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幸福生活,像花兒一樣綻放——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和云南考察紀實
更新時間:2025/3/22 20:23:11    來源:新華社

   列車在祖國大西南的群山峻嶺間飛馳,這里有壯美的山川,有厚重的歷史,有絢麗的文化,有欣欣向榮的發展。

  全國兩會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即赴貴州和云南考察調研。5年前,“十三五”收官,考察云南,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4年前,“十四五”開局,考察貴州,宣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也不能落下”。

  時代在接續奮斗中翻開新篇。如今,“十四五”即將收官、“十五五”正在謀劃。

  從“多彩貴州”到“七彩云南”,習近平總書記進侗寨話振興、訪古城看產業,一路調研,發表重要講話,指引云貴大地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奮發進取,展現新的風采。

  (一)進侗寨共話鄉村全面振興——“祝你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貴州黎平縣肇興侗寨,有“侗鄉第一寨”之譽。千百年來,侗家人在此世代安居,生生不息。

  3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貴州來過很多次了,黔東南這邊還沒有來過,這次來看看侗族的鄉親們。”

  總書記來到村口平臺,一派安寧祥和的侗鄉美景展現在眼前:四面青山攏翠,綠樹成蔭,壟上油菜花開,一座座侗族青瓦木屋鱗次櫛比。

  歌聲樂曲聲,從寨門口傳來。身著民族盛裝的侗族鄉親們,吹起蘆笙,彈起牛腿琴,唱著熱情的侗族大歌,歡迎總書記的到來。

  一曲《布谷催春》婉轉悠揚,猶如一聲聲布谷鳥鳴,唱出因時而作的春耕場景。總書記不時詢問侗族大歌藝術起源、曲調特點、演唱形式等情況。

  秀美的山水,孕育了良田香稻。

  “你們這里的糧食能夠自給自足嗎?”總書記問。

  “沒有問題,都是水田。我們這里的香禾糯遠近聞名。”村支書回答。

  侗族文化展示中心,通過文字、圖片和一件件實物模型等,濃縮了侗族的特色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步入展廳,一一了解侗族的歷史、風俗和服飾、建筑等特色文化保護傳承情況。

  村支書首先介紹了侗族的特色服飾,一針一線、色調鮮明,“這個‘三魚共首圖’是我們侗族的特色,象征著團結和睦”。

  “寓意很好,很吉祥,就像五羊開泰一樣。侗族服裝很古樸也很時尚。”總書記笑著說。

  “鼓樓凌云不用釘,飛檐攬月接星辰。”展廳墻壁上,優美詩句刻畫出侗家人的建筑特點。總書記停下腳步,感慨地說:“很有特色。”

  察看鼓樓、風雨樓、吊腳樓、花橋等實物模型,“地坪風雨橋很講究”;詢問侗戲怎么演唱,傾聽經典劇目《珠郎娘美》背后的故事;了解蘆笙、侗笛、琵琶、牛腿琴、芒筒等樂器特色……總書記感嘆“侗族文化是很豐厚的”。

  侗寨主路上,信團鼓樓聳立。這一重檐寶塔式的侗族標志性建筑,是侗鄉人集會議事的場所。

  鼓樓里,火塘邊,幾條木長凳,習近平總書記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暢談。

  “大家都說說,咱們聊聊家常。”親切的話語,讓大家倍感溫暖。

  第二次駐村的第一書記說,上一次駐村是在脫貧攻堅期間,現在任務是抓好鄉村全面振興,搞好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很喜歡在基層工作。

  總書記回應道:“第一書記制度還是要堅持,脫貧之后鄉村全面振興任務同樣繁重,這方面還是要加強。”

  退休老黨員表示,退休不退志,回到村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協助配合做一些矛盾調解工作。

  總書記點頭贊許:“這也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種體現。矛盾要及時解決在基層。”

  民宿店主說,向各方游客展示家鄉的文化,特有自豪感;返鄉創業大學生說,牽頭成立合作社,把蔬菜瓜果、豬牛羊肉供應到景區,去年銷售額達到430萬元;制作侗族樂器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說,春節到現在訂單已超過10萬元,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還能陪老人小孩……

