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网 WWW.JZRB.COM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河南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走近新時代勞動者
更新時間:2025/5/21 9:36:00    來源:大河網

  ■核心提示

  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國家的棟梁。今年“五一”勞動節,來自我省各領域100位工作者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稱號,他們是我省千千萬萬奮斗在各行各業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價值追求。

  《河南日報·人文周刊(人物版)》將開設專欄《走近新時代勞動者》(上下篇),講述陳保超等4位勞模和先進工作者代表綻放勞動風采、書寫時代榮光的故事,展現中原兒女開拓進取、奮勇爭先的時代風貌。

  蘭考縣三義寨鄉白云山村黨支部書記陳保超

  播種“致富果”

  “下一步準備搞番茄的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多渠道為村民創造就業致富的機會。”

  □本報記者 龔硯慶 王平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馬青竹 實習生 張子悅

  因為種植番茄,曾經不起眼的蘭考縣三義寨鄉白云山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番茄村”,高品質水果番茄供不應求。短短幾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從0.3萬元提高到3萬余元,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開上小汽車、住在“公園”里,全村1043戶居民全部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而這一切,要歸功于他們的“領頭羊”——白云山村黨支部書記陳保超,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番茄書記”。今年是陳保超返鄉的第八年,他的榮譽榜再上新,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又一次站在聚光燈下接受采訪,陳保超的初心不變、夢想依舊,那就是他常說的:“讓鄉親們的日子都能像番茄一樣紅火。”

  小番茄“敲開”致富門

  這幾天,陳保超忙得腳不沾地。去北京培訓學習、到鶴壁參加觀光農業活動、赴焦作云臺山與外省種植戶交流選種育種……即便日程排得滿滿當當,他還是見縫插針來到番茄種植戶的大棚里,把北京學習的所見所聞向鄉親們傳經送寶。

  5月16日上午11點,記者在一座番茄大棚里見到了陳保超。此時室外氣溫已飆升至38攝氏度,陳保超聲音略有沙啞,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流,但他依然滔滔不絕,與農戶討論得熱火朝天。

  鄉村全面振興,是每一位農民翹首以盼的夢想,也是陳保超多年來的愿望。曾經的陳保超一直在外從事建筑業,事業小有成就,也有了一定積蓄。“每次回來,看到還未發展起來的村子,就想為家鄉辦點事,帶著村民共同致富。”這也是陳保超返鄉的初衷。

  2017年,蘭考在全國第一批率先脫貧摘帽。也正是在這一年,41歲的陳保超毅然回到家鄉白云山村,接下了村黨支部書記這個重擔。

  上任之后,陳保超與村干部天天琢磨,謀劃產業發展和村民增收的門路。他自費帶著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代表先后6次到山東壽光學技術,請來省農科院的專家測土配方。經過調研論證,他們結合白云山村堿性土壤的特質,定下了發展設施農業、主打鹽堿地番茄的種植規劃,以產業興村富民。

  然而,追夢路上并非一帆風順。起初,陳保超多方籌措資金、拿出自己多年積蓄組織修建了第一批共38座溫室大棚。正當他決心大干一場的時候,村民們卻“退縮”了。很多人擔心種番茄有風險、效益不好,承包大棚的積極性不高。

  “既然認準了這條路,那就堅持走下去,虧了算我的。”白云山村召開黨員大會,陳保超號召村干部和黨員帶頭支持村里產業發展,15名黨員承包大棚28座,陳保超承包了10座。

  訪民情講政策,手把手教村民種番茄,騎著三輪車拓市場、找銷路……在陳保超和其他黨員干部的努力下,第一年的收獲還不錯,每座大棚種植番茄實現凈利潤8萬余元。這下,“要我干”變為“我要干”,白云山村又相繼建設了二期、三期溫室大棚。如今,全村165座番茄大棚鱗次櫛比,500萬余公斤的年產量讓白云山人在番茄市場上有了議價權。

  “讓番茄每年吃出不同口味”

  產業發展的路子找對了,愛思考的陳保超又有了新想法。“種番茄不能只靠規模大,還要有特色,要打出品牌。”陳保超認定,“果子品質要好,技術、管理也要搞上去”。

  只要一有外出開會或培訓的機會,陳保超便帶著番茄出差調研。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參加全國兩會時,他拿著番茄四處敲門“取經”,邀請各地代表品嘗白云山村的番茄,不斷尋找新品種、新技術,為村里的產業發展探新路。

