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
更新時間:2024/9/15 11:30:57    來源:央視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

科研人員負擔重、科技管理審批多、國有資產價格界定難、科創成果轉化慢……瞄準這些束縛科技創新活力的難題,安徽探索通過“科技大包干”改革破卡清障。

安徽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以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為主線,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開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等,不斷破除“三農”發展瓶頸,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2023年6月,安徽、浙江兩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協議,兩省變單一的資金激勵補償為涵蓋水質、上下游產業人才合作等方面的多元化合作,從“一水共護”邁向“一域共富”。

安徽在全國率先探索林長制改革,創建全國首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林長制條例》,建立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形成林長領銜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林業治理新格局。

率先構建服務自主創新的全周期管理機制,設立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發行全國首單10億元汽車金融公司綠色金融債券,探索服務新模式讓長江航運政務審批事項辦結時間壓縮86%……今年上半年,安徽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形成207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2項為全國首創、11項在全國復制推廣。

03:51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初秋的小崗村,一片豐收景象。四面八方的游客在當年18戶小崗農民按下“紅手印”的茅草房里,聆聽中國“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

改革,是安徽最為寶貴的基因;創新,是安徽最具優勢的氣質。安徽貢獻的不僅是小崗村一個改革地標。從當年的“農業大包干”到如今的“科技大包干”,從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改革試點到先行先試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生產關系,安徽改革創新舉措迭出,備受矚目。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

牢記囑托,勇毅前行。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安徽努力在新時代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推動安徽在全國發展的大棋局中不斷換擋提速、創先爭優。

錨定現代化、改革再深化。今年9月,安徽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安徽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意見》。這份“安徽版”改革方案目標明確為“六個新提升、六個當先鋒”: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實現新提升,在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上當先鋒;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實現新提升,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當先鋒;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改革開放新高地實現新提升,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上當先鋒;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實現新提升,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當先鋒;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新提升,在增進人民福祉上當先鋒;黨的建設質量實現新提升,在踐行“三嚴三實”上當先鋒。

安徽省委書記梁言順表示,安徽要敢于領跑、創先爭優,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勁頭,勤奮工作、放手干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

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 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市民參觀全 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 (2024年5月18日攝) 周牧攝 / 本刊

破除發展瓶頸:改革創新釋放新質生產力

“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這首從安徽鳳陽農民口中傳唱開來的《大包干歌》,曾是上世紀80年代流行在中國農村的歌謠,背后是農業生產力得到釋放的喜悅。

而今,安徽正用一場場新的改革,著力破除阻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個瓶頸。

——“科技大包干”破除束縛,讓“第一生產力”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自主研發首套拖纜式地震勘探成套采集裝備“海經”,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裝備“海脈”……8月下旬,在北京舉行的2024中國國際油氣勘探技術年會上,合肥中科采象科技有限公司的多款產品受到廣泛關注,而這家企業剛成立3年。

企業創始人曹平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他所在的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多年前投身于海洋物探技術與裝備研發,形成了一批論文、專利,做出了裝備樣機,但這些成果卻難以走出實驗室。

科研人員負擔重、科技管理審批多、國有資產價格界定難、科創成果轉化慢……瞄準這些束縛科技創新活力的難題,安徽探索通過“科技大包干”改革破卡清障。

2021年3月,中科大作為試點在安徽省率先啟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將傳統的“先轉化、再獎勵”模式,改為“賦權+轉讓+約定收益”新模式。

曹平說,改革后高校教師可以拿著賦權后的成果、專利去找投資機構,解決科技成果處置難、科研人員“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等難題。目前中科采象公司的市場估值超過3億元,累計合同額超過1.3億元。他們提供技術支持“海經”系統成功應用,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擁有全套海洋地震勘探拖纜采集裝備的國家。

“‘科技大包干’改革推動了科研管理從重過程向重產出轉變,優化了科研經費管理方式,實現項目經費包干、科研組織包干、科研績效包干。”安徽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吳勁松說。

2023年,安徽省遴選出106家單位參與“科技大包干”成果賦權改革試點,累計賦權成果868項,成果估值達4.97億元。經費管理改革措施平均節約科研人員15%到30%的時間。