  歡聲笑語中,躍動著侗寨鄉村全面振興的勃勃生機。

  “村里人在外面務工的還多嗎?”總書記問。

  “全村5000多人,在外務工的只有500人左右,大部分都在家門口就業了。”村支書回答。

  “這個現象很令人欣慰。”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你們都講得很好。從你們的講述、你們的神情可以看出,村寨這些年欣欣向榮。”

  “現在旅游是一個很大的產業,鄉村旅游如火如荼。怎么抓好旅游呢?就是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抓好人無我有的東西。”總書記娓娓道來。“吊腳樓、古寨、非遺樂器、侗族大歌、蠟染工藝,這些民族的特色,要傳承好弘揚好,在文旅融合中更好彰顯它的光彩。祝你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鼓樓起身時,村民們紛紛簇擁過來。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對鄉親們說:“你們的風采很好,看著都是那么神采奕奕,侗族人民樸實、勤勞、有文化、有智慧。有黨和政府的支持,希望鄉親們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層樓,把鄉村振興做得更好,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得更好。”

  話音甫落,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美麗的侗寨哎,綠水青山好風光。鼓樓下,把歌唱,千年的侗歌唱給黨、唱給黨。呀啰呀啰耶,呀啰耶,呀啰耶……”

  侗鄉人民簇擁著總書記,深情唱起《侗歌聲聲唱給黨》,依依不舍。總書記頻頻向鄉親們揮手致意。

  甜美的笑容,洋溢在臉龐上;幸福的歌聲,回蕩在村寨間。

 (二)訪古城感受深厚歷史文化——“文旅融合促進經濟發展”

  一場春雪,讓擁有800多年歷史的云南麗江古城,更顯古樸厚重。

  清澈流水從雪山而下,入城后分為無數支流穿街繞巷,一座座納西族民居依山就勢、臨河傍水、有致錯落。

  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一行來到這里時,整座古城沸騰了。

  游客們見到總書記十分驚喜,高聲向總書記問好。

  “你們從哪里來的,怎么來的?”“來幾天了,打算待多久?”“吃了什么特色的?”“你們穿的民族服裝很好看”……總書記一路走一路同大家打招呼。掌聲、笑聲、歡呼聲,在密仄的街巷此起彼伏。

  走過小石橋,總書記沿著石板路,察看古城風貌。

  地處滇川藏交通要沖,麗江這顆“高原明珠”,見證過當年茶馬古道的繁華,在今日文旅融合大潮中綻放著絢麗光芒。

  特色土菜館、牦牛火鍋店,小粒咖啡店、普洱茶店,東巴紙坊、網紅書店,手工銀飾店、文創商品店,還有旅拍攝影店……商鋪林立,商品琳瑯,好不熱鬧。流水潺潺,鮮花錦繡,一步一景。

  “這家店位置很好,捷足先登”“你們的菜單給我看一看”“云南咖啡還是代表著中國的”……總書記不時同商家店主和游客親切交流。

  當地負責同志介紹,近年來越來越多人來到云南、來到麗江,不僅僅是來古城打卡,而是選擇留在這里住上一段時間,感受“一種叫云南的生活”。2024年,進入古城景區的游客達2217萬人次,文旅產業占據了麗江經濟的半壁江山。

  習近平總書記說:“麗江以旅游聞名,這里的文化、風光、民俗都非常吸引人,還有這里的建筑、小橋流水的環境,大家來了之后,都會有好的體驗。”

  對于文化和經濟發展的互促互進,總書記有著深刻的思考:從提出“人文經濟學”的重大命題,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進一步強調“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冀望文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深厚的根基和持久的助推力。

  此次考察,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文旅融合促進了經濟發展,文旅產業要走一條持續、健康的發展之路。”

  木府,麗江古城中的重要文化地標,歷經400多年風雨,見證西南地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察看木府主要建筑,并參觀了納西族東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