  走進村民鄧愛榮家的番茄大棚,只見一排排番茄植株長勢茂盛,一米多高的翠綠藤蔓上,一串串或青或黃的番茄掛滿枝頭,個個圓潤飽滿。

  “你嘗嘗這個,別看長得丑,保證你吃完念念不忘。”陳保超隨手摘下一個黃綠相間的番茄,遞給記者。輕輕一口咬下,酸甜適中,清爽可口,果然回味無窮。

  “這是水果番茄的新品種!”一旁的鄧愛榮高興地介紹,她家承包了兩座大棚,年收益一直很好。“這幾年多虧了保超書記,教俺種番茄、學直播,一有新消息就跑來。現在大棚管理省事多了,俺老伴在手機上就能操作。”她說。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從種植、施肥、灌溉到收獲等各個環節,農業生產都逐步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操作,生產效率和品質大大提高。在外打拼多年的陳保超,很早就關注到“智慧農業”的概念。

  在他的推動下,全村165座番茄大棚全部實現了智能化管理。依托數字鄉村信息化平臺,村民只需點點手機,就可以實現對番茄生長周期各項指標的智能化監控和精細化管理。他還輾轉北京、山東、鄭州等地,請來農業專家現場授課指導,為鄉村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不斷創新的種植管理模式,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利用,讓白云山番茄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助推當地成為豫東地區最大的集中連片番茄種植基地。“現在俺村的番茄已成功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相信這里的番茄每年都能吃出不同口味,一年更比一年好。”陳保超胸有成竹。

  “我們村就是一個大公園”

  漫步在白云山村寬闊筆直的柏油路上,道路兩旁是一座座頗具現代感的小洋樓,各家各戶門前種滿了花草和應季蔬菜。這番景色不禁令人感嘆,“這就是一個大公園”。

  經過幾年的產業發展,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改善居住環境的意愿也越來越強烈。“讓村民富起來,讓家鄉美起來。”這早已寫入陳保超的規劃藍圖,也是他這幾年最有獲得感的事情。

  浙江“千萬工程”持續邁向縱深,江西橫峰打造秀美鄉村、繪就幸福新圖景……鄉村全面振興的成功實踐,觸動了陳保超的敏感神經,他心里盤算著“也要把白云山村打造得讓城里人都羨慕”。他幾番帶隊出省觀摩學習,邀請專業人員對本村房屋進行規劃設計。召開村集體會議后,白云山村一場人居環境改造工程開始了。

  低矮的老式平房被現代化小洋樓取代,抽油煙機、熱水器和抽水馬桶等家居用品一應俱全;原來的院門、高墻在“一宅變四園”改造中消失不見,家家戶戶開窗見綠、推門入園、低頭賞景、抬頭聞香。

  美麗鄉村也帶來了美麗經濟。全村已吸引4家企業安家落戶,還建成了商業街;白云書院獲得重建,白云印象大舞臺、鄉村會客廳、民宿小院相繼建成;集種植采摘、生態科普、休閑餐飲等于一體的研學基地即將開門迎客……

  “下一步準備搞番茄的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生產番茄醬、番茄干等,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再做一些石磨面等深加工產品,多渠道為村民創造就業致富的機會。”談及白云山村的未來,陳保超目標明確、信心十足。說罷,他隨即看了下未來幾天的天氣預報,騎上電動車,又向番茄大棚奔去。

  中信重工鑄鍛公司電爐班班長楊金安

  爐火鑄匠心

  “我愿意守著這爐火,這輩子就想把煉鋼這件事做到極致!”

  □本報記者 陳學樺 劉琦范 坤鵬

  41載光陰,熔爐的烈焰映照著他從青澀學徒,成長為大國工匠的鏗鏘足跡;41年堅守,翻騰的鋼水見證著他以爐膛為戰場,將赤誠報國心化作鉆研煉鋼技術的滾燙執念……

  煉出好鋼,為國所用。秉承產業報國的信念,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鑄鍛公司電爐班班長楊金安帶領的大工匠工作室團隊,如同鋼鐵尖兵,向特種鋼領域發起沖鋒。艦船鋼、航空航天鋼、核電用鋼等近百種特殊鋼材從這里出爐,不斷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這些撐起大國重器的鋼鐵脊梁,在國家重大工程中書寫傳奇。

