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體制改革成就綜述
更新時間:2024/6/27 20:34:15    來源:央視網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體制改革成就綜述

新華社記者謝希瑤、嚴賦憬、周圓

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等多項改革部署,勾畫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并以之為指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激發發展活力,轉變發展方式,開拓發展空間,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 釋放發展活力

眼下,迎峰度夏臨近,電力市場備受關注。

6月17日,山東電力現貨市場由試運行轉正式運行,成為我國第三個“轉正”的電力現貨市場。與此同時,新版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將于7月1日正式實施。

依靠靈敏的價格信號,引導“源網荷儲”協同發力保障電力供應,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市場化交易電量比重大幅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5.67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已經達到61.4%。

價格是市場變化的“信號燈”,也是市場調節的“指揮棒”。截至目前,我國已有97%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由市場說了算,反映出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為顯著。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出這一重要論斷。

將市場的作用從“基礎性”上升到“決定性”,一詞之差,反映我們黨對市場作用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一道世界級難題,也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

理論創新引領實踐躍升。

十多年來,黨中央牢牢抓住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個核心問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資源配置中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為顯著,政府的作用更為有效。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首次將數據納入生產要素,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

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穩步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

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

一系列史無前例、破立并舉的改革舉措落地開花,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制度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被激活。

截至2023年底,登記在冊經營主體達1.84億戶,其中民營企業超5300萬戶,分別比2012年增長了2.3倍和3.9倍。2012至2023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從1.03萬億元增長到3.3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2.64%,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效明顯。

2019年秋天,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新概括。這一“三位一體”框架,標志著我國經濟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不斷創新完善宏觀調控,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投資等政策協調配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優化組合專項債、國債、稅費優惠、財政補助等政策工具;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

十多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不斷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既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又及時防止市場的無序、失靈,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持續優化經濟結構 積蓄發展動能

走進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氫能重卡往來奔忙、百畝光伏板整齊排列、廠區密布的數據采集點實時將數據傳送到智慧中心。不久前,這里獲評“綠色發展標桿企業”。

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生產效率,加速綠色化智能化轉型……鋼鐵行業大刀闊斧去產能、調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正是我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動能的縮影。

問題是改革的呼聲。

時間回到2012年,告別兩位數的高增長,中國經濟增速新世紀以來首次回落到8%以下。同期,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不斷顯現。

從判斷我國經濟發展處在“三期疊加”階段到提出新常態,從貫徹新發展理念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到明確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黨對經濟形勢適時進行科學判斷,不斷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此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一條主線,貫穿于全面深化改革各個方面和階段。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落實新發展理念是相通的,核心是體制機制創新”;

黨的十九大明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黨的二十大強調“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

黨中央審時度勢,著眼于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矛盾、體制機制障礙,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堅定走上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產業結構持續升級——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加快,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服務業規模持續壯大。2012年到2023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從9.4%、28%提高到15.7%、33.6%;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從45.5%提高至54.6%。

需求結構不斷改善——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積極構建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促進國內大循環更為順暢、內外市場聯通更加高效,著力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2年的105.8%提高到2023年的111.4%。

區域結構逐步優化——

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長江經濟帶鋪展高質量發展畫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加快……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區域重大戰略向縱深推進。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2.57%上升到2023年的66.16%,一個個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加快崛起。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向“新”而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當前,錨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國各地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拓寬發展空間

上海現有7萬多家外資企業,僅2023年就新設外資企業6017家,同比增長38.3%,實際使用外資突破2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190條縮減至27條,制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持續擴大開放……如今,上海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只有薄薄兩頁多。

這里是建設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驗田”的起點。2013年9月29日,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誕生。隨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3年)》發布,首次用負面清單管理外商對華投資,迅速點燃市場熱情。

建立首個自貿試驗區之際,適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動注腳。

不久后召開的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專門在“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這一部分提出,“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在新形勢下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建設自貿試驗區的初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加快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為經濟發展不斷拓展新空間。

“要加快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如今,我國已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均居世界前列。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面對全球化逆風,我國積極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已與2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2個自貿協定,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成功舉辦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一系列國際經貿盛會。

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我們主動作為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戰略舉措”。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作出系列部署,要求圍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聚焦投資、貿易、金融、創新等對外交流合作的重點領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實施外商投資法,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

自貿試驗區提質擴容至22個,國家層面已累計復制推廣了349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市場透明、知識產權、環保標準等方面加強制度安排;

高水平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十多年來,我國堅定不移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也為全球經濟開放合作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深化改革不停頓,擴大開放不止步。