  木府中,有納西人崇文重教的故事:迎賓門牌坊上四個大字“天雨流芳”,意思是“天降芳雨,潤澤百姓”,納西語還有一層意思,意為“讀書去吧”。這成了當地的勸學古訓。

  綿延不斷的歷史長河,由各民族百川匯流而成其壯闊。開放包容的中華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創造而成其博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利用好木府這樣的重要文化地標,保護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各族群眾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和”姓,納西族常見姓氏。一個“和”字,生動詮釋著中華文明統一性、包容性。

  離開麗江時,總書記對當地居民和游客說:“麗江是個好地方,一定會發展得更好。希望你們的生活幸福安康,就像納西族的大姓‘和’姓一樣,和和美美。”

  (三)看產業指明高質量發展路徑——“繼續把王牌打好”

  勤勞智慧的侗家人,把代代相傳的文化做成了家門口的產業。

  肇興侗寨的侗鄉特色產業基地,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正以蜂蠟為墨、用蠟刀為筆,在土布上繪就精美的圖案。

  習近平總書記饒有興致地細看精湛的工藝和各類蠟染文創,關切詢問“技藝從小就學的吧”“產品受歡迎嗎”“合作社有多少社員”“有沒有自己的品牌”。

  這家非遺手工合作社,為寨內200多名婦女提供了穩定就業,并帶動周邊村寨婦女居家就業增收,2024年產值達1800萬元。

  農村產業的發展,以讓更多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為依歸。

  18日上午,在聽取貴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叮囑:“促進百姓增收致富,要找到便于群眾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渠道和方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幫助群眾公平分享產業發展收益。”

  近年來,貴州文旅火爆出圈,在2024年新年賀詞里,總書記還專門提到了貴州的“村超”。

  “貴州‘村超’、‘村BA’這些文體活動群眾喜聞樂見,一定要完善好培育好發展好。”

  發展特色產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途徑。

  云南擁有獨特的低緯度、高海拔地理氣候,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適宜種植鮮切花的三大區域之一。如今,彩云之南,從花田到花街,再到花市,“云花”產業跨越式發展。

  麗江城外,高山腳下,平疇沃野,一片美麗花海。19日下午抵達麗江后,習近平總書記首先來到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考察。

  在產業園展廳,云南省有關負責同志向總書記匯報,2024年云南全省花卉種植面積達195萬畝,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206億枝,均為全國第一。

  展臺上,各種玫瑰、馬蹄蓮鮮切花品種一字排開。習近平總書記邊走邊看,一一詢問品種、價格、哪些市場歡迎度高。

  產業園技術人員介紹道:“現在很多消費者喜歡淡雅色系的玫瑰花,尤其是年輕人。通過保鮮技術,玫瑰的瓶插期最長能達到45天,冷鏈運輸,朝發夕至。”

  如今,云南的花卉產業每年帶動19萬戶花農戶均增收5萬元以上,輻射帶動100多萬人就業創業。“美麗產業”,正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產業”。

  玫瑰花種植大棚,采用的是無土栽培技術,村民和技術人員正在這里勞作。

  “都是住在附近嗎?”總書記同大家親切交流。

  “離家很近,中午都可以回家吃飯休息,掙錢顧家兩不誤。”

  “收入怎么樣?”

  “現在一個月4000多元,旺季可以達到7000多元。”

  “在這里種花,心情很好吧?”

  “我們在花海里上班,特別開心。”

  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你們這個事業搞得很興旺,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祝你們的生活像花兒一樣美!”

  20日上午,在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會上,云南省負責同志介紹了把農業作為云南的“芯片”產業來抓的做法。

  “高原特色農業和文旅產業,這是云南的特色產業,是通過你們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和獨特文化形成的。”習近平總書記一一盤點,“云南本地產的茶很多,當年就是茶馬古道,中藥材歷史悠久,小粒咖啡很好喝,還是橡膠主產區,有熱帶亞熱帶的水果堅果……這些特產都是你們的王牌,要繼續把王牌打好。”

  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各地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等不同,抓產業轉型升級要從實際出發,遵循經濟規律,突出自身特色。”