  今年4月,楊金安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40余年熔爐淬煉鑄就“鋼鐵戰士”

  5月16日,當記者踏入位于中信重工廠區的楊金安大工匠工作室,門口展柜里形態各異的金屬材料樣本如同靜默的星辰,熠熠生輝。而屋子內側鐵皮柜上陳列的榮譽證書與獎杯,無聲訴說著這里的輝煌。

  此刻,楊金安正與徒弟們圍坐在會議桌前,他目光如炬、緊盯黑板,與大家圍繞大型核電產品技術攻關展開激烈討論,思想的火花在空氣中跳躍。

  58歲的楊金安,身形壯實,古銅色的皮膚刻滿歲月痕跡。他咧嘴一笑,質樸憨厚的模樣仿佛相識多年的老友,讓人忍不住想要探尋他背后的故事。

  說起煉鋼,楊金安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當年那部《火紅的年代》,就像一顆火種,點燃了我心里的煉鋼夢。”他說,電影里,1962年上海某鋼鐵廠的工人們為冶煉新鋼種,日夜鏖戰、突破重重難關,最終煉出“爭氣鋼”支援海軍建設的情節,深深烙在了他的心里。

  1984年,高中畢業待業一年的楊金安,抓住洛陽礦山機器廠(中信重工前身)招工的機會,滿懷憧憬踏入鑄鋼一分廠。

  然而,現實卻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還未靠近車間,震耳欲聾的機器轟鳴聲如驚雷炸響;踏入車間,昏暗的光線、刺鼻的氣味、換向時沖天的黑煙,還有飛濺而出燙人的鋼水,瞬間擊碎了他對鋼鐵工人的美好幻想。“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滿腦子都是車間里的畫面。”楊金安回憶。

  但轉機很快出現。車間老師傅們的“神技”徹底征服了他——一勺鋼水潑地,便能根據鋼花濺起的角度、形狀和發叉量精準判斷碳含量;凝視渣樣,就能知曉爐內的堿度、溫度以及鋼水狀態。這些“火眼金睛”的絕活,讓楊金安徹底著了迷。他意識到,煉鋼是門大學問,更是值得一生鉆研的事業。

  從此,巴掌大的筆記本成了楊金安形影不離的伙伴。煉鋼流程、工藝要點、注意事項……他一筆一畫記錄著,一堅持就是幾十年,70多本筆記、60多萬字,成了年輕工人眼中的“煉鋼寶典”。

  無數個深夜,當工友們沉浸在夢鄉,他卻守在熔爐旁,觀察不同溫度下的碳花,“有時眉毛、頭發還被鋼火燒一下”。短短兩年,他就熟練掌握了熱工操作、煉鋼等全流程,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技術能手。

  進廠后的前20個春節,楊金安都是在車間度過。多年間,他攻克14類130多個鋼種的冶煉難題,助力企業從礦山裝備起步,逐步拓展到建材、冶金、電力等多個領域。

  “我愿意守著這爐火,這輩子就想把煉鋼這件事做到極致!”楊金安堅定地說。

  突破技術難題護航大國重器

  2004年4月29日,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中信重工鑄鍛廠冶煉車間內,50噸電弧爐——平改電一期工程投產。往昔,普鋼冶煉依靠重油燃燒供熱,8個小時才能產出一爐(50噸),而如今,特種鋼冶煉實現了1分20秒1噸的飛躍。

  楊金安帶領工人們日夜鉆研,玩轉了電爐,并且在配套操作方法上實現突破。

  憑借卓越的業績,2013年11月,楊金安從8400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成為中信重工首批5名大工匠之一。當天,“楊金安大工匠工作室”也正式掛牌。

  工作室成立后,楊金安馬不停蹄地帶領團隊投入全新鋼種的研發——石化加氫反應器用鋼。

  2014年春節前后,楊金安吃住在車間,沒日沒夜地跟蹤每一爐鋼水,將每一個可能影響鋼種質量的技術數據,都認真記錄在冊。

  通過對20支加氫鋼錠、3580噸鋼水冶煉過程的跟蹤,楊金安成功繪制出一套典型工藝路線,編寫出《石化加氫鋼冶煉操作方法》。工作室首個攻關課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并榮獲公司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此后,楊金安帶領大工匠工作室團隊,先后主導冶煉出航空航天鋼、“華龍一號”核電用鋼等近百種特殊用鋼,成功打破了我國特種鋼依賴進口的困局,讓中國鋼鐵在世界舞臺上挺直了脊梁。

