因此從年齡結構上看,數年沒有明顯變化,22至28歲是歷年參加考試的“生力軍”。不過總體而言,應屆生的比例不斷在下降。

  以參加中公教育公考培訓人員的身份看,2002年、2003年時絕大部分是應屆生,占80%;2007年這一比例下降到70%。近兩年間,應屆生的比重進一步下滑到60%。

  李永新說,今年公考培訓人員中只有58%是應屆畢業生,另外42%是社會在職人員,這一比例也折射了國考參考群體的身份變化。他分析,這一變化的原因,首先是招錄政策的調整,比如近年越發注重對基層經歷的要求。另外,也同更多社會在職人員初次就業不理想、希望再擇業、并將公務員列入備選相關。

  ■ 追訪

  公務員考試為何越來越熱?

  “近年來國考的熱度,主要同就業難、經濟發展形勢有關。”李永新表示,未來幾年國考仍會維持在一定的熱度范圍內。

  尹蔚民曾這樣解釋“公務員熱”的原因:首先是長期以來公務員報考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大家都相信這個制度;其次,統一招考,客觀上形成了報考人員相對集中、規模較大的狀況;再次,近幾年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不少行業競爭激烈,而公務員職業相對穩定。

  尹蔚民指出,對于“千人報考一個職位”的現象,是由于職位比較有吸引力、招錄條件比較寬松、報名時有一定盲目性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實際上,有一部分職位報考人數很少,甚至無人報考的現象也是大量存在的。

  按照國家公務員局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一共有37個招錄職位的報名比例超過1000∶1,最熱的職位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研究一處主任科員及以下職位”,招錄2人,最終有14384人報名,競爭比為7192∶1。同時,有106個職位無人報考或無人通過資格審查。國家公務員局表示,這些職位大多數為艱苦邊遠地區職位或特殊專業職位。

  ■ 對話

  “人才擠官場對社會創新不利”

  新京報:你如何看待公務員熱?

  竹立家(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今年國考的熱度又達到了一個新高度。究其原因,傳統的官本位思想是根本,官員特權也為這種官本位思想帶來了進一步影響。另外,公務員的福利待遇、職業的穩固程度也高于其他行業。

  新京報:不過也能看出公務員熱是漸起的,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并不明顯。

  竹立家:我們這一代人是上世紀8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當時就沒有“公務員熱”的問題。我們這一代畢業生更傾向于選擇科研、教育機構。后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學生的市場意識進一步增強。不過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權力對市場的介入加深,官本位思想又出現了回潮,催生了公務員熱。

  新京報:你認為這是一種健康的現象嗎?

  竹立家: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現象。高端人才都去當官,成為風氣,對于整個社會的文明發展是沒有好處的。

  新京報:諾獎獲得者埃德蒙菲爾普斯說,年輕人擠做公務員,是浪費教育成本。

  竹立家:是的。公務員實際是這樣一種職業,它需要依法行政,強調程序性,對創造性是一種約束,而像企業、科研、經營這些領域都是強調創新性的。人才擠官場,對整個社會的創新、發展活力是不利的。

  ■ 講述·三代人的國考故事

  報紙發公告 部委門口張大榜

  時間:1991年 人物:“50后”公務員 背景:各大部委開始試點考試錄用公務員

  “你為什么選擇農業部?”“我了解農村,我在郊區工作過很多年。”已臨近退休的“50后”農業部公務員劉輝(化名)還清晰地記得發生在22年前、他接受農業部招錄補充工作人員面試時的對話。

  1989年,中組部、人事部下發的《關于國家行政機關補充工作人員實行考試辦法的通知》稱,按照機構改革和干部結構調整的原則要求,縣及縣以上各級行政機關補充工作人員必須先在行政機關內部調整,確實解決不了的,需要通過考試補充,以把好“進口關”。隨后,考試錄用國家行政機關補充工作人員的形式開始在各大部委試點。

  1991年5月,38歲的教師劉輝剛從京郊一所學校辭職,他從報紙上看到了各部委招錄補充工作人員的職位公告。劉輝記得,當時考入部委要闖三道關,首先是接受統一筆試,“就是普通的數學題、知識考察題目。”

  統一筆試結束后,各部委還要給通過者自行出題,進行第二輪針對性更強的筆試,劉輝參加的農業部筆試就考了幾道和農村政策相關的題目。隨后是面試,劉輝當時是“面試關”中年齡最大的一名。三道關闖過后,劉輝按照通知的時間來到農業部的門口,在貼出的一張大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當年考公務員圖的不是待遇,就是為了事業上能有所發展。”劉輝回憶,他成為公務員后,工資待遇只有每月1000元,沒什么其他福利。由于家遠,他住過地下室,住過招待所,后來住進了單位的集體宿舍,6個人擠三居室。曾和他一起住過宿舍的室友中,不少人已成了局級官員。

