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2年專題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 正文

2022年專題

沿著總書記足跡訪民生丨北京師范大學:培養“四有”老師
更新時間:2023-7-26 10:48:49    來源:民生周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

北京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級師范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范大學。

百余年來,北京師范大學始終同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進步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在“五四”“一二·九”等愛國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學校秉承“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形成了“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

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11個學科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2022年,學校12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入選學科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北京師范大學是國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資源豐富,是國家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正向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穩步邁進。


“下一站,夢想。”今年的畢業季,北京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北師大”)發出了“木鐸青春號”,畢業生們奔赴全國各地。

離校之前,他們在校園里拍照留念,矗立在學校東南門附近的校訓碑是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對于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每個學生都很熟悉,并且在學習中逐步理解其深意。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師大看望教師學生,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在同學校師生代表進行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北京師范大學是百年名校,是我國最早的現代師范教育高等學府,學校“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十分精練地詮釋了“師范”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百年學府,再啟新程。近年來,北師大聚焦“四有”好老師培養,實施了“優師計劃”“教師能力提升計劃”等,為各地輸送了一批批優秀教師,服務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

尊師重教的風尚也在全國越來越濃厚,教師日益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北師大實施了“四有”好老師獎勵計劃、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支持各地師范院校發展,提升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助力中國教育高質量發展。

思政大課堂,點燃理想信念

“每一屆學生都不一樣,學生們成長的環境在變,他們討論的話題也在變。”在北師大做了十多年的輔導員及思政課教師之后,高超深有感慨。

有些新生入校的時候很迷惘,輔導員會跟他們談心。“青年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幫助他們樹立理想信念,規劃職業生涯非常重要。” 北京師范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任雅才說。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北師大考察并與師生代表座談,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潤枝作為教師代表參加。她記得,總書記對教師提出四點要求,第一就是要有理想信念。

“未來讓有信仰的人去講信仰,用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北師大黨委書記程建平說,北師大堅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著眼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培養十年、二十年之后發揮價值引領作用的高素質教師和各行業領軍人才。

學校推動了思政課改革創新,打造“身邊的思政課”和“行走在祖國大地的思政課”。每年都組織學生開展各類實踐課程,引導學生既“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

對于怎么上好思政課,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費了很多心思集體備課,學校還選聘了哲學、教育等學科專家參與思政課教學。高超承擔了本科生的“思想道德與法治”課,她說,“現在的大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都很強,不是你講什么他們就信什么,他們會提出很多問題。我們要把最新的思想融入課堂里,把理論講透徹。同時,在講課的過程中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并善于做國際比較。”

她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要讓學生更愛聽思政課,還得了解學生關注什么問題,有哪些疑惑。2016年,她在學校的支持下成立了“明德滋蘭”思想引領工作室,通過發放問卷、舉辦午餐會,捕捉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分析背后需求,為宣講員宣講、輔導員工作、思政課教師教學提供有效參考。通過“木鐸思享”網絡平臺,推出了“你想要怎樣的生活”“愛國那些事”等微課堂,延展思政課教學。“現在的學生生活在信息時代,我們要有意識地回應一些網絡熱點問題,也要用好網絡載體,做好網絡思政教育。”高超說。

學校還積極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幫助更多學校的教師講好思政課,用好校園陣地。

“做一個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包括了對我們國家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你們要樹立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斗的理想,還要樹立一個理想,就是忠實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國家的棟梁,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北師大2023屆赴基層任教畢業生崗前公益培訓上,面對將走上三尺講臺的畢業生,94歲的資深教授顧明遠諄諄教誨,“教師面對的是成長中的青少年兒童,責任重大。你們要用自己的精神魅力、人格魅力、知識魅力去影響學生。”

育“人師”,鑄“師魂”

今年畢業的北師大公費師范生獲得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師魂》,這是北師大資深教授林崇德著的書,凝聚了他從教以來對師德的感悟。