“科技大包干”改革推動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把“第一生產力”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2023年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數增長28%,總量居全國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增長54%,總量居全國第7位;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9戶,總量居全國第8位。

——“三農”領域改革持續深化,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多種糧,種好糧,種糧大戶在行動。今年夏收時節,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種糧大戶徐淙祥再次實現豐產心愿:百畝高產攻關示范田里,最好的一塊田畝產高達846.84公斤。

徐淙祥的豐收離不開安徽近年來深入實施的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三權分置”即將之前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并行,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推動適度規模經營。

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在深化農村改革中發揮示范作用,除了推進“三權分置”改革,他們還推進了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試點。

在安徽,土地流轉率近年來穩步提升,目前已經突破六成。適度規模經營助力糧食產量穩步增加,安徽的糧食總產已連續7年穩定在800億斤以上。

金融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源頭活水”,2021年鳳陽農村商業銀行探索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在小崗村圍繞鄉村振興領域重點項目,推出“鄉村振興貸”;圍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出“經營快貸-新農貸”“興農e貸”……

“現在手續簡便多了,利息負擔也降低了。”種糧大戶程夕兵深有感觸地說。他從2021年來已累計貸款120萬元,解了資金之“渴”。

傳承改革基因,安徽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以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為主線,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開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等,不斷破除“三農”發展瓶頸,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匯聚發展優勢:改革新招增進群眾獲得感

以人民為中心,安徽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持續將改革向生態環保、城市安全、社會治理等領域推進。

——生態補償改革“吃螃蟹”,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今年6月1日,我國《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施行,標志著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入法治化階段。在生態保護補償改革領域“吃螃蟹”的安徽、浙江兩省,也將迎來深化合作新機遇。

新安江發源于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匯入浙江省千島湖,是浙江最大的入境河流。2010年,千島湖部分湖面藍藻異常增殖,汛期數十萬噸垃圾從新安江順流入湖。保護迫在眉睫,改革勢在必行。2012年,國內第一個跨省(皖浙)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在新安江流域開啟。數據顯示,試點以來,新安江水質連年達到補償標準,安徽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干凈水。

經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評估,新安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總計246.5億元,水生態服務價值總量64.5億元。2022年黃山市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總量為3916.93億元,相當于同年GDP的3.91倍,生態優勢正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

2023年6月,安徽、浙江兩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協議,兩省變單一的資金激勵補償為涵蓋水質、上下游產業人才合作等方面的多元化合作,從“一水共護”邁向“一域共富”。“我們將加快構建與黃山生態環境相媲美,與徽州文化底蘊相融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讓生態‘高顏值’轉化為經濟‘高價值’。”黃山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江國斌說。

皖浙探索走向全國。截至今年8月,全國已有24個省份在28個流域建立起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有力推動流域水質改善和綠色低碳發展。

——率先探索林長制改革,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守護綠水青山,收獲金山銀山。安徽在全國率先探索林長制改革,創建全國首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林長制條例》,建立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形成林長領銜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林業治理新格局。

以“林長制”促“林長治”,發展優勢不斷匯聚。2023年,安徽省積極開展國家和省級森林碳匯試點,發布碳匯造林主推樹種,不斷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著力打造木竹加工、特色經濟林、生態旅游3個千億元和木本油料、苗木花卉2個500億元產業;出臺《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全省林下經濟面積超1260萬畝。

得益于林長制改革的推行,森林已是“中看又中用”的寶貴資源。在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楊亭村,改革前村里人到山上砍柴去賣,每年冬天山上都是光禿禿的一片。楊亭村林長楊江勤介紹,改革后封山育林,村里先后引進7家生態農林企業,流轉了3000多畝林場,發展采摘農業、康養產業和鄉村旅游業共同創造效益,實現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實施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新一輪提升工程,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深做實河湖長制,開展群眾“家門口”問題專項整治行動……隨著生態領域改革的持續深化,一幅幅“美好安徽”畫卷正徐徐鋪展,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城市“生命線”改革,賦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燃氣管網、供水管線、電力系統、通信線路、交通設施……這些群眾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是城市運行的“生命線”,也存在受極端天氣、突發事件、人為疏漏等影響的風險隱患。