  “對待煉鋼就像對待自己兒子一樣,當我看到自己煉出的鋼,用在了神舟飛船、航空母艦和大飛機上,我是真高興啊!”楊金安的人生理想簡單而純粹,“煉出好鋼,為國所用”。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要做好傳幫帶,把徒弟們帶出來。”楊金安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目前,他帶領班組及大工匠工作室先后獲得4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篇,完成重點創效課題20多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他的引領下實現人生價值。

  熱加工屬于特殊工種,2022年3月,楊金安到了退休年齡。國內眾多企業向他發出邀請,開出優厚條件。然而,楊金安堅決拒絕。當公司領導挽留他時,他卻毫不猶豫答應了。

  返聘三年多了,有時睡到凌晨兩三點,楊金安還會突然從睡夢中驚醒。“想到廠里的安全,心里不踏實!”楊金安放心不下廠里的事,經常干脆起身前往車間。家人理解他對煉鋼事業的這份深厚感情,如同碳元素深深熔鑄于鋼鐵之中,難以割舍。

  作為河南省人大代表,楊金安始終心系高技能人才培養,多次提出相關建議。2019年11月,他獲得“大國工匠”稱號,成為我省唯一入選者。當他舉起獎杯的那一刻,也將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榮耀與尊嚴高高舉起。

  此外,楊金安還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以及河南省首屆“中原大工匠”、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

  一路奮斗一路生花,一份匠心一份榮光。如今,楊金安依然帶著那份對鋼鐵事業的熱愛,站在1600多攝氏度的煉鋼爐前,目不轉睛地緊盯爐門口。爐火旺盛,忽明忽暗,閃閃爍爍,投映在他古銅色的臉龐上,宛如一尊堅毅的塑像,那是他對鋼鐵事業執著堅守的最美寫照。

新聞編輯:楊銘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走近新時代勞動者
2025/5/21 9:36:00    來源:大河網

  ■核心提示

  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國家的棟梁。今年“五一”勞動節,來自我省各領域100位工作者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稱號,他們是我省千千萬萬奮斗在各行各業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價值追求。

  《河南日報·人文周刊(人物版)》將開設專欄《走近新時代勞動者》(上下篇),講述陳保超等4位勞模和先進工作者代表綻放勞動風采、書寫時代榮光的故事,展現中原兒女開拓進取、奮勇爭先的時代風貌。

  蘭考縣三義寨鄉白云山村黨支部書記陳保超

  播種“致富果”

  “下一步準備搞番茄的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多渠道為村民創造就業致富的機會。”

  □本報記者 龔硯慶 王平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馬青竹 實習生 張子悅

  因為種植番茄,曾經不起眼的蘭考縣三義寨鄉白云山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番茄村”,高品質水果番茄供不應求。短短幾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從0.3萬元提高到3萬余元,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開上小汽車、住在“公園”里,全村1043戶居民全部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而這一切,要歸功于他們的“領頭羊”——白云山村黨支部書記陳保超,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番茄書記”。今年是陳保超返鄉的第八年,他的榮譽榜再上新,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又一次站在聚光燈下接受采訪,陳保超的初心不變、夢想依舊,那就是他常說的:“讓鄉親們的日子都能像番茄一樣紅火。”

  小番茄“敲開”致富門

  這幾天,陳保超忙得腳不沾地。去北京培訓學習、到鶴壁參加觀光農業活動、赴焦作云臺山與外省種植戶交流選種育種……即便日程排得滿滿當當,他還是見縫插針來到番茄種植戶的大棚里,把北京學習的所見所聞向鄉親們傳經送寶。

  5月16日上午11點,記者在一座番茄大棚里見到了陳保超。此時室外氣溫已飆升至38攝氏度,陳保超聲音略有沙啞,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流,但他依然滔滔不絕,與農戶討論得熱火朝天。

  鄉村全面振興,是每一位農民翹首以盼的夢想,也是陳保超多年來的愿望。曾經的陳保超一直在外從事建筑業,事業小有成就,也有了一定積蓄。“每次回來,看到還未發展起來的村子,就想為家鄉辦點事,帶著村民共同致富。”這也是陳保超返鄉的初衷。