“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林崇德說。從教近60年來,他是師德教育的研究者,也是高尚師德的踐行者,曾獲“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師德模范教師”等稱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師大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在林崇德看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要求,為新時代師德建設指明了方向。對于加強師德建設,他認為一方面要遵守底線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另一方面要倡導崇高師德,因為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從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偉大事業。

對于師德的培養,他強調言傳身教。比如,他從不收在讀學生任何禮物,但只要學生有困難,他會盡可能給予幫助。獲得2021年度杰出教學獎后,他把100萬元獎金捐贈給北師大教育基金會,用來激勵對基礎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作出貢獻的師范院校的老師。

“學校把師德涵養融入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北師大副校長汪明說,“希望未來我們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去傳承教育的理念,去教書育人的時候,他們自身為人師表的師德素養能夠影響他們的學生。”

2021年9月,北師大迎來了首批“優師計劃”學生,這些學生是為832個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中小學校定向培養的師資。“優師計劃”的培養方案與公費師范生一致,超越常規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踐行教師“養成教育”。比如,通過“家國情懷與價值理想”模塊課程,培養教師職業理想與道德情操;從大一開始觀摩基礎教育改革前沿成果,培養適應教育變革意識;將“職業信念與養成教育”課程和樂育講壇貫穿大學四年的培養,通過邀請優秀中小學校長、教師對師范生言傳身教,讓學生感受名師的人生追求,領會教師職業精神。

北師大珠海校區開展“學院+書院”雙院制協同育人,學院主要負責教學工作,書院主要負責育人工作,學院和書院通力協作實現師范生第一和第二課堂的整體設計和實施。

“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等教學模式為我們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學院和書院不僅注重我們的專業課程學習,還組織了很多特色研究、道德實踐活動,讓我的大學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北師大弘文書院優師計劃定向就業師范生劉家輝說。

2022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師大“優師計劃”師范生的回信中提出,希望你們繼續秉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珍惜時光,刻苦學習,砥礪品格,增長傳道授業解惑本領,畢業后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收到回信那天,我們都很激動,這是對學校的一種激勵。”程建平說。這是總書記繼2014年考察北師大、2015年給“國培計劃(2014)”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回信后,對北師大人的又一次鼓勵、再一次動員。2023年,學校“優師計劃”的招生規模增加到800人,加上之前已經啟動的“啟航計劃”,力保給每一個脫貧縣輸送一名優秀畢業生。

“我的家鄉在云南省臨滄市,我希望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幫助家鄉的孩子實現理想,也培養更多的人才,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劉家輝說。

涵養扎實學識,強“師能”

在崗前培訓及畢業典禮結束之后,北師大化學學院2019級公費師范生鐘海英便收拾行囊,回到自己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贛縣,成為贛縣一名中學教師。

剛入校時,鐘海英并不是公費師范生,但在學習了一門門關于化學、關于教學的專業課之后,她想要成為教師的想法愈加強烈,于是在大二提交了申請,轉成公費師范生。

她還記得教育實訓課上,老師介紹了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學習模式。“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回想我的中小學,課堂上基本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如果能夠把這種先進的教育方法帶回家鄉,該有多好啊!”鐘海英說。

在畢業季面臨就業選擇的時候,鐘海英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到家鄉。經過4年的學習,她對自己的從教之路充滿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指出,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

9年來,為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北師大積極探索實施“強師工程”,按照“培養一批、輸送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推進六大計劃,形成從招生、培養、輸送到職后支持、教育質量監測診斷、獎勵的系統性改革舉措。

北師大有12個學科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位居全國高校前列。以培養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為目標,北師大進一步完善多學科支撐的教師教育體系。學校堅持教師教育優先,充分發揮其他學科對教師教育的助推作用,形成全校所有學科共同支撐教師教育的辦學格局。

對師范生的培養,北師大從通識教育、學科專業教育、教師職業素養教育三個維度確定培養方案,制定了各有側重又相互融通的課程體系。比如,“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四門教師素養類通識必修課,讓每名學子都打上“師范”烙印。