民之所需即改革所向。合肥市與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創新合作機制,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手段,率先提出并建成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實現城市安全運行管理“從人防到技防、從看不見向看得見、從事后調查處理向事前事中預警、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的轉變。

如今,在合肥市的路面、橋梁、地下管網已鋪設下8萬多套傳感設備,實現24小時監測“城市心跳”、精準預警。

在合肥市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中心的電子大屏上,密如蛛網的城市地下管線被不同顏色標注,系統自動排查地下管網的安全隱患并發送預警,助力管理部門及時掌握、化解風險隱患。

“我們緊扣安全需求開拓新場景,已逐步由燃氣、橋梁、供水、排水4個安全場景,拓展至燃氣終端、滑坡監測、消防、電梯等20余個,形成市政府牽頭、多部門聯合、統一監測服務的運行機制,賦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同時培育發展城市安全新質生產力。”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黨委專職副書記范觀兵說,這套城市生命線系統解決方案已在全國推廣。

——“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在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當地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將六尺巷典故蘊含的“禮讓和諧”文化注入基層治理,創新推出以“黨建領事、禮讓和事、群眾說事、多元解事、網格管事、群力防事”為主要內容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實現矛盾糾紛總量、萬人成訟率大幅下降,社會治安持續穩定。

為破解基層治理“一個部門管不了、多個部門管不好”“事多人少、責大權小”等問題,“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通過機制改革創新,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從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到有效開展基層治理的轉化升級。

2023年11月,“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獲評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入展楓橋經驗陳列館。

“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是安徽大力推進社會事業和社會治理改革的縮影。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公安改革,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等,安徽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各項改革成果不斷匯聚成發展優勢。

安徽鳳陽小崗村“大包干” 帶頭人嚴金昌在自家開辦的農家 樂里展示小崗村旅游紀念品鳳陽 花鼓(2024 年 7 月 25 日攝) 李鑫攝 / 本刊

增強發展動力:改革之光照亮高質量發展前景

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發展。安徽近年來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條例”,提出“十四五”時期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創意、高端裝備制造等十大新興產業,到2025年培育形成1個以上萬億、10個以上千億、一批百億級產業。

——向改革要動力,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

汽車工業被譽為“工業中的工業”,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今年上半年,安徽全省汽車產量達150.6萬輛,同比增長46.7%,占全國比重達10.8%,居全國第2位;其中新能源汽車62.1萬輛,同比增長81.4%。而在2022年,安徽汽車產量還只位于全國第7位。

安徽汽車工業強勁的發展動力來自改革。為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重大機遇,安徽強化創新引領,推動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今年7月17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款面向中國市場的純電動車型“ID.與眾”正式上市。一年前的5月,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約落戶安徽,這是大眾汽車集團在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一系列動作,充分體現了外資車企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信心,對安徽改革開放和營商環境的信心。

大眾安徽公司本身就是改革的產物。這家公司由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與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組建,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持多數股權并擁有全面運營管理權的首家合資企業。這一項目是全國在省屬企業集團層面引進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實施混改的范例。

“安徽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聚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全省現代產業體系確立為“六大傳統優勢產業、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創新領域未來產業、八大優勢高效現代服務業發展”,分別作出部署,讓這些“金娃娃”聚鏈成群、集群成勢。

“安徽將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說。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探索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的新型生產關系。

無人巴士自動駛入車站,行人可掃碼乘坐;無人售賣車憨態可掬、招手即停,游客掃碼即可購物。點個外賣,無人直升機片刻“從天而降”送來奶茶、蛋糕、炸雞……在面積12.7平方公里、有“世界最大城市公園”之稱的合肥駱崗中央公園,不時冒出的各種“新鮮玩意”讓人耳目一新。

這是合肥市建設全域場景創新之城,創新機制“為好產品找好場景,為好場景找好產品”的景象之一。

“無人機造出來不難,飛起來不難,難的是飛出經濟業態。”合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肥把開拓應用場景作為產業培育的重點,在駱崗公園建設國內首個全空間無人體系城市級應用場景,將無人巡檢、無人物流、城市立體交通等新技術應用有機融合。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安徽積極實施體制機制改革,先人一步探索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生產關系。