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已繪就,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引,堅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中國號”巨輪正無懼風雨穩健前行,駛向更遼闊的水域、更光明的未來。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體制改革成就綜述
2024/6/27 20:34:15    來源:央視網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體制改革成就綜述

新華社記者謝希瑤、嚴賦憬、周圓

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等多項改革部署,勾畫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并以之為指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激發發展活力,轉變發展方式,開拓發展空間,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 釋放發展活力

眼下,迎峰度夏臨近,電力市場備受關注。

6月17日,山東電力現貨市場由試運行轉正式運行,成為我國第三個“轉正”的電力現貨市場。與此同時,新版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將于7月1日正式實施。

依靠靈敏的價格信號,引導“源網荷儲”協同發力保障電力供應,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市場化交易電量比重大幅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5.67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已經達到61.4%。

價格是市場變化的“信號燈”,也是市場調節的“指揮棒”。截至目前,我國已有97%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由市場說了算,反映出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為顯著。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出這一重要論斷。

將市場的作用從“基礎性”上升到“決定性”,一詞之差,反映我們黨對市場作用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一道世界級難題,也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

理論創新引領實踐躍升。

十多年來,黨中央牢牢抓住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個核心問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資源配置中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為顯著,政府的作用更為有效。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首次將數據納入生產要素,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

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穩步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

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

一系列史無前例、破立并舉的改革舉措落地開花,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制度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被激活。

截至2023年底,登記在冊經營主體達1.84億戶,其中民營企業超5300萬戶,分別比2012年增長了2.3倍和3.9倍。2012至2023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從1.03萬億元增長到3.3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2.64%,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效明顯。

2019年秋天,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新概括。這一“三位一體”框架,標志著我國經濟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不斷創新完善宏觀調控,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投資等政策協調配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優化組合專項債、國債、稅費優惠、財政補助等政策工具;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

十多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不斷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既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又及時防止市場的無序、失靈,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持續優化經濟結構 積蓄發展動能

走進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氫能重卡往來奔忙、百畝光伏板整齊排列、廠區密布的數據采集點實時將數據傳送到智慧中心。不久前,這里獲評“綠色發展標桿企業”。

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生產效率,加速綠色化智能化轉型……鋼鐵行業大刀闊斧去產能、調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正是我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動能的縮影。

問題是改革的呼聲。

時間回到2012年,告別兩位數的高增長,中國經濟增速新世紀以來首次回落到8%以下。同期,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不斷顯現。

從判斷我國經濟發展處在“三期疊加”階段到提出新常態,從貫徹新發展理念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到明確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黨對經濟形勢適時進行科學判斷,不斷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此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一條主線,貫穿于全面深化改革各個方面和階段。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落實新發展理念是相通的,核心是體制機制創新”;

黨的十九大明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黨的二十大強調“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

黨中央審時度勢,著眼于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矛盾、體制機制障礙,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堅定走上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產業結構持續升級——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加快,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服務業規模持續壯大。2012年到2023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從9.4%、28%提高到15.7%、33.6%;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從45.5%提高至54.6%。

需求結構不斷改善——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積極構建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促進國內大循環更為順暢、內外市場聯通更加高效,著力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2年的105.8%提高到2023年的111.4%。

區域結構逐步優化——

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長江經濟帶鋪展高質量發展畫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加快……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區域重大戰略向縱深推進。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2.57%上升到2023年的66.16%,一個個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加快崛起。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向“新”而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當前,錨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國各地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拓寬發展空間

上海現有7萬多家外資企業,僅2023年就新設外資企業6017家,同比增長38.3%,實際使用外資突破2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190條縮減至27條,制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持續擴大開放……如今,上海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只有薄薄兩頁多。

這里是建設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驗田”的起點。2013年9月29日,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誕生。隨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3年)》發布,首次用負面清單管理外商對華投資,迅速點燃市場熱情。

建立首個自貿試驗區之際,適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動注腳。

不久后召開的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專門在“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這一部分提出,“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在新形勢下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建設自貿試驗區的初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加快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為經濟發展不斷拓展新空間。

“要加快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如今,我國已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均居世界前列。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面對全球化逆風,我國積極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已與2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2個自貿協定,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成功舉辦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一系列國際經貿盛會。

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我們主動作為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戰略舉措”。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作出系列部署,要求圍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聚焦投資、貿易、金融、創新等對外交流合作的重點領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實施外商投資法,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

自貿試驗區提質擴容至22個,國家層面已累計復制推廣了349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市場透明、知識產權、環保標準等方面加強制度安排;

高水平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十多年來,我國堅定不移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也為全球經濟開放合作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深化改革不停頓,擴大開放不止步。