對于教師來說,光有知識還不夠,還需要過硬的課堂教學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在實踐鍛煉中形成。北師大從大一到大四全學段合理安排學生參與教育實習實踐環節,讓學生從入學開始逐步了解教師職業、熟悉不同的基礎教育教學環境、鍛煉教學能力。

北師大推出了教育見習、實習、研習一體化的實踐育人模式。一方面讓師范生利用寒暑假以支教、教育調研等方式到邊遠地區實習,另一方面安排學生到發達地區省市示范校實習,“這樣我們的師范生既能了解偏遠地區的教育實際,也能了解發達地區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教育技術。”汪明說。

此外,北師大堅持“研習”。讓學生總結在實習中看到的教育教學問題,帶到學校和老師一起研究,在科研的訓練中學會主動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提升教學能力。

2020年,北師大開始實施“啟航計劃”,獎勵赴基層任教的畢業生,并組建導師團,為這些畢業生開展職后培訓。

“我們對學生是‘扶上馬、送一程、服務終身’。”程建平說,學校以線上線下培訓結合的方式繼續支持這些畢業生。比如,不會當班主任怎么辦?學校邀請基礎教育一線的優秀班主任來講課。

程建平表示,今年暑假學校將邀請到脫貧縣任教的畢業生回來,開展職業發展沙龍,跟專家、優秀教師一起進行交流。同時,學校會設置一批關于基礎教育的課題,讓這些畢業生邊教學邊思考,保持研究不斷線。

鐘海英入選了今年的“啟航計劃”,獲得了10萬元的專項獎勵。但更讓她興奮的是,畢業后學校還提供一系列支持。一年之后,她還可以再次回到校園,攻讀在職教育碩士。“我相信,在‘啟航計劃’支持下,我會不斷成長,最終成為‘四有’好老師。”

嚴慈相濟,用愛培育愛

教育的方法有千萬種,但最讓人動容的還是老師對學生的愛。老師教過的知識可能會被忘卻,但老師為學生付出的感情卻會被銘記。

任雅才記得,在習近平總書記同北師大師生代表的座談會上,她匯報的主題是做大學生成長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應該是仁師,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好老師。

走上輔導員工作崗位以來,任雅才一直是用真情、真心、真誠在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她被評為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她非常珍視學生頒給她的 “最佳大伙伴獎”。

在她看來,北師大的很多學生是未來的教師,要用愛去培育、激發他們的“仁愛之心”。任雅才所帶的本科班級每學期都會拍攝班級合影,合影的時候每個學生的站位不變。幾個學期下來,就會看到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比如,大一寒假結束,大家都還穿著色彩艷麗的棉服,到了大四的寒假拍照,他們就身著灰白色系的職業裝了。在大學的4年中,拍照也變成了一種儀式,讓學生跟老師有了一種情感連接。

“很多同學畢業后想要以前的照片了,會到我這里來找。”任雅才說,一屆又一屆學生的照片都還存在她的電腦里。

在平時的班級活動中,任雅才會留心觀察學生,對不同特點的學生給予不同支持。比如,對活潑外向、組織能力強的學生,她會給他們推薦更多實踐鍛煉的平臺。對于內向靦腆、不善言辭的學生,她會給他們創造一些走出自我、挑戰更多可能的機會。

“教好學生需要一個感情基礎,沒有一顆仁愛之心,沒有愛,就沒有感情基礎,也就不可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目標。”林崇德說。

他強調嚴慈相結合,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光有愛沒有嚴,就是溺愛。光有嚴沒有愛,就是空洞的說教。”

林崇德愛學生,他關心學生的發展平臺,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發展的條件;他也關心學生的經濟狀況,為他們爭取更好的生活條件;他還關心學生的家人,乃至他們孩子的成長。

“老師要做的不是盯著學生的成績,而是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從細微處愛他們。”林崇德說。