  全班集體“裸考” 當時流行去外企

  時間:1999年 人物:“70后”創業者 背景: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已建立,但國考尚未成為“熱考”

  1994年6月,原人事部下發了《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這被認為是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正式建立的標志。199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建設部等30余個中央國家行政機關開始招考公務員,以此帶動全國。此后,國考一套程序經過摸索,基本確立。

  “以前非常好考,所有人都是裸考上陣。”據1999年畢業于北大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的李林(化名)介紹,由于專業設置的特點,畢業當年他們全班52名同學都參加了公務員考試。

  李林記得,大家也沒上什么培訓班,全是無準備狀態上陣,靠平日的知識儲備答題。但很多人最終都沒有選擇當公務員。李林說,當時大學生的就業選擇是多元的,像國企、外企、出國、考研等,都排在公務員之前。

  據了解,2001年的考錄比為9.63∶1,2002年至2004年雖然有所提高,但都是十幾人中取一人,并未熱得燙手。李林說,當年的大學生不存在“千軍萬馬擠國考”的現象,參加國考的主要還是一些學生干部。

  “不經歷國考 人生不完整”

  時間:今年 人物:“90后”大學生 背景:國考已成為很多大學生尋找就業機會的首選

  就在半個多月前,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畢業生小程到國家公務員局網站上下載了一張龐大的表格,表頭的一行字是“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招考簡章”,“試試看,碰運氣,就當多一個機會。”小程這樣解釋自己報名參加2014年國考的態度。她說,如今同學之間流傳著一句話,沒考過公務員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記者從部分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獲悉,近年,參加培訓的報考人員數量增加了數十倍。中公教育表示,2006年報名培訓的考生不足1萬人,而近兩年每年達到了三四十萬,其中不少考生都是反復參加考試。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國考20年報考人數漲344倍 競爭比例漲近8倍
2013-11-7 8:28:53    來源:新京報

 

       2014年國考本月進入倒計時,報名確認今日結束,筆試將于23日進行。新京報記者統計,這場被稱作“中國第一考”的考試,報名人數已由1994年的4400人,增至此次的152萬人,20年間漲了344倍。競爭比例也由1994年的9∶1,提高至2014年的77∶1。

  隨著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確立及完善,國考從無到有,從早期的幾百個崗位小范圍試點,到近年每年招錄1萬個職位左右;報名人數也從最初的數千,穩定為連續6年突破百萬。

  國考熱始于2003年

  “經過20年的實踐與發展,中國已初步建立了符合國情、適應發展階段、體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求的中國特色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局長尹蔚民說。

  1994年,原人事部正式建立了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并組織了首屆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錄用招考。數據顯示,當年的國考提供了30余個國家機關的490個名額,最終4400人正式報考,相當于9個人爭考一個職位。

  全民國考的熱度自2003年開始顯現。2002年報名人數為6萬余人,2003年猛增到12萬余人。那一年,正是高校擴招后首批畢業生的就業之年。2006年共有54萬人報考,當年原人事部公務員管理司一名負責人概括稱“中央和國家機關招考呈現出跳躍式發展的格局”,報考者多數是應屆畢業生。

  自2007年至2010年,報名人數一路飆升,從74萬一路上升到2010年審核通過人數144.3萬。隨后,經歷了2011年141.5萬和2012年130萬的小幅下降之后,2013年又首次突破了150萬。

  本月,2014年國考已進入倒計時。至報名截止時,超152萬報名人員通過資格審核。這意味著,這場“中國第一考”的報考人數比20年前漲了344倍。

  2014年招錄19538人

  近年來,隨著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確立及完善,每年的招錄職位、人數也總體呈現擴大之勢。2003年,招錄人數為5475人;2006年破萬,達到10282人;2013年最多,為20879人。

  競爭比例也是水漲船高。今年,全國699萬普通高校畢業生的規模創歷史新高,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與之相應地,2014年國考競爭比例也達到了77∶1。數據顯示,國考競爭比例自2001年一路攀升至2011年,從報名人數和實招人數來看,2001年不足10∶1,2011年則達到了92.5∶1。

  2012年,招錄職位和人數略有擴大,報名審核通過人數減少了11.5萬人,競爭比例也隨之下降到72∶1。2013年,招錄職位增加了2000余個,也使得報名審核通過人數“水漲船高”,首次突破了150萬人,競爭比例仍為72∶1。