 (四)抓工作堅持久久為功——“以昂揚斗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貴州和云南,都曾經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比較重的省份,當年的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云貴兩省有4個。

  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考察中,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工作轉向抓高質量發展,但絕不是說把農村的重要性轉掉,農村工作的重點是把脫貧轉向鄉村全面振興,脫貧的兜底必須是固若金湯的,絕對不能出現規模性返貧致貧。關鍵要把這些事做實,持續下去。”

  今年是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明確要求:“過渡期結束后,對農村低收入人口還要搭把手,要建立統一監測、分類幫扶機制,把民生底線兜牢。”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全國兩會剛一結束,黨中央就在全黨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的今年黨建工作重點任務。

  八項規定一子落,黨的建設滿盤活,成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金色名片”。

  “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作出的決定,哪一件不是說到做到、一以貫之的?我們抓什么,就是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在貴州和云南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及黨中央決定開展這次學習教育的深遠考量:“這些年,八項規定確實是推動了根本性的變化,風氣為之一新,過去積重難返的現象大部分沒有了。同時要看到,有一些地方發生了松動,有一些方面還存在盲區死角,一些不良風氣出現了反彈回潮。釘釘子嘛,再釘幾下,久久為功,化風為俗。”

  總書記特別叮囑:“各級黨組織要深刻領會黨中央這一決定的重大意義,聚焦主題、簡約務實地組織好學習教育,不要搞形式主義,形式主義本身就是八項規定要反對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90年前,就在大西南的山水之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歷經血與火的考驗,沖破艱難險阻,實現了生死攸關的轉折。

  習近平總書記感慨系之:“從通道轉兵到黎平會議,從猴場會議到遵義會議,這是一條紅軍的生路,一條共產黨的生路,這個火種保留下來,才有了我們今天。要弘揚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以昂揚斗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堅定信心、真抓實干,一定能讓各族群眾的幸福生活像美麗的花兒在高原綻放,像動聽的歌聲在山谷回響。

  文字記者:新華社記者張曉松、朱基釵 人民日報記者杜尚澤、朱思雄

  統籌:朱思明、高松齡、肖磊濤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幸福生活,像花兒一樣綻放——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和云南考察紀實
2025/3/22 20:23:11    來源:新華社

   列車在祖國大西南的群山峻嶺間飛馳,這里有壯美的山川,有厚重的歷史,有絢麗的文化,有欣欣向榮的發展。

  全國兩會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即赴貴州和云南考察調研。5年前,“十三五”收官,考察云南,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4年前,“十四五”開局,考察貴州,宣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也不能落下”。

  時代在接續奮斗中翻開新篇。如今,“十四五”即將收官、“十五五”正在謀劃。

  從“多彩貴州”到“七彩云南”,習近平總書記進侗寨話振興、訪古城看產業,一路調研,發表重要講話,指引云貴大地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奮發進取,展現新的風采。

  (一)進侗寨共話鄉村全面振興——“祝你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貴州黎平縣肇興侗寨,有“侗鄉第一寨”之譽。千百年來,侗家人在此世代安居,生生不息。

  3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貴州來過很多次了,黔東南這邊還沒有來過,這次來看看侗族的鄉親們。”

  總書記來到村口平臺,一派安寧祥和的侗鄉美景展現在眼前:四面青山攏翠,綠樹成蔭,壟上油菜花開,一座座侗族青瓦木屋鱗次櫛比。

  歌聲樂曲聲,從寨門口傳來。身著民族盛裝的侗族鄉親們,吹起蘆笙,彈起牛腿琴,唱著熱情的侗族大歌,歡迎總書記的到來。

  一曲《布谷催春》婉轉悠揚,猶如一聲聲布谷鳥鳴,唱出因時而作的春耕場景。總書記不時詢問侗族大歌藝術起源、曲調特點、演唱形式等情況。

  秀美的山水,孕育了良田香稻。

  “你們這里的糧食能夠自給自足嗎?”總書記問。

  “沒有問題,都是水田。我們這里的香禾糯遠近聞名。”村支書回答。

  侗族文化展示中心,通過文字、圖片和一件件實物模型等,濃縮了侗族的特色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步入展廳,一一了解侗族的歷史、風俗和服飾、建筑等特色文化保護傳承情況。