在該“嚴”的地方,林崇德也絕不含糊。他從來不放過任何不合格的論文。他有一位博士生,學了6年,畢業論文改到第23稿才通過,最后這位學生問:“我是不是您最笨的學生?”林崇德告訴他:“不是,我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你懂得什么叫規則,什么叫嚴謹。”后來這位學生到了一所高校任教,成了這個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心理學素養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讀懂學生。北師大是中國心理學教學科研的重要基地,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師大考察時,來到心理學院,走進團隊行為、學習困難評估、學習能力提升等實驗室,仔細觀看科學儀器上顯示的參試者腦電波等圖像和數據,了解學校心理學科發展以及在災后心理重建、航天員選拔、南極科考等領域轉化運用心理學的情況。

近年來,北師大依托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重大項目,在探索青少年兒童學習和發展的科學規律、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和障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北師大為學生開設了多門心理健康類課程,支持樂教適教的未來卓越教師的培養。

協同提質,培育更多“四有”好老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師大考察時強調,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

作為教師教育的排頭兵,北師大為全國各地培養、提升、輸送了一批批高水平教師。但一校之力遠遠不夠,北師大提出建立師范教育聯盟,教育部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

由北師大牽頭的組團包括安徽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省屬師范院校,也包括青海師范大學、阜陽師范大學、阿壩師范學院等薄弱院校。

“我們對每個師范院校的支持方式都不一樣,是一校一策。”程建平說,比如,在青海師范大學,北師大支持學校建立了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兩彈一星”精神研究院,以聯合科研的方式帶動學校的發展。在北師大的支持下,青海師范大學畢業生的教師資格證通過率由20%左右提升至現在的70%左右。

“這個計劃不是封閉的,未來還將繼續擴展。”程建平說,“在互助合作中,每個學校都是受益的。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為基礎教育培養更多好老師。”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原文刊載于2023年第16期《民生周刊》雜志

原標題:《北京師范大學:培養“四有”老師》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羅燕

文章編輯:李燦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沿著總書記足跡訪民生丨北京師范大學:培養“四有”老師
2023-7-26 10:48:49    來源:民生周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

北京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級師范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范大學。

百余年來,北京師范大學始終同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進步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在“五四”“一二·九”等愛國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學校秉承“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形成了“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

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11個學科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2022年,學校12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入選學科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北京師范大學是國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資源豐富,是國家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正向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穩步邁進。


“下一站,夢想。”今年的畢業季,北京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北師大”)發出了“木鐸青春號”,畢業生們奔赴全國各地。

離校之前,他們在校園里拍照留念,矗立在學校東南門附近的校訓碑是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對于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每個學生都很熟悉,并且在學習中逐步理解其深意。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師大看望教師學生,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在同學校師生代表進行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北京師范大學是百年名校,是我國最早的現代師范教育高等學府,學校“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十分精練地詮釋了“師范”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百年學府,再啟新程。近年來,北師大聚焦“四有”好老師培養,實施了“優師計劃”“教師能力提升計劃”等,為各地輸送了一批批優秀教師,服務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

尊師重教的風尚也在全國越來越濃厚,教師日益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北師大實施了“四有”好老師獎勵計劃、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支持各地師范院校發展,提升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助力中國教育高質量發展。

思政大課堂,點燃理想信念

“每一屆學生都不一樣,學生們成長的環境在變,他們討論的話題也在變。”在北師大做了十多年的輔導員及思政課教師之后,高超深有感慨。

有些新生入校的時候很迷惘,輔導員會跟他們談心。“青年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幫助他們樹立理想信念,規劃職業生涯非常重要。” 北京師范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任雅才說。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北師大考察并與師生代表座談,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潤枝作為教師代表參加。她記得,總書記對教師提出四點要求,第一就是要有理想信念。

“未來讓有信仰的人去講信仰,用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北師大黨委書記程建平說,北師大堅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著眼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培養十年、二十年之后發揮價值引領作用的高素質教師和各行業領軍人才。

學校推動了思政課改革創新,打造“身邊的思政課”和“行走在祖國大地的思政課”。每年都組織學生開展各類實踐課程,引導學生既“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