  2014年招錄11729個職位、人數達19538人,比2013年的12927個職位、20879人有所下降。不過,由于審核通過人數超過了去年的150萬人,因此報名考錄比超過了去年、前年的水平,達到了近3年的新高。這也意味著,國考自2012年略有降溫之后,2014年再度升溫。和20年前相比,國考競爭比例漲了近8倍。

  焦點1

  筆試題目

  命題愈發注重實際操作性

  中公教育機構首席公務員考試研究與輔導專家李永新,是最早涉足公務員考試培訓輔導領域的人士之一。

  據其介紹,原來考察的知識層面多一些,慢慢地,命題開始轉向能力層面。比如早期行政能力測試中,比較側重純數學、純邏輯的考察;而近年命題會出現對觀點的贊同或否定等,相當于對考生的理解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2000年起,第一次在行政能力測試之外增加了申論的考察,“申論主題的選擇基本都結合了大政方針。”李永新表示,考察的形式也愈發注重實操性,與政府機關實務更加貼近。

  “原來基本上是議論文范疇。”他表示,隨著命題的不斷成熟和發展,申論試題已不再是簡單的議論文,而是逐步轉為實用公文,比如寫通知、編者按等;再后來,試題還會考察考生對某個身份的界定和把握,比如限定考生是某部門的某職位工作人員,如何在某個特定情境下草擬一份公文。

  焦點2

  職位熱度

  中央部委海關國稅最火

  近4年來的最熱職位誕生于2013年,“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南川調查隊業務科室科員”,招錄1人,吸引了9411人報考,堪稱“萬里挑一”。此外,2011年,“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技能與科技處主任科員”的競爭比例也達到4961∶1;2012年,“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處主任科員及以下職位”的競爭比例為3992∶1。

  不過,李永新表示,實際上很多看似很火的職位只是“虛熱”,這些職位受到的青睞并非體現考生的自主選擇,而是職位本身的要求比較寬松,限制較少,更多考生符合報考要求。

  他分析,從近年來看,考生對于職位的傾向性沒有太明顯的變化,比較受考生青睞的部門包括中組部、中宣部等中央部委,“每年中央部委的競爭比都遠超過平均數。”此外,像海關、國稅等和審批相關的部門比較火,競爭比較高,“再有就是一些福利待遇較好的單位”。

  焦點3

  報考人群

  社會在職人員不斷加入“大軍”

  新一期培訓班開班時,有公考培訓機構的教師注意到,參加培訓的考生中應屆生的比例在不斷下降,社會在職人員比例上升,一些上檔次的轎車悄然停在教室外邊。

  據李永新介紹,由于國考將報考人員年齡限定為18至35周歲,因此從年齡結構上看,數年沒有明顯變化,22至28歲是歷年參加考試的“生力軍”。不過總體而言,應屆生的比例不斷在下降。

  以參加中公教育公考培訓人員的身份看,2002年、2003年時絕大部分是應屆生,占80%;2007年這一比例下降到70%。近兩年間,應屆生的比重進一步下滑到60%。

  李永新說,今年公考培訓人員中只有58%是應屆畢業生,另外42%是社會在職人員,這一比例也折射了國考參考群體的身份變化。他分析,這一變化的原因,首先是招錄政策的調整,比如近年越發注重對基層經歷的要求。另外,也同更多社會在職人員初次就業不理想、希望再擇業、并將公務員列入備選相關。

  ■ 追訪

  公務員考試為何越來越熱?

  “近年來國考的熱度,主要同就業難、經濟發展形勢有關。”李永新表示,未來幾年國考仍會維持在一定的熱度范圍內。

  尹蔚民曾這樣解釋“公務員熱”的原因:首先是長期以來公務員報考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大家都相信這個制度;其次,統一招考,客觀上形成了報考人員相對集中、規模較大的狀況;再次,近幾年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不少行業競爭激烈,而公務員職業相對穩定。

  尹蔚民指出,對于“千人報考一個職位”的現象,是由于職位比較有吸引力、招錄條件比較寬松、報名時有一定盲目性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實際上,有一部分職位報考人數很少,甚至無人報考的現象也是大量存在的。

  按照國家公務員局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一共有37個招錄職位的報名比例超過1000∶1,最熱的職位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研究一處主任科員及以下職位”,招錄2人,最終有14384人報名,競爭比為7192∶1。同時,有106個職位無人報考或無人通過資格審查。國家公務員局表示,這些職位大多數為艱苦邊遠地區職位或特殊專業職位。

  ■ 對話

  “人才擠官場對社會創新不利”

  新京報:你如何看待公務員熱?