  村支書首先介紹了侗族的特色服飾,一針一線、色調鮮明,“這個‘三魚共首圖’是我們侗族的特色,象征著團結和睦”。

  “寓意很好,很吉祥,就像五羊開泰一樣。侗族服裝很古樸也很時尚。”總書記笑著說。

  “鼓樓凌云不用釘,飛檐攬月接星辰。”展廳墻壁上,優美詩句刻畫出侗家人的建筑特點。總書記停下腳步,感慨地說:“很有特色。”

  察看鼓樓、風雨樓、吊腳樓、花橋等實物模型,“地坪風雨橋很講究”;詢問侗戲怎么演唱,傾聽經典劇目《珠郎娘美》背后的故事;了解蘆笙、侗笛、琵琶、牛腿琴、芒筒等樂器特色……總書記感嘆“侗族文化是很豐厚的”。

  侗寨主路上,信團鼓樓聳立。這一重檐寶塔式的侗族標志性建筑,是侗鄉人集會議事的場所。

  鼓樓里,火塘邊,幾條木長凳,習近平總書記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暢談。

  “大家都說說,咱們聊聊家常。”親切的話語,讓大家倍感溫暖。

  第二次駐村的第一書記說,上一次駐村是在脫貧攻堅期間,現在任務是抓好鄉村全面振興,搞好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很喜歡在基層工作。

  總書記回應道:“第一書記制度還是要堅持,脫貧之后鄉村全面振興任務同樣繁重,這方面還是要加強。”

  退休老黨員表示,退休不退志,回到村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協助配合做一些矛盾調解工作。

  總書記點頭贊許:“這也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種體現。矛盾要及時解決在基層。”

  民宿店主說,向各方游客展示家鄉的文化,特有自豪感;返鄉創業大學生說,牽頭成立合作社,把蔬菜瓜果、豬牛羊肉供應到景區,去年銷售額達到430萬元;制作侗族樂器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說,春節到現在訂單已超過10萬元,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還能陪老人小孩……

  歡聲笑語中,躍動著侗寨鄉村全面振興的勃勃生機。

  “村里人在外面務工的還多嗎?”總書記問。

  “全村5000多人,在外務工的只有500人左右,大部分都在家門口就業了。”村支書回答。

  “這個現象很令人欣慰。”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你們都講得很好。從你們的講述、你們的神情可以看出,村寨這些年欣欣向榮。”

  “現在旅游是一個很大的產業,鄉村旅游如火如荼。怎么抓好旅游呢?就是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抓好人無我有的東西。”總書記娓娓道來。“吊腳樓、古寨、非遺樂器、侗族大歌、蠟染工藝,這些民族的特色,要傳承好弘揚好,在文旅融合中更好彰顯它的光彩。祝你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鼓樓起身時,村民們紛紛簇擁過來。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對鄉親們說:“你們的風采很好,看著都是那么神采奕奕,侗族人民樸實、勤勞、有文化、有智慧。有黨和政府的支持,希望鄉親們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層樓,把鄉村振興做得更好,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得更好。”

  話音甫落,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美麗的侗寨哎,綠水青山好風光。鼓樓下,把歌唱,千年的侗歌唱給黨、唱給黨。呀啰呀啰耶,呀啰耶,呀啰耶……”

  侗鄉人民簇擁著總書記,深情唱起《侗歌聲聲唱給黨》,依依不舍。總書記頻頻向鄉親們揮手致意。

  甜美的笑容,洋溢在臉龐上;幸福的歌聲,回蕩在村寨間。

 (二)訪古城感受深厚歷史文化——“文旅融合促進經濟發展”