對于怎么上好思政課,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費了很多心思集體備課,學校還選聘了哲學、教育等學科專家參與思政課教學。高超承擔了本科生的“思想道德與法治”課,她說,“現在的大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都很強,不是你講什么他們就信什么,他們會提出很多問題。我們要把最新的思想融入課堂里,把理論講透徹。同時,在講課的過程中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并善于做國際比較。”

她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要讓學生更愛聽思政課,還得了解學生關注什么問題,有哪些疑惑。2016年,她在學校的支持下成立了“明德滋蘭”思想引領工作室,通過發放問卷、舉辦午餐會,捕捉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分析背后需求,為宣講員宣講、輔導員工作、思政課教師教學提供有效參考。通過“木鐸思享”網絡平臺,推出了“你想要怎樣的生活”“愛國那些事”等微課堂,延展思政課教學。“現在的學生生活在信息時代,我們要有意識地回應一些網絡熱點問題,也要用好網絡載體,做好網絡思政教育。”高超說。

學校還積極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幫助更多學校的教師講好思政課,用好校園陣地。

“做一個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包括了對我們國家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你們要樹立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斗的理想,還要樹立一個理想,就是忠實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國家的棟梁,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北師大2023屆赴基層任教畢業生崗前公益培訓上,面對將走上三尺講臺的畢業生,94歲的資深教授顧明遠諄諄教誨,“教師面對的是成長中的青少年兒童,責任重大。你們要用自己的精神魅力、人格魅力、知識魅力去影響學生。”

育“人師”,鑄“師魂”

今年畢業的北師大公費師范生獲得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師魂》,這是北師大資深教授林崇德著的書,凝聚了他從教以來對師德的感悟。

“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林崇德說。從教近60年來,他是師德教育的研究者,也是高尚師德的踐行者,曾獲“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師德模范教師”等稱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師大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在林崇德看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要求,為新時代師德建設指明了方向。對于加強師德建設,他認為一方面要遵守底線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另一方面要倡導崇高師德,因為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從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偉大事業。

對于師德的培養,他強調言傳身教。比如,他從不收在讀學生任何禮物,但只要學生有困難,他會盡可能給予幫助。獲得2021年度杰出教學獎后,他把100萬元獎金捐贈給北師大教育基金會,用來激勵對基礎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作出貢獻的師范院校的老師。

“學校把師德涵養融入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北師大副校長汪明說,“希望未來我們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去傳承教育的理念,去教書育人的時候,他們自身為人師表的師德素養能夠影響他們的學生。”

2021年9月,北師大迎來了首批“優師計劃”學生,這些學生是為832個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中小學校定向培養的師資。“優師計劃”的培養方案與公費師范生一致,超越常規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踐行教師“養成教育”。比如,通過“家國情懷與價值理想”模塊課程,培養教師職業理想與道德情操;從大一開始觀摩基礎教育改革前沿成果,培養適應教育變革意識;將“職業信念與養成教育”課程和樂育講壇貫穿大學四年的培養,通過邀請優秀中小學校長、教師對師范生言傳身教,讓學生感受名師的人生追求,領會教師職業精神。

北師大珠海校區開展“學院+書院”雙院制協同育人,學院主要負責教學工作,書院主要負責育人工作,學院和書院通力協作實現師范生第一和第二課堂的整體設計和實施。

“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等教學模式為我們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學院和書院不僅注重我們的專業課程學習,還組織了很多特色研究、道德實踐活動,讓我的大學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北師大弘文書院優師計劃定向就業師范生劉家輝說。

2022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師大“優師計劃”師范生的回信中提出,希望你們繼續秉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珍惜時光,刻苦學習,砥礪品格,增長傳道授業解惑本領,畢業后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收到回信那天,我們都很激動,這是對學校的一種激勵。”程建平說。這是總書記繼2014年考察北師大、2015年給“國培計劃(2014)”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回信后,對北師大人的又一次鼓勵、再一次動員。2023年,學校“優師計劃”的招生規模增加到800人,加上之前已經啟動的“啟航計劃”,力保給每一個脫貧縣輸送一名優秀畢業生。