  2017年,蘭考在全國第一批率先脫貧摘帽。也正是在這一年,41歲的陳保超毅然回到家鄉白云山村,接下了村黨支部書記這個重擔。

  上任之后,陳保超與村干部天天琢磨,謀劃產業發展和村民增收的門路。他自費帶著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代表先后6次到山東壽光學技術,請來省農科院的專家測土配方。經過調研論證,他們結合白云山村堿性土壤的特質,定下了發展設施農業、主打鹽堿地番茄的種植規劃,以產業興村富民。

  然而,追夢路上并非一帆風順。起初,陳保超多方籌措資金、拿出自己多年積蓄組織修建了第一批共38座溫室大棚。正當他決心大干一場的時候,村民們卻“退縮”了。很多人擔心種番茄有風險、效益不好,承包大棚的積極性不高。

  “既然認準了這條路,那就堅持走下去,虧了算我的。”白云山村召開黨員大會,陳保超號召村干部和黨員帶頭支持村里產業發展,15名黨員承包大棚28座,陳保超承包了10座。

  訪民情講政策,手把手教村民種番茄,騎著三輪車拓市場、找銷路……在陳保超和其他黨員干部的努力下,第一年的收獲還不錯,每座大棚種植番茄實現凈利潤8萬余元。這下,“要我干”變為“我要干”,白云山村又相繼建設了二期、三期溫室大棚。如今,全村165座番茄大棚鱗次櫛比,500萬余公斤的年產量讓白云山人在番茄市場上有了議價權。

  “讓番茄每年吃出不同口味”

  產業發展的路子找對了,愛思考的陳保超又有了新想法。“種番茄不能只靠規模大,還要有特色,要打出品牌。”陳保超認定,“果子品質要好,技術、管理也要搞上去”。

  只要一有外出開會或培訓的機會,陳保超便帶著番茄出差調研。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參加全國兩會時,他拿著番茄四處敲門“取經”,邀請各地代表品嘗白云山村的番茄,不斷尋找新品種、新技術,為村里的產業發展探新路。

  走進村民鄧愛榮家的番茄大棚,只見一排排番茄植株長勢茂盛,一米多高的翠綠藤蔓上,一串串或青或黃的番茄掛滿枝頭,個個圓潤飽滿。

  “你嘗嘗這個,別看長得丑,保證你吃完念念不忘。”陳保超隨手摘下一個黃綠相間的番茄,遞給記者。輕輕一口咬下,酸甜適中,清爽可口,果然回味無窮。

  “這是水果番茄的新品種!”一旁的鄧愛榮高興地介紹,她家承包了兩座大棚,年收益一直很好。“這幾年多虧了保超書記,教俺種番茄、學直播,一有新消息就跑來。現在大棚管理省事多了,俺老伴在手機上就能操作。”她說。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從種植、施肥、灌溉到收獲等各個環節,農業生產都逐步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操作,生產效率和品質大大提高。在外打拼多年的陳保超,很早就關注到“智慧農業”的概念。

  在他的推動下,全村165座番茄大棚全部實現了智能化管理。依托數字鄉村信息化平臺,村民只需點點手機,就可以實現對番茄生長周期各項指標的智能化監控和精細化管理。他還輾轉北京、山東、鄭州等地,請來農業專家現場授課指導,為鄉村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不斷創新的種植管理模式,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利用,讓白云山番茄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助推當地成為豫東地區最大的集中連片番茄種植基地。“現在俺村的番茄已成功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相信這里的番茄每年都能吃出不同口味,一年更比一年好。”陳保超胸有成竹。

  “我們村就是一個大公園”

  漫步在白云山村寬闊筆直的柏油路上,道路兩旁是一座座頗具現代感的小洋樓,各家各戶門前種滿了花草和應季蔬菜。這番景色不禁令人感嘆,“這就是一個大公園”。

  經過幾年的產業發展,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改善居住環境的意愿也越來越強烈。“讓村民富起來,讓家鄉美起來。”這早已寫入陳保超的規劃藍圖,也是他這幾年最有獲得感的事情。

  浙江“千萬工程”持續邁向縱深,江西橫峰打造秀美鄉村、繪就幸福新圖景……鄉村全面振興的成功實踐,觸動了陳保超的敏感神經,他心里盤算著“也要把白云山村打造得讓城里人都羨慕”。他幾番帶隊出省觀摩學習,邀請專業人員對本村房屋進行規劃設計。召開村集體會議后,白云山村一場人居環境改造工程開始了。