  一場春雪,讓擁有800多年歷史的云南麗江古城,更顯古樸厚重。

  清澈流水從雪山而下,入城后分為無數支流穿街繞巷,一座座納西族民居依山就勢、臨河傍水、有致錯落。

  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一行來到這里時,整座古城沸騰了。

  游客們見到總書記十分驚喜,高聲向總書記問好。

  “你們從哪里來的,怎么來的?”“來幾天了,打算待多久?”“吃了什么特色的?”“你們穿的民族服裝很好看”……總書記一路走一路同大家打招呼。掌聲、笑聲、歡呼聲,在密仄的街巷此起彼伏。

  走過小石橋,總書記沿著石板路,察看古城風貌。

  地處滇川藏交通要沖,麗江這顆“高原明珠”,見證過當年茶馬古道的繁華,在今日文旅融合大潮中綻放著絢麗光芒。

  特色土菜館、牦牛火鍋店,小粒咖啡店、普洱茶店,東巴紙坊、網紅書店,手工銀飾店、文創商品店,還有旅拍攝影店……商鋪林立,商品琳瑯,好不熱鬧。流水潺潺,鮮花錦繡,一步一景。

  “這家店位置很好,捷足先登”“你們的菜單給我看一看”“云南咖啡還是代表著中國的”……總書記不時同商家店主和游客親切交流。

  當地負責同志介紹,近年來越來越多人來到云南、來到麗江,不僅僅是來古城打卡,而是選擇留在這里住上一段時間,感受“一種叫云南的生活”。2024年,進入古城景區的游客達2217萬人次,文旅產業占據了麗江經濟的半壁江山。

  習近平總書記說:“麗江以旅游聞名,這里的文化、風光、民俗都非常吸引人,還有這里的建筑、小橋流水的環境,大家來了之后,都會有好的體驗。”

  對于文化和經濟發展的互促互進,總書記有著深刻的思考:從提出“人文經濟學”的重大命題,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進一步強調“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冀望文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深厚的根基和持久的助推力。

  此次考察,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文旅融合促進了經濟發展,文旅產業要走一條持續、健康的發展之路。”

  木府,麗江古城中的重要文化地標,歷經400多年風雨,見證西南地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察看木府主要建筑,并參觀了納西族東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

  木府中,有納西人崇文重教的故事:迎賓門牌坊上四個大字“天雨流芳”,意思是“天降芳雨,潤澤百姓”,納西語還有一層意思,意為“讀書去吧”。這成了當地的勸學古訓。

  綿延不斷的歷史長河,由各民族百川匯流而成其壯闊。開放包容的中華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創造而成其博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利用好木府這樣的重要文化地標,保護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各族群眾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和”姓,納西族常見姓氏。一個“和”字,生動詮釋著中華文明統一性、包容性。

  離開麗江時,總書記對當地居民和游客說:“麗江是個好地方,一定會發展得更好。希望你們的生活幸福安康,就像納西族的大姓‘和’姓一樣,和和美美。”

  (三)看產業指明高質量發展路徑——“繼續把王牌打好”

  勤勞智慧的侗家人,把代代相傳的文化做成了家門口的產業。

  肇興侗寨的侗鄉特色產業基地,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正以蜂蠟為墨、用蠟刀為筆,在土布上繪就精美的圖案。

  習近平總書記饒有興致地細看精湛的工藝和各類蠟染文創,關切詢問“技藝從小就學的吧”“產品受歡迎嗎”“合作社有多少社員”“有沒有自己的品牌”。

  這家非遺手工合作社,為寨內200多名婦女提供了穩定就業,并帶動周邊村寨婦女居家就業增收,2024年產值達1800萬元。

  農村產業的發展,以讓更多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為依歸。

  18日上午,在聽取貴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叮囑:“促進百姓增收致富,要找到便于群眾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渠道和方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幫助群眾公平分享產業發展收益。”

  近年來,貴州文旅火爆出圈,在2024年新年賀詞里,總書記還專門提到了貴州的“村超”。

  “貴州‘村超’、‘村BA’這些文體活動群眾喜聞樂見,一定要完善好培育好發展好。”

  發展特色產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途徑。

  云南擁有獨特的低緯度、高海拔地理氣候,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適宜種植鮮切花的三大區域之一。如今,彩云之南,從花田到花街,再到花市,“云花”產業跨越式發展。