“我的家鄉在云南省臨滄市,我希望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幫助家鄉的孩子實現理想,也培養更多的人才,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劉家輝說。

涵養扎實學識,強“師能”

在崗前培訓及畢業典禮結束之后,北師大化學學院2019級公費師范生鐘海英便收拾行囊,回到自己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贛縣,成為贛縣一名中學教師。

剛入校時,鐘海英并不是公費師范生,但在學習了一門門關于化學、關于教學的專業課之后,她想要成為教師的想法愈加強烈,于是在大二提交了申請,轉成公費師范生。

她還記得教育實訓課上,老師介紹了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學習模式。“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回想我的中小學,課堂上基本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如果能夠把這種先進的教育方法帶回家鄉,該有多好啊!”鐘海英說。

在畢業季面臨就業選擇的時候,鐘海英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到家鄉。經過4年的學習,她對自己的從教之路充滿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指出,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

9年來,為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北師大積極探索實施“強師工程”,按照“培養一批、輸送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推進六大計劃,形成從招生、培養、輸送到職后支持、教育質量監測診斷、獎勵的系統性改革舉措。

北師大有12個學科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位居全國高校前列。以培養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為目標,北師大進一步完善多學科支撐的教師教育體系。學校堅持教師教育優先,充分發揮其他學科對教師教育的助推作用,形成全校所有學科共同支撐教師教育的辦學格局。

對師范生的培養,北師大從通識教育、學科專業教育、教師職業素養教育三個維度確定培養方案,制定了各有側重又相互融通的課程體系。比如,“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四門教師素養類通識必修課,讓每名學子都打上“師范”烙印。

對于教師來說,光有知識還不夠,還需要過硬的課堂教學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在實踐鍛煉中形成。北師大從大一到大四全學段合理安排學生參與教育實習實踐環節,讓學生從入學開始逐步了解教師職業、熟悉不同的基礎教育教學環境、鍛煉教學能力。

北師大推出了教育見習、實習、研習一體化的實踐育人模式。一方面讓師范生利用寒暑假以支教、教育調研等方式到邊遠地區實習,另一方面安排學生到發達地區省市示范校實習,“這樣我們的師范生既能了解偏遠地區的教育實際,也能了解發達地區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教育技術。”汪明說。

此外,北師大堅持“研習”。讓學生總結在實習中看到的教育教學問題,帶到學校和老師一起研究,在科研的訓練中學會主動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提升教學能力。

2020年,北師大開始實施“啟航計劃”,獎勵赴基層任教的畢業生,并組建導師團,為這些畢業生開展職后培訓。

“我們對學生是‘扶上馬、送一程、服務終身’。”程建平說,學校以線上線下培訓結合的方式繼續支持這些畢業生。比如,不會當班主任怎么辦?學校邀請基礎教育一線的優秀班主任來講課。

程建平表示,今年暑假學校將邀請到脫貧縣任教的畢業生回來,開展職業發展沙龍,跟專家、優秀教師一起進行交流。同時,學校會設置一批關于基礎教育的課題,讓這些畢業生邊教學邊思考,保持研究不斷線。

鐘海英入選了今年的“啟航計劃”,獲得了10萬元的專項獎勵。但更讓她興奮的是,畢業后學校還提供一系列支持。一年之后,她還可以再次回到校園,攻讀在職教育碩士。“我相信,在‘啟航計劃’支持下,我會不斷成長,最終成為‘四有’好老師。”

嚴慈相濟,用愛培育愛

教育的方法有千萬種,但最讓人動容的還是老師對學生的愛。老師教過的知識可能會被忘卻,但老師為學生付出的感情卻會被銘記。

任雅才記得,在習近平總書記同北師大師生代表的座談會上,她匯報的主題是做大學生成長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應該是仁師,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好老師。