  低矮的老式平房被現代化小洋樓取代,抽油煙機、熱水器和抽水馬桶等家居用品一應俱全;原來的院門、高墻在“一宅變四園”改造中消失不見,家家戶戶開窗見綠、推門入園、低頭賞景、抬頭聞香。

  美麗鄉村也帶來了美麗經濟。全村已吸引4家企業安家落戶,還建成了商業街;白云書院獲得重建,白云印象大舞臺、鄉村會客廳、民宿小院相繼建成;集種植采摘、生態科普、休閑餐飲等于一體的研學基地即將開門迎客……

  “下一步準備搞番茄的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生產番茄醬、番茄干等,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再做一些石磨面等深加工產品,多渠道為村民創造就業致富的機會。”談及白云山村的未來,陳保超目標明確、信心十足。說罷,他隨即看了下未來幾天的天氣預報,騎上電動車,又向番茄大棚奔去。

  中信重工鑄鍛公司電爐班班長楊金安

  爐火鑄匠心

  “我愿意守著這爐火,這輩子就想把煉鋼這件事做到極致!”

  □本報記者 陳學樺 劉琦范 坤鵬

  41載光陰,熔爐的烈焰映照著他從青澀學徒,成長為大國工匠的鏗鏘足跡;41年堅守,翻騰的鋼水見證著他以爐膛為戰場,將赤誠報國心化作鉆研煉鋼技術的滾燙執念……

  煉出好鋼,為國所用。秉承產業報國的信念,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鑄鍛公司電爐班班長楊金安帶領的大工匠工作室團隊,如同鋼鐵尖兵,向特種鋼領域發起沖鋒。艦船鋼、航空航天鋼、核電用鋼等近百種特殊鋼材從這里出爐,不斷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這些撐起大國重器的鋼鐵脊梁,在國家重大工程中書寫傳奇。

  今年4月,楊金安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40余年熔爐淬煉鑄就“鋼鐵戰士”

  5月16日,當記者踏入位于中信重工廠區的楊金安大工匠工作室,門口展柜里形態各異的金屬材料樣本如同靜默的星辰,熠熠生輝。而屋子內側鐵皮柜上陳列的榮譽證書與獎杯,無聲訴說著這里的輝煌。

  此刻,楊金安正與徒弟們圍坐在會議桌前,他目光如炬、緊盯黑板,與大家圍繞大型核電產品技術攻關展開激烈討論,思想的火花在空氣中跳躍。

  58歲的楊金安,身形壯實,古銅色的皮膚刻滿歲月痕跡。他咧嘴一笑,質樸憨厚的模樣仿佛相識多年的老友,讓人忍不住想要探尋他背后的故事。

  說起煉鋼,楊金安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當年那部《火紅的年代》,就像一顆火種,點燃了我心里的煉鋼夢。”他說,電影里,1962年上海某鋼鐵廠的工人們為冶煉新鋼種,日夜鏖戰、突破重重難關,最終煉出“爭氣鋼”支援海軍建設的情節,深深烙在了他的心里。

  1984年,高中畢業待業一年的楊金安,抓住洛陽礦山機器廠(中信重工前身)招工的機會,滿懷憧憬踏入鑄鋼一分廠。

  然而,現實卻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還未靠近車間,震耳欲聾的機器轟鳴聲如驚雷炸響;踏入車間,昏暗的光線、刺鼻的氣味、換向時沖天的黑煙,還有飛濺而出燙人的鋼水,瞬間擊碎了他對鋼鐵工人的美好幻想。“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滿腦子都是車間里的畫面。”楊金安回憶。

  但轉機很快出現。車間老師傅們的“神技”徹底征服了他——一勺鋼水潑地,便能根據鋼花濺起的角度、形狀和發叉量精準判斷碳含量;凝視渣樣,就能知曉爐內的堿度、溫度以及鋼水狀態。這些“火眼金睛”的絕活,讓楊金安徹底著了迷。他意識到,煉鋼是門大學問,更是值得一生鉆研的事業。

  從此,巴掌大的筆記本成了楊金安形影不離的伙伴。煉鋼流程、工藝要點、注意事項……他一筆一畫記錄著,一堅持就是幾十年,70多本筆記、60多萬字,成了年輕工人眼中的“煉鋼寶典”。