  竹立家(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今年國考的熱度又達到了一個新高度。究其原因,傳統的官本位思想是根本,官員特權也為這種官本位思想帶來了進一步影響。另外,公務員的福利待遇、職業的穩固程度也高于其他行業。

  新京報:不過也能看出公務員熱是漸起的,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并不明顯。

  竹立家:我們這一代人是上世紀8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當時就沒有“公務員熱”的問題。我們這一代畢業生更傾向于選擇科研、教育機構。后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學生的市場意識進一步增強。不過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權力對市場的介入加深,官本位思想又出現了回潮,催生了公務員熱。

  新京報:你認為這是一種健康的現象嗎?

  竹立家: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現象。高端人才都去當官,成為風氣,對于整個社會的文明發展是沒有好處的。

  新京報:諾獎獲得者埃德蒙菲爾普斯說,年輕人擠做公務員,是浪費教育成本。

  竹立家:是的。公務員實際是這樣一種職業,它需要依法行政,強調程序性,對創造性是一種約束,而像企業、科研、經營這些領域都是強調創新性的。人才擠官場,對整個社會的創新、發展活力是不利的。

  ■ 講述·三代人的國考故事

  報紙發公告 部委門口張大榜

  時間:1991年 人物:“50后”公務員 背景:各大部委開始試點考試錄用公務員

  “你為什么選擇農業部?”“我了解農村,我在郊區工作過很多年。”已臨近退休的“50后”農業部公務員劉輝(化名)還清晰地記得發生在22年前、他接受農業部招錄補充工作人員面試時的對話。

  1989年,中組部、人事部下發的《關于國家行政機關補充工作人員實行考試辦法的通知》稱,按照機構改革和干部結構調整的原則要求,縣及縣以上各級行政機關補充工作人員必須先在行政機關內部調整,確實解決不了的,需要通過考試補充,以把好“進口關”。隨后,考試錄用國家行政機關補充工作人員的形式開始在各大部委試點。

  1991年5月,38歲的教師劉輝剛從京郊一所學校辭職,他從報紙上看到了各部委招錄補充工作人員的職位公告。劉輝記得,當時考入部委要闖三道關,首先是接受統一筆試,“就是普通的數學題、知識考察題目。”

  統一筆試結束后,各部委還要給通過者自行出題,進行第二輪針對性更強的筆試,劉輝參加的農業部筆試就考了幾道和農村政策相關的題目。隨后是面試,劉輝當時是“面試關”中年齡最大的一名。三道關闖過后,劉輝按照通知的時間來到農業部的門口,在貼出的一張大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當年考公務員圖的不是待遇,就是為了事業上能有所發展。”劉輝回憶,他成為公務員后,工資待遇只有每月1000元,沒什么其他福利。由于家遠,他住過地下室,住過招待所,后來住進了單位的集體宿舍,6個人擠三居室。曾和他一起住過宿舍的室友中,不少人已成了局級官員。

  全班集體“裸考” 當時流行去外企

  時間:1999年 人物:“70后”創業者 背景: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已建立,但國考尚未成為“熱考”

  1994年6月,原人事部下發了《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這被認為是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正式建立的標志。199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建設部等30余個中央國家行政機關開始招考公務員,以此帶動全國。此后,國考一套程序經過摸索,基本確立。

  “以前非常好考,所有人都是裸考上陣。”據1999年畢業于北大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的李林(化名)介紹,由于專業設置的特點,畢業當年他們全班52名同學都參加了公務員考試。

  李林記得,大家也沒上什么培訓班,全是無準備狀態上陣,靠平日的知識儲備答題。但很多人最終都沒有選擇當公務員。李林說,當時大學生的就業選擇是多元的,像國企、外企、出國、考研等,都排在公務員之前。

  據了解,2001年的考錄比為9.63∶1,2002年至2004年雖然有所提高,但都是十幾人中取一人,并未熱得燙手。李林說,當年的大學生不存在“千軍萬馬擠國考”的現象,參加國考的主要還是一些學生干部。

  “不經歷國考 人生不完整”