走上輔導員工作崗位以來,任雅才一直是用真情、真心、真誠在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她被評為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她非常珍視學生頒給她的 “最佳大伙伴獎”。

在她看來,北師大的很多學生是未來的教師,要用愛去培育、激發他們的“仁愛之心”。任雅才所帶的本科班級每學期都會拍攝班級合影,合影的時候每個學生的站位不變。幾個學期下來,就會看到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比如,大一寒假結束,大家都還穿著色彩艷麗的棉服,到了大四的寒假拍照,他們就身著灰白色系的職業裝了。在大學的4年中,拍照也變成了一種儀式,讓學生跟老師有了一種情感連接。

“很多同學畢業后想要以前的照片了,會到我這里來找。”任雅才說,一屆又一屆學生的照片都還存在她的電腦里。

在平時的班級活動中,任雅才會留心觀察學生,對不同特點的學生給予不同支持。比如,對活潑外向、組織能力強的學生,她會給他們推薦更多實踐鍛煉的平臺。對于內向靦腆、不善言辭的學生,她會給他們創造一些走出自我、挑戰更多可能的機會。

“教好學生需要一個感情基礎,沒有一顆仁愛之心,沒有愛,就沒有感情基礎,也就不可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目標。”林崇德說。

他強調嚴慈相結合,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光有愛沒有嚴,就是溺愛。光有嚴沒有愛,就是空洞的說教。”

林崇德愛學生,他關心學生的發展平臺,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發展的條件;他也關心學生的經濟狀況,為他們爭取更好的生活條件;他還關心學生的家人,乃至他們孩子的成長。

“老師要做的不是盯著學生的成績,而是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從細微處愛他們。”林崇德說。

在該“嚴”的地方,林崇德也絕不含糊。他從來不放過任何不合格的論文。他有一位博士生,學了6年,畢業論文改到第23稿才通過,最后這位學生問:“我是不是您最笨的學生?”林崇德告訴他:“不是,我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你懂得什么叫規則,什么叫嚴謹。”后來這位學生到了一所高校任教,成了這個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心理學素養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讀懂學生。北師大是中國心理學教學科研的重要基地,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師大考察時,來到心理學院,走進團隊行為、學習困難評估、學習能力提升等實驗室,仔細觀看科學儀器上顯示的參試者腦電波等圖像和數據,了解學校心理學科發展以及在災后心理重建、航天員選拔、南極科考等領域轉化運用心理學的情況。

近年來,北師大依托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重大項目,在探索青少年兒童學習和發展的科學規律、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和障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北師大為學生開設了多門心理健康類課程,支持樂教適教的未來卓越教師的培養。

協同提質,培育更多“四有”好老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師大考察時強調,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

作為教師教育的排頭兵,北師大為全國各地培養、提升、輸送了一批批高水平教師。但一校之力遠遠不夠,北師大提出建立師范教育聯盟,教育部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

由北師大牽頭的組團包括安徽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省屬師范院校,也包括青海師范大學、阜陽師范大學、阿壩師范學院等薄弱院校。

“我們對每個師范院校的支持方式都不一樣,是一校一策。”程建平說,比如,在青海師范大學,北師大支持學校建立了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兩彈一星”精神研究院,以聯合科研的方式帶動學校的發展。在北師大的支持下,青海師范大學畢業生的教師資格證通過率由20%左右提升至現在的70%左右。

“這個計劃不是封閉的,未來還將繼續擴展。”程建平說,“在互助合作中,每個學校都是受益的。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為基礎教育培養更多好老師。”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原文刊載于2023年第16期《民生周刊》雜志