  麗江城外,高山腳下,平疇沃野,一片美麗花海。19日下午抵達麗江后,習近平總書記首先來到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考察。

  在產業園展廳,云南省有關負責同志向總書記匯報,2024年云南全省花卉種植面積達195萬畝,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206億枝,均為全國第一。

  展臺上,各種玫瑰、馬蹄蓮鮮切花品種一字排開。習近平總書記邊走邊看,一一詢問品種、價格、哪些市場歡迎度高。

  產業園技術人員介紹道:“現在很多消費者喜歡淡雅色系的玫瑰花,尤其是年輕人。通過保鮮技術,玫瑰的瓶插期最長能達到45天,冷鏈運輸,朝發夕至。”

  如今,云南的花卉產業每年帶動19萬戶花農戶均增收5萬元以上,輻射帶動100多萬人就業創業。“美麗產業”,正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產業”。

  玫瑰花種植大棚,采用的是無土栽培技術,村民和技術人員正在這里勞作。

  “都是住在附近嗎?”總書記同大家親切交流。

  “離家很近,中午都可以回家吃飯休息,掙錢顧家兩不誤。”

  “收入怎么樣?”

  “現在一個月4000多元,旺季可以達到7000多元。”

  “在這里種花,心情很好吧?”

  “我們在花海里上班,特別開心。”

  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你們這個事業搞得很興旺,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祝你們的生活像花兒一樣美!”

  20日上午,在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會上,云南省負責同志介紹了把農業作為云南的“芯片”產業來抓的做法。

  “高原特色農業和文旅產業,這是云南的特色產業,是通過你們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和獨特文化形成的。”習近平總書記一一盤點,“云南本地產的茶很多,當年就是茶馬古道,中藥材歷史悠久,小粒咖啡很好喝,還是橡膠主產區,有熱帶亞熱帶的水果堅果……這些特產都是你們的王牌,要繼續把王牌打好。”

  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各地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等不同,抓產業轉型升級要從實際出發,遵循經濟規律,突出自身特色。”

 (四)抓工作堅持久久為功——“以昂揚斗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貴州和云南,都曾經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比較重的省份,當年的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云貴兩省有4個。

  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考察中,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工作轉向抓高質量發展,但絕不是說把農村的重要性轉掉,農村工作的重點是把脫貧轉向鄉村全面振興,脫貧的兜底必須是固若金湯的,絕對不能出現規模性返貧致貧。關鍵要把這些事做實,持續下去。”

  今年是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明確要求:“過渡期結束后,對農村低收入人口還要搭把手,要建立統一監測、分類幫扶機制,把民生底線兜牢。”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全國兩會剛一結束,黨中央就在全黨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的今年黨建工作重點任務。

  八項規定一子落,黨的建設滿盤活,成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金色名片”。

  “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作出的決定,哪一件不是說到做到、一以貫之的?我們抓什么,就是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在貴州和云南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及黨中央決定開展這次學習教育的深遠考量:“這些年,八項規定確實是推動了根本性的變化,風氣為之一新,過去積重難返的現象大部分沒有了。同時要看到,有一些地方發生了松動,有一些方面還存在盲區死角,一些不良風氣出現了反彈回潮。釘釘子嘛,再釘幾下,久久為功,化風為俗。”

  總書記特別叮囑:“各級黨組織要深刻領會黨中央這一決定的重大意義,聚焦主題、簡約務實地組織好學習教育,不要搞形式主義,形式主義本身就是八項規定要反對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90年前,就在大西南的山水之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歷經血與火的考驗,沖破艱難險阻,實現了生死攸關的轉折。

  習近平總書記感慨系之:“從通道轉兵到黎平會議,從猴場會議到遵義會議,這是一條紅軍的生路,一條共產黨的生路,這個火種保留下來,才有了我們今天。要弘揚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以昂揚斗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堅定信心、真抓實干,一定能讓各族群眾的幸福生活像美麗的花兒在高原綻放,像動聽的歌聲在山谷回響。