在合肥,當地通過改革建立了大科技工作機制,成立市委科技委,建立科技工作統籌體系,組建合肥科創集團,專注運營市級投資的新型研發機構、科創產業園等。通過改革,合肥健全服務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保障體系,系統推進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建設,打造面向全國的科技大市場,深化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健全大中小企業梯度培養機制。

2023年,合肥市培育出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1.1萬家,居全國城市第12位;科創板上市企業20家,居全國城市第6位。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地區生產總值居全國城市第19位,創歷史同期最好位次。

——深耕“制度試驗田”,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安徽不斷建設“制度試驗田”,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在由合肥、蕪湖和蚌埠三大片區構成的安徽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全省約25%的進出口、38%的外商直接投資,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改革在這里不斷涌現。

落戶蕪湖片區的庫迪咖啡公司對改革帶來的變化深有感觸。得益于“告知承諾制”食品生產許可改革,企業報批審核由改革前的“受理、審查、材料復核、報批”等8個環節壓縮為3個環節。今年4月29日,庫迪咖啡位于安徽的全球供應鏈基地正式投產,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投產后第一個月產值就達到了1200萬元。

率先構建服務自主創新的全周期管理機制,設立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發行全國首單10億元汽車金融公司綠色金融債券,探索服務新模式讓長江航運政務審批事項辦結時間壓縮86%……

今年上半年,安徽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形成207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2項為全國首創、11項在全國復制推廣。帶動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67.8億元,同比增長7.4%、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展現出強勁活力與韌性。

改革潮涌,擊鼓催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安徽省委認為,新時代新征程,安徽面臨多重國家戰略疊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機遇,有條件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有責任為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改革風正勁,揚帆啟新程。安徽正堅定不移弘揚小崗精神,“敢于做一些領跑的事情”,以“跑”的姿態,“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持續擦亮安徽的改革品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 (采寫記者:劉菁 徐海濤 姜剛 馬姝瑞)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
2024/9/15 11:30:57    來源:央視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

科研人員負擔重、科技管理審批多、國有資產價格界定難、科創成果轉化慢……瞄準這些束縛科技創新活力的難題,安徽探索通過“科技大包干”改革破卡清障。

安徽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以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為主線,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開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等,不斷破除“三農”發展瓶頸,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2023年6月,安徽、浙江兩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協議,兩省變單一的資金激勵補償為涵蓋水質、上下游產業人才合作等方面的多元化合作,從“一水共護”邁向“一域共富”。

安徽在全國率先探索林長制改革,創建全國首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林長制條例》,建立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形成林長領銜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林業治理新格局。

率先構建服務自主創新的全周期管理機制,設立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發行全國首單10億元汽車金融公司綠色金融債券,探索服務新模式讓長江航運政務審批事項辦結時間壓縮86%……今年上半年,安徽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形成207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2項為全國首創、11項在全國復制推廣。

03:51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初秋的小崗村,一片豐收景象。四面八方的游客在當年18戶小崗農民按下“紅手印”的茅草房里,聆聽中國“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

改革,是安徽最為寶貴的基因;創新,是安徽最具優勢的氣質。安徽貢獻的不僅是小崗村一個改革地標。從當年的“農業大包干”到如今的“科技大包干”,從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改革試點到先行先試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生產關系,安徽改革創新舉措迭出,備受矚目。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

牢記囑托,勇毅前行。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安徽努力在新時代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推動安徽在全國發展的大棋局中不斷換擋提速、創先爭優。

錨定現代化、改革再深化。今年9月,安徽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安徽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意見》。這份“安徽版”改革方案目標明確為“六個新提升、六個當先鋒”: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實現新提升,在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上當先鋒;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實現新提升,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當先鋒;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改革開放新高地實現新提升,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上當先鋒;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實現新提升,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當先鋒;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新提升,在增進人民福祉上當先鋒;黨的建設質量實現新提升,在踐行“三嚴三實”上當先鋒。

安徽省委書記梁言順表示,安徽要敢于領跑、創先爭優,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勁頭,勤奮工作、放手干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

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 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市民參觀全 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 (2024年5月18日攝) 周牧攝 / 本刊