原標題:《北京師范大學:培養“四有”老師》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羅燕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超声骨密度仪,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起草单位】,骨密度检测仪厂家 - 品源医疗(江苏)有限公司 | 钢板仓,大型钢板仓,钢板库,大型钢板库,粉煤灰钢板仓,螺旋钢板仓,螺旋卷板仓,骨料钢板仓 | 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观光车|电动巡逻车|电动越野车厂家-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对夹式止回阀_对夹式蝶形止回阀_对夹式软密封止回阀_超薄型止回阀_不锈钢底阀-温州上炬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世界箱包品牌十大排名,女包小众轻奢品牌推荐200元左右,男包十大奢侈品牌排行榜双肩,学生拉杆箱什么品牌好质量好 - Gouwu3.com | 制冷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制冷大市场 | 钢格板|镀锌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格栅板|钢格板|钢格栅板|热浸锌钢格板|平台钢格板|镀锌钢格栅板|热镀锌钢格栅板|平台钢格栅板|不锈钢钢格栅板 - 专业钢格板厂家 | 山东集装箱活动房|济南集装箱活动房-济南利森集装箱有限公司 | 手板-手板模型-手板厂-手板加工-生产厂家,[东莞创域模型] | 专业甜品培训学校_广东糖水培训_奶茶培训_特色小吃培训_广州烘趣甜品培训机构 | 首页|光催化反应器_平行反应仪_光化学反应仪-北京普林塞斯科技有限公司 | 气动|电动调节阀|球阀|蝶阀-自力式调节阀-上海渠工阀门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电子巡更系统-巡检管理系统-智能巡检【金万码】 | 主题班会网 -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各类主题班会PPT模板 | 粉末包装机,拆包机厂家,价格-上海强牛包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懂研帝_专业SCI论文润色机构_SCI投稿发表服务公司 | 砂磨机_立式纳米砂磨机_实验室砂磨机-广州儒佳化工设备厂家 | 常州企业采购平台_常州MRO采购公司_常州米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新型锤式破碎机_新型圆锥式_新型颚式破碎机_反击式打沙机_锤式制砂机_青州建源机械 | 头条搜索极速版下载安装免费新版,头条搜索极速版邀请码怎么填写? - 欧远全 | 铝合金风口-玻璃钢轴流风机-玻璃钢屋顶风机-德州东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大米加工设备|大米加工机械|碾米成套设备|大米加工成套设备-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密集架-密集柜厂家-智能档案密集架-自动选层柜订做-河北风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山东石英砂过滤器,除氟过滤器「价格低」-淄博胜达水处理 | 游戏版号转让_游戏资质出售_游戏公司转让-【八九买卖网】 | 济南拼接屏_山东液晶拼接屏_济南LED显示屏—维康国际官网 | 不锈钢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厂家-价格-威海鑫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不干胶标签-不干胶贴纸-不干胶标签定制-不干胶标签印刷厂-弗雷曼纸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上海深蓝_缠绕机_缠膜机-上海深蓝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 工业风机_环保空调_冷风机_工厂车间厂房通风降温设备旺成服务平台 | 注塑模具_塑料模具_塑胶模具_范仕达【官网】_东莞模具设计与制造加工厂家 | 高光谱相机-近红外高光谱相机厂家-高光谱成像仪-SINESPEC 赛斯拜克 | 非小号行情 - 专业的区块链、数字藏品行情APP、金色财经官网 | 消泡剂_水处理消泡剂_切削液消泡剂_涂料消泡剂_有机硅消泡剂_广州中万新材料生产厂家 | 篷房[仓储-婚庆-展览-活动]生产厂家-江苏正德装配式帐篷有限公司 | 洗瓶机厂家-酒瓶玻璃瓶冲瓶机-瓶子烘干机-封口旋盖压盖打塞机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插针变压器-家用电器变压器-工业空调变压器-CD型电抗器-余姚市中驰电器有限公司 | 半容积式换热器_北京浮动盘管换热器厂家|北京亿丰上达 | 压砖机、液压制砖机、静压砖机、环保砖机生产厂家—杜甫机械 | 水压力传感器_数字压力传感器|佛山一众传感仪器有限公司|首页 | 石英砂矿石色选机_履带辣椒色选机_X光异物检测机-合肥幼狮光电科技 | 山东led显示屏,山东led全彩显示屏,山东LED小间距屏,临沂全彩电子屏-山东亚泰视讯传媒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