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已繪就,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引,堅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中國號”巨輪正無懼風雨穩健前行,駛向更遼闊的水域、更光明的未來。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专业甜品培训学校_广东糖水培训_奶茶培训_特色小吃培训_广州烘趣甜品培训机构 | 科昊仪器超纯水机系统-可成气相液氮罐-美菱超低温冰箱-西安昊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_烟气在线监测仪_扬尘检测仪_空气质量监测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Honsberg流量计-Greisinger真空表-气压计-上海欧臻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珠光砂保温板-一体化保温板-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杭州一体化建筑材料 | 南京展台搭建-南京展会设计-南京展览设计公司-南京展厅展示设计-南京汇雅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 鹤壁创新仪器公司-全自动量热仪,定硫仪,煤炭测硫仪,灰熔点测定仪,快速自动测氢仪,工业分析仪,煤质化验仪器 | 干粉砂浆设备-干粉砂浆生产线-干混-石膏-保温砂浆设备生产线-腻子粉设备厂家-国恒机械 | 苏商学院官网 - 江苏地区唯一一家企业家自办的前瞻型、实操型商学院 | 济南玻璃安装_济南玻璃门_济南感应门_济南玻璃隔断_济南玻璃门维修_济南镜片安装_济南肯德基门_济南高隔间-济南凯轩鹏宇玻璃有限公司 | 阿里巴巴诚信通温州、台州、宁波、嘉兴授权渠道商-浙江联欣科技提供阿里会员办理 | 日本细胞免疫疗法_肿瘤免疫治疗_NK细胞疗法 - 免疫密码 | 求是网 - 思想建党 理论强党 | 【德信自动化】点胶机_全自动点胶机_自动点胶机厂家_塑料热压机_自动螺丝机-深圳市德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超声波破碎仪-均质乳化机(供应杭州,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上海沪析实业有限公司 | 包塑丝_高铁绑丝_地暖绑丝_涂塑丝_塑料皮铁丝_河北创筹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水平筛厂家-三轴椭圆水平振动筛-泥沙震动筛设备_山东奥凯诺矿机 包装设计公司,产品包装设计|包装制作,包装盒定制厂家-汇包装【官方网站】 | 洛阳永磁工业大吊扇研发生产-工厂通风降温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实洛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二手电缆线回收,旧电缆回收,广州铜线回收-广东益福电缆线回收公司 | 超声波气象站_防爆气象站_空气质量监测站_负氧离子检测仪-风途物联网 | 精密钢管,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精密钢管厂,精密钢管制造厂家,精密钢管生产厂家,山东精密钢管厂家 | 高压无油空压机_无油水润滑空压机_水润滑无油螺杆空压机_无油空压机厂家-科普柯超滤(广东)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高硼硅玻璃|水位计玻璃板|光学三棱镜-邯郸奥维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高压釜(氢化反应釜)百科 | 企业微信scrm管理系统_客户关系管理平台_私域流量运营工具_CRM、ERP、OA软件-腾辉网络 | 衬塑设备,衬四氟设备,衬氟设备-淄博鲲鹏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广州中央空调回收,二手中央空调回收,旧空调回收,制冷设备回收,冷气机组回收公司-广州益夫制冷设备回收公司 | 青州开防盗门锁-配汽车芯片钥匙-保险箱钥匙-吉祥修锁店 | 上海公众号开发-公众号代运营公司-做公众号的公司企业服务商-咏熠软件 | 压砖机_电动螺旋压力机_粉末成型压力机_郑州华隆机械tel_0371-60121717 | 网带通过式抛丸机,,网带式打砂机,吊钩式,抛丸机,中山抛丸机生产厂家,江门抛丸机,佛山吊钩式,东莞抛丸机,中山市泰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包装机_灌装机生产厂家-迈驰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吊篮式|移动式冷热冲击试验箱-二槽冷热冲击试验箱-广东科宝 | 冲击式破碎机-冲击式制砂机-移动碎石机厂家_青州市富康机械有限公司 | ERP企业管理系统永久免费版_在线ERP系统_OA办公_云版软件官网 | 物和码官网,物和码,免费一物一码数字化营销SaaS平台 | 定坤静电科技静电消除器厂家-除静电设备 | 滑石粉,滑石粉厂家,超细滑石粉-莱州圣凯滑石有限公司 | 隔爆型防爆端子分线箱_防爆空气开关箱|依客思 | 灰板纸、灰底白、硬纸板等纸品生产商-金泊纸业 | 干式变压器厂_干式变压器厂家_scb11/scb13/scb10/scb14/scb18干式变压器生产厂家-山东科锐变压器有限公司 | 电动葫芦|手拉葫芦|环链电动葫芦|微型电动葫芦-北京市凌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