破除發展瓶頸:改革創新釋放新質生產力

“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這首從安徽鳳陽農民口中傳唱開來的《大包干歌》,曾是上世紀80年代流行在中國農村的歌謠,背后是農業生產力得到釋放的喜悅。

而今,安徽正用一場場新的改革,著力破除阻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個瓶頸。

——“科技大包干”破除束縛,讓“第一生產力”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自主研發首套拖纜式地震勘探成套采集裝備“海經”,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裝備“海脈”……8月下旬,在北京舉行的2024中國國際油氣勘探技術年會上,合肥中科采象科技有限公司的多款產品受到廣泛關注,而這家企業剛成立3年。

企業創始人曹平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他所在的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多年前投身于海洋物探技術與裝備研發,形成了一批論文、專利,做出了裝備樣機,但這些成果卻難以走出實驗室。

科研人員負擔重、科技管理審批多、國有資產價格界定難、科創成果轉化慢……瞄準這些束縛科技創新活力的難題,安徽探索通過“科技大包干”改革破卡清障。

2021年3月,中科大作為試點在安徽省率先啟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將傳統的“先轉化、再獎勵”模式,改為“賦權+轉讓+約定收益”新模式。

曹平說,改革后高校教師可以拿著賦權后的成果、專利去找投資機構,解決科技成果處置難、科研人員“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等難題。目前中科采象公司的市場估值超過3億元,累計合同額超過1.3億元。他們提供技術支持“海經”系統成功應用,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擁有全套海洋地震勘探拖纜采集裝備的國家。

“‘科技大包干’改革推動了科研管理從重過程向重產出轉變,優化了科研經費管理方式,實現項目經費包干、科研組織包干、科研績效包干。”安徽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吳勁松說。

2023年,安徽省遴選出106家單位參與“科技大包干”成果賦權改革試點,累計賦權成果868項,成果估值達4.97億元。經費管理改革措施平均節約科研人員15%到30%的時間。

“科技大包干”改革推動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把“第一生產力”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2023年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數增長28%,總量居全國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增長54%,總量居全國第7位;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9戶,總量居全國第8位。

——“三農”領域改革持續深化,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多種糧,種好糧,種糧大戶在行動。今年夏收時節,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種糧大戶徐淙祥再次實現豐產心愿:百畝高產攻關示范田里,最好的一塊田畝產高達846.84公斤。

徐淙祥的豐收離不開安徽近年來深入實施的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三權分置”即將之前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并行,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推動適度規模經營。

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在深化農村改革中發揮示范作用,除了推進“三權分置”改革,他們還推進了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試點。

在安徽,土地流轉率近年來穩步提升,目前已經突破六成。適度規模經營助力糧食產量穩步增加,安徽的糧食總產已連續7年穩定在800億斤以上。

金融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源頭活水”,2021年鳳陽農村商業銀行探索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在小崗村圍繞鄉村振興領域重點項目,推出“鄉村振興貸”;圍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出“經營快貸-新農貸”“興農e貸”……

“現在手續簡便多了,利息負擔也降低了。”種糧大戶程夕兵深有感觸地說。他從2021年來已累計貸款120萬元,解了資金之“渴”。

傳承改革基因,安徽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以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為主線,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開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等,不斷破除“三農”發展瓶頸,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匯聚發展優勢:改革新招增進群眾獲得感

以人民為中心,安徽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持續將改革向生態環保、城市安全、社會治理等領域推進。

——生態補償改革“吃螃蟹”,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今年6月1日,我國《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施行,標志著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入法治化階段。在生態保護補償改革領域“吃螃蟹”的安徽、浙江兩省,也將迎來深化合作新機遇。

新安江發源于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匯入浙江省千島湖,是浙江最大的入境河流。2010年,千島湖部分湖面藍藻異常增殖,汛期數十萬噸垃圾從新安江順流入湖。保護迫在眉睫,改革勢在必行。2012年,國內第一個跨省(皖浙)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在新安江流域開啟。數據顯示,試點以來,新安江水質連年達到補償標準,安徽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干凈水。

經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評估,新安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總計246.5億元,水生態服務價值總量64.5億元。2022年黃山市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總量為3916.93億元,相當于同年GDP的3.91倍,生態優勢正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