  時間:今年 人物:“90后”大學生 背景:國考已成為很多大學生尋找就業機會的首選

  就在半個多月前,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畢業生小程到國家公務員局網站上下載了一張龐大的表格,表頭的一行字是“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招考簡章”,“試試看,碰運氣,就當多一個機會。”小程這樣解釋自己報名參加2014年國考的態度。她說,如今同學之間流傳著一句話,沒考過公務員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記者從部分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獲悉,近年,參加培訓的報考人員數量增加了數十倍。中公教育表示,2006年報名培訓的考生不足1萬人,而近兩年每年達到了三四十萬,其中不少考生都是反復參加考試。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交通事故律师-专打交通事故的南京律师 | 悬浮拼装地板_幼儿园_篮球场_悬浮拼接地板-山东悬浮拼装地板厂家 | 岩棉板|岩棉复合板|聚氨酯夹芯板|岩棉夹芯板|彩钢夹芯板-江苏恒海钢结构 | 圆窗水平仪|伊莉莎冈特elesa+ganter | 恒温恒湿箱(药品/保健品/食品/半导体/细菌)-兰贝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b2b网站大全,b2b网站排名,找b2b网站就上地球网 | 青岛代理记账_青岛李沧代理记账公司_青岛崂山代理记账一个月多少钱_青岛德辉财税事务所官网 | ET3000双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_ZSR10A直流_SXJS-IV智能_SX-9000全自动油介质损耗测试仪-上海康登 | 影合社-影视人的内容合作平台 | 二手光谱仪维修-德国OBLF光谱仪|进口斯派克光谱仪-热电ARL光谱仪-意大利GNR光谱仪-永晖检测 | 便民信息网_家电维修,家电清洗,开锁换锁,本地家政公司 | atcc网站,sigma试剂价格,肿瘤细胞现货,人结肠癌细胞株购买-南京科佰生物 | 座椅式升降机_无障碍升降平台_残疾人升降平台-南京明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东风体检车厂家_公共卫生体检车_医院体检车_移动体检车-锦沅科贸 | 北京公司注册_代理记账_代办商标注册工商执照-企力宝 | 天津云仓-天津仓储物流-天津云仓一件代发-顺东云仓 | 干洗加盟网-洗衣店品牌排行-干洗设备价格-干洗连锁加盟指南 | 沥青灌缝机_路面灌缝机_道路灌缝机_沥青灌缝机厂家_济宁萨奥机械有限公司 | 压片机_高速_单冲_双层_花篮式_多功能旋转压片机-上海天九压片机厂家 | 企小优-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_网络推广_网络推广公司 | 上海冠顶工业设备有限公司-隧道炉,烘箱,UV固化机,涂装设备,高温炉,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家 | 碳纤维布-植筋胶-灌缝胶-固特嘉加固材料公司 | 磁粉制动器|张力控制器|气胀轴|伺服纠偏控制器整套厂家--台灵机电官网 | 广州小程序开发_APP开发公司_分销商城系统定制_小跑科技 | 重庆LED显示屏_显示屏安装公司_重庆LED显示屏批发-彩光科技公司 重庆钣金加工厂家首页-专业定做监控电视墙_操作台 | 粘弹体防腐胶带,聚丙烯防腐胶带-全民塑胶 | 全自动面膜机_面膜折叠机价格_面膜灌装机定制_高速折棉机厂家-深圳市益豪科技有限公司 | 压力控制器,差压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防爆压力控制器,防爆温度控制器,防爆差压控制器-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板框压滤机-隔膜压滤机-厢式压滤机生产厂家-禹州市君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吉祥新世纪铝塑板_生产铝塑板厂家_铝塑板生产厂家_临沂市兴达铝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洛阳永磁工业大吊扇研发生产-工厂通风降温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实洛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板框压滤机-隔膜压滤机配件生产厂家-陕西华星佳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新密高铝耐火砖,轻质保温砖价格,浇注料厂家直销-郑州荣盛窑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仿清水混凝土_清水混凝土装修_施工_修饰_保护剂_修补_清水混凝土修复-德州忠岭建筑装饰工程 | 不锈钢散热器,冷却翅片管散热器厂家-无锡市烨晟化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储气罐,真空罐,缓冲罐,隔膜气压罐厂家批发价格,空压机储气罐规格型号-上海申容压力容器集团有限公司 | 低温柔性试验仪-土工布淤堵-沥青车辙试验仪-莱博特(天津)试验机有限公司 | 油罐车_加油机_加油卷盘_加油机卷盘_罐车人孔盖_各类球阀_海底阀等车用配件厂家-湖北华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 耐高温硅酸铝板-硅酸铝棉保温施工|亿欧建设工程 | 对照品_中药对照品_标准品_对照药材_「格利普」高纯中药标准品厂家-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 | 高清视频编码器,4K音视频编解码器,直播编码器,流媒体服务器,深圳海威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