  文字記者:新華社記者張曉松、朱基釵 人民日報記者杜尚澤、朱思雄

  統籌:朱思明、高松齡、肖磊濤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品牌策划-品牌设计-济南之式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官网-提供品牌整合丨影视创意丨公关活动丨数字营销丨自媒体运营丨数字营销 | 无锡不干胶标签,卷筒标签,无锡瑞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PCB设计,PCB抄板,电路板打样,PCBA加工-深圳市宏力捷电子有限公司 | 全自动定氮仪-半自动凯氏定氮仪厂家-祎鸿仪器 | 节流截止放空阀-不锈钢阀门-气动|电动截止阀-鸿华阀门有限公司 | 护栏打桩机-打桩机厂家-恒新重工| 新疆系统集成_新疆系统集成公司_系统集成项目-新疆利成科技 | 打包钢带,铁皮打包带,烤蓝打包带-高密市金和金属制品厂 | 济南网站策划设计_自适应网站制作_H5企业网站搭建_济南外贸网站制作公司_锐尚 | 电磁辐射仪-电磁辐射检测仪-pm2.5检测仪-多功能射线检测仪-上海何亦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宽带办理,电信宽带,移动宽带,联通宽带,电信宽带办理,移动宽带办理,联通宽带办理 | 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_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高防护蠕动泵-多通道灌装系统-高防护蠕动泵-www.bjhuiyufluid.com慧宇伟业(北京)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 求是网 - 思想建党 理论强党| 叉车电池-叉车电瓶-叉车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电动叉车蓄电池生产厂家 | 雷冲击高压发生器-水内冷直流高压发生器-串联谐振分压器-武汉特高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模具硅橡胶,人体硅胶,移印硅胶浆厂家-宏图硅胶科技 | 整车VOC采样环境舱-甲醛VOC预处理舱-多舱法VOC检测环境仓-上海科绿特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 烟台螺纹,烟台H型钢,烟台钢材,烟台角钢-烟台市正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青岛球场围网,青岛车间隔离网,青岛机器人围栏,青岛水源地围网,青岛围网,青岛隔离栅-青岛晟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合肥钣金加工-安徽激光切割加工-机箱机柜加工厂家-合肥通快 | 散热器-电子散热器-型材散热器-电源散热片-镇江新区宏图电子散热片厂家 | 浴室柜-浴室镜厂家-YINAISI · 意大利设计师品牌 | 咿耐斯 |-浙江台州市丰源卫浴有限公司 | 包装机_厂家_价格-山东包装机有限公司 | 动物解剖台-成蚊接触筒-标本工具箱-负压实验台-北京哲成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彩印编织袋,郑州饲料编织袋定制,肥料编织袋加工厂-盛军塑业 河南凯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山西3A认证|太原AAA信用认证|投标AAA信用证书-山西AAA企业信用评级网 | 机制砂选粉机_砂石选粉机厂家-盐城市助成粉磨科技有限公司 | 匀胶机旋涂仪-声扫显微镜-工业水浸超声-安赛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德国进口电锅炉_商用电热水器_壁挂炉_电采暖器_电热锅炉[德国宝] | 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 | 上海冠顶工业设备有限公司-隧道炉,烘箱,UV固化机,涂装设备,高温炉,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家 | 焊接减速机箱体,减速机箱体加工-淄博博山泽坤机械厂 | 武汉高低温试验机-现货恒温恒湿试验箱-高低温湿热交变箱价格-湖北高天试验设备 | 直流大电流电源,燃料电池检漏设备-上海政飞 | 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切断阀「厂家」-浙江利沃夫自控阀门 | 微妙网,专业的动画师、特效师、CG模型设计师网站! - wmiao.com 超声波电磁流量计-液位计-孔板流量计-料位计-江苏信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量子管通环-自清洗过滤器-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北京罗伦过滤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精密模具-双色注塑模具加工-深圳铭洋宇通| PE拉伸缠绕膜,拉伸缠绕膜厂家,纳米缠绕膜-山东凯祥包装 | 仿古瓦,仿古金属瓦,铝瓦,铜瓦,铝合金瓦-西安东申景观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