2023年6月,安徽、浙江兩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協議,兩省變單一的資金激勵補償為涵蓋水質、上下游產業人才合作等方面的多元化合作,從“一水共護”邁向“一域共富”。“我們將加快構建與黃山生態環境相媲美,與徽州文化底蘊相融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讓生態‘高顏值’轉化為經濟‘高價值’。”黃山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江國斌說。

皖浙探索走向全國。截至今年8月,全國已有24個省份在28個流域建立起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有力推動流域水質改善和綠色低碳發展。

——率先探索林長制改革,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守護綠水青山,收獲金山銀山。安徽在全國率先探索林長制改革,創建全國首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林長制條例》,建立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形成林長領銜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林業治理新格局。

以“林長制”促“林長治”,發展優勢不斷匯聚。2023年,安徽省積極開展國家和省級森林碳匯試點,發布碳匯造林主推樹種,不斷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著力打造木竹加工、特色經濟林、生態旅游3個千億元和木本油料、苗木花卉2個500億元產業;出臺《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全省林下經濟面積超1260萬畝。

得益于林長制改革的推行,森林已是“中看又中用”的寶貴資源。在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楊亭村,改革前村里人到山上砍柴去賣,每年冬天山上都是光禿禿的一片。楊亭村林長楊江勤介紹,改革后封山育林,村里先后引進7家生態農林企業,流轉了3000多畝林場,發展采摘農業、康養產業和鄉村旅游業共同創造效益,實現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實施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新一輪提升工程,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深做實河湖長制,開展群眾“家門口”問題專項整治行動……隨著生態領域改革的持續深化,一幅幅“美好安徽”畫卷正徐徐鋪展,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城市“生命線”改革,賦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燃氣管網、供水管線、電力系統、通信線路、交通設施……這些群眾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是城市運行的“生命線”,也存在受極端天氣、突發事件、人為疏漏等影響的風險隱患。

民之所需即改革所向。合肥市與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創新合作機制,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手段,率先提出并建成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實現城市安全運行管理“從人防到技防、從看不見向看得見、從事后調查處理向事前事中預警、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的轉變。

如今,在合肥市的路面、橋梁、地下管網已鋪設下8萬多套傳感設備,實現24小時監測“城市心跳”、精準預警。

在合肥市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中心的電子大屏上,密如蛛網的城市地下管線被不同顏色標注,系統自動排查地下管網的安全隱患并發送預警,助力管理部門及時掌握、化解風險隱患。

“我們緊扣安全需求開拓新場景,已逐步由燃氣、橋梁、供水、排水4個安全場景,拓展至燃氣終端、滑坡監測、消防、電梯等20余個,形成市政府牽頭、多部門聯合、統一監測服務的運行機制,賦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同時培育發展城市安全新質生產力。”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黨委專職副書記范觀兵說,這套城市生命線系統解決方案已在全國推廣。

——“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在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當地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將六尺巷典故蘊含的“禮讓和諧”文化注入基層治理,創新推出以“黨建領事、禮讓和事、群眾說事、多元解事、網格管事、群力防事”為主要內容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實現矛盾糾紛總量、萬人成訟率大幅下降,社會治安持續穩定。

為破解基層治理“一個部門管不了、多個部門管不好”“事多人少、責大權小”等問題,“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通過機制改革創新,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從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到有效開展基層治理的轉化升級。

2023年11月,“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獲評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入展楓橋經驗陳列館。

“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是安徽大力推進社會事業和社會治理改革的縮影。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公安改革,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等,安徽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各項改革成果不斷匯聚成發展優勢。

安徽鳳陽小崗村“大包干” 帶頭人嚴金昌在自家開辦的農家 樂里展示小崗村旅游紀念品鳳陽 花鼓(2024 年 7 月 25 日攝) 李鑫攝 / 本刊

增強發展動力:改革之光照亮高質量發展前景

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發展。安徽近年來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條例”,提出“十四五”時期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創意、高端裝備制造等十大新興產業,到2025年培育形成1個以上萬億、10個以上千億、一批百億級產業。

——向改革要動力,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

汽車工業被譽為“工業中的工業”,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今年上半年,安徽全省汽車產量達150.6萬輛,同比增長46.7%,占全國比重達10.8%,居全國第2位;其中新能源汽車62.1萬輛,同比增長81.4%。而在2022年,安徽汽車產量還只位于全國第7位。

安徽汽車工業強勁的發展動力來自改革。為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重大機遇,安徽強化創新引領,推動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今年7月17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款面向中國市場的純電動車型“ID.與眾”正式上市。一年前的5月,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約落戶安徽,這是大眾汽車集團在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一系列動作,充分體現了外資車企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信心,對安徽改革開放和營商環境的信心。

大眾安徽公司本身就是改革的產物。這家公司由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與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組建,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持多數股權并擁有全面運營管理權的首家合資企業。這一項目是全國在省屬企業集團層面引進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實施混改的范例。

“安徽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聚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全省現代產業體系確立為“六大傳統優勢產業、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創新領域未來產業、八大優勢高效現代服務業發展”,分別作出部署,讓這些“金娃娃”聚鏈成群、集群成勢。

“安徽將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說。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探索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的新型生產關系。

無人巴士自動駛入車站,行人可掃碼乘坐;無人售賣車憨態可掬、招手即停,游客掃碼即可購物。點個外賣,無人直升機片刻“從天而降”送來奶茶、蛋糕、炸雞……在面積12.7平方公里、有“世界最大城市公園”之稱的合肥駱崗中央公園,不時冒出的各種“新鮮玩意”讓人耳目一新。

這是合肥市建設全域場景創新之城,創新機制“為好產品找好場景,為好場景找好產品”的景象之一。

“無人機造出來不難,飛起來不難,難的是飛出經濟業態。”合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肥把開拓應用場景作為產業培育的重點,在駱崗公園建設國內首個全空間無人體系城市級應用場景,將無人巡檢、無人物流、城市立體交通等新技術應用有機融合。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安徽積極實施體制機制改革,先人一步探索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生產關系。

在合肥,當地通過改革建立了大科技工作機制,成立市委科技委,建立科技工作統籌體系,組建合肥科創集團,專注運營市級投資的新型研發機構、科創產業園等。通過改革,合肥健全服務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保障體系,系統推進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建設,打造面向全國的科技大市場,深化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健全大中小企業梯度培養機制。

2023年,合肥市培育出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1.1萬家,居全國城市第12位;科創板上市企業20家,居全國城市第6位。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地區生產總值居全國城市第19位,創歷史同期最好位次。

——深耕“制度試驗田”,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安徽不斷建設“制度試驗田”,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在由合肥、蕪湖和蚌埠三大片區構成的安徽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全省約25%的進出口、38%的外商直接投資,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改革在這里不斷涌現。

落戶蕪湖片區的庫迪咖啡公司對改革帶來的變化深有感觸。得益于“告知承諾制”食品生產許可改革,企業報批審核由改革前的“受理、審查、材料復核、報批”等8個環節壓縮為3個環節。今年4月29日,庫迪咖啡位于安徽的全球供應鏈基地正式投產,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投產后第一個月產值就達到了1200萬元。

率先構建服務自主創新的全周期管理機制,設立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發行全國首單10億元汽車金融公司綠色金融債券,探索服務新模式讓長江航運政務審批事項辦結時間壓縮86%……

今年上半年,安徽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形成207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2項為全國首創、11項在全國復制推廣。帶動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67.8億元,同比增長7.4%、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展現出強勁活力與韌性。

改革潮涌,擊鼓催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安徽省委認為,新時代新征程,安徽面臨多重國家戰略疊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機遇,有條件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有責任為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改革風正勁,揚帆啟新程。安徽正堅定不移弘揚小崗精神,“敢于做一些領跑的事情”,以“跑”的姿態,“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持續擦亮安徽的改革品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 (采寫記者:劉菁 徐海濤 姜剛 馬姝瑞)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冷库安装-山东冷库设计|建造|冷库维修-山东齐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博博会2021_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博博会】 | 深圳成考网-深圳成人高考报名网| 壹作文_中小学生优秀满分作文大全 | 青岛球场围网,青岛车间隔离网,青岛机器人围栏,青岛水源地围网,青岛围网,青岛隔离栅-青岛晟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TwistDx恒温扩增-RAA等温-Jackson抗体-默瑞(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QQ房产导航-免费收录优秀房地产网站_房地产信息网 | 首页|光催化反应器_平行反应仪_光化学反应仪-北京普林塞斯科技有限公司 | 便携式XPDM露点仪-在线式防爆露点仪-增强型烟气分析仪-约克仪器 冰雕-冰雪世界-大型冰雕展制作公司-赛北冰雕官网 | 污水提升器,污水提升泵,地下室排水,增压泵,雨水泵,智能供排水控制器-上海智流泵业有限公司 | 魔方网-培训咨询服务平台| 精密线材测试仪-电线电缆检测仪-苏州欣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天际源广告-形象堆头,企业文化墙,喷绘,门头招牌设计制作专家 | 钢格板|镀锌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格栅板|钢格板|钢格栅板|热浸锌钢格板|平台钢格板|镀锌钢格栅板|热镀锌钢格栅板|平台钢格栅板|不锈钢钢格栅板 - 专业钢格板厂家 | 电动葫芦|环链电动葫芦-北京凌鹰名优起重葫芦 | 南京雕塑制作厂家-不锈钢雕塑制作-玻璃钢雕塑制作-先登雕塑厂 | 沉降天平_沉降粒度仪_液体比重仪-上海方瑞仪器有限公司 | 干式变压器厂_干式变压器厂家_scb11/scb13/scb10/scb14/scb18干式变压器生产厂家-山东科锐变压器有限公司 | 包装机传感器-搅拌站传感器-山东称重传感器厂家-济南泰钦电气 | 粘度计维修,在线粘度计,二手博勒飞粘度计维修|收购-天津市祥睿科技有限公司 | 交变/复合盐雾试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安奈设备产品供应杭州/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合肥等全国各地 | 锡膏喷印机-全自动涂覆机厂家-全自动点胶机-视觉点胶机-深圳市博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铝镁锰板厂家_进口钛锌板_铝镁锰波浪板_铝镁锰墙面板_铝镁锰屋面-杭州军晟金属建筑材料 | 防腐储罐_塑料储罐_PE储罐厂家_淄博富邦滚塑防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番茄畅听邀请码怎么输入 - Dianw8.com | 东莞动力锂电池保护板_BMS智能软件保护板_锂电池主动均衡保护板-东莞市倡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120kv/2mA直流高压发生器-60kv/2mA-30kva/50kv工频耐压试验装置-旭明电工 | 右手官网|右手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产品创新设计|医疗产品结构设计|EMC产品结构设计 | 过跨车_过跨电瓶车_过跨转运车_横移电动平车_厂区转运车_无轨转运车 | 全自动实验室洗瓶机,移液管|培养皿|进样瓶清洗机,清洗剂-广州摩特伟希尔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RV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洗车机减速机-减速机厂家-艾思捷 | 热处理温控箱,热处理控制箱厂家-吴江市兴达电热设备厂 | 上海平衡机-单面卧式动平衡机-万向节动平衡机-圈带动平衡机厂家-上海申岢动平衡机制造有限公司 | 螺钉式热电偶_便携式温度传感器_压簧式热电偶|无锡联泰仪表有限公司|首页 | 珠海网站建设_响应网站建设_珠海建站公司_珠海网站设计与制作_珠海网讯互联 | TTCMS自助建站_网站建设_自助建站_免费网站_免费建站_天天向上旗下品牌 | 电主轴,车床电磨头,变频制动电机-博山鸿达特种电机 | 齿式联轴器-弹性联轴器-联轴器厂家-江苏诺兴传动联轴器制造有限公司 | 六维力传感器_六分量力传感器_模腔压力传感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种植牙医院【官方挂号】_南京治疗种植牙医院那个好_南京看种植牙哪里好_南京茀莱堡口腔医院 尼龙PA610树脂,尼龙PA612树脂,尼龙PA1010树脂,透明尼龙-谷骐科技【官网】 | 河南包装袋厂家_河南真空袋批发价格_河南服装袋定制-恒源达包装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