  無數個深夜,當工友們沉浸在夢鄉,他卻守在熔爐旁,觀察不同溫度下的碳花,“有時眉毛、頭發還被鋼火燒一下”。短短兩年,他就熟練掌握了熱工操作、煉鋼等全流程,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技術能手。

  進廠后的前20個春節,楊金安都是在車間度過。多年間,他攻克14類130多個鋼種的冶煉難題,助力企業從礦山裝備起步,逐步拓展到建材、冶金、電力等多個領域。

  “我愿意守著這爐火,這輩子就想把煉鋼這件事做到極致!”楊金安堅定地說。

  突破技術難題護航大國重器

  2004年4月29日,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中信重工鑄鍛廠冶煉車間內,50噸電弧爐——平改電一期工程投產。往昔,普鋼冶煉依靠重油燃燒供熱,8個小時才能產出一爐(50噸),而如今,特種鋼冶煉實現了1分20秒1噸的飛躍。

  楊金安帶領工人們日夜鉆研,玩轉了電爐,并且在配套操作方法上實現突破。

  憑借卓越的業績,2013年11月,楊金安從8400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成為中信重工首批5名大工匠之一。當天,“楊金安大工匠工作室”也正式掛牌。

  工作室成立后,楊金安馬不停蹄地帶領團隊投入全新鋼種的研發——石化加氫反應器用鋼。

  2014年春節前后,楊金安吃住在車間,沒日沒夜地跟蹤每一爐鋼水,將每一個可能影響鋼種質量的技術數據,都認真記錄在冊。

  通過對20支加氫鋼錠、3580噸鋼水冶煉過程的跟蹤,楊金安成功繪制出一套典型工藝路線,編寫出《石化加氫鋼冶煉操作方法》。工作室首個攻關課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并榮獲公司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此后,楊金安帶領大工匠工作室團隊,先后主導冶煉出航空航天鋼、“華龍一號”核電用鋼等近百種特殊用鋼,成功打破了我國特種鋼依賴進口的困局,讓中國鋼鐵在世界舞臺上挺直了脊梁。

  “對待煉鋼就像對待自己兒子一樣,當我看到自己煉出的鋼,用在了神舟飛船、航空母艦和大飛機上,我是真高興啊!”楊金安的人生理想簡單而純粹,“煉出好鋼,為國所用”。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要做好傳幫帶,把徒弟們帶出來。”楊金安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目前,他帶領班組及大工匠工作室先后獲得4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篇,完成重點創效課題20多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他的引領下實現人生價值。

  熱加工屬于特殊工種,2022年3月,楊金安到了退休年齡。國內眾多企業向他發出邀請,開出優厚條件。然而,楊金安堅決拒絕。當公司領導挽留他時,他卻毫不猶豫答應了。

  返聘三年多了,有時睡到凌晨兩三點,楊金安還會突然從睡夢中驚醒。“想到廠里的安全,心里不踏實!”楊金安放心不下廠里的事,經常干脆起身前往車間。家人理解他對煉鋼事業的這份深厚感情,如同碳元素深深熔鑄于鋼鐵之中,難以割舍。

  作為河南省人大代表,楊金安始終心系高技能人才培養,多次提出相關建議。2019年11月,他獲得“大國工匠”稱號,成為我省唯一入選者。當他舉起獎杯的那一刻,也將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榮耀與尊嚴高高舉起。

  此外,楊金安還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以及河南省首屆“中原大工匠”、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

  一路奮斗一路生花,一份匠心一份榮光。如今,楊金安依然帶著那份對鋼鐵事業的熱愛,站在1600多攝氏度的煉鋼爐前,目不轉睛地緊盯爐門口。爐火旺盛,忽明忽暗,閃閃爍爍,投映在他古銅色的臉龐上,宛如一尊堅毅的塑像,那是他對鋼鐵事業執著堅守的最美寫照。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穿线管|波纹穿线管|包塑金属软管|蛇皮管?闵彬专注弱电工程? | 真空干燥烘箱_鼓风干燥箱 _高低温恒温恒湿试验箱_光照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上海航佩仪器 | 杰恒蠕动泵-蠕动泵专业厂家-19年专注蠕动泵 |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环评网|环评论坛|环评报告公示网|竣工环保验收公示网|环保验收报告公示网|环保自主验收公示|环评公示网|环保公示网|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师|规划环评|环评报告|环评考试网|环评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 杭州代理记账费用-公司注销需要多久-公司变更监事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滁州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厂家_安徽高低温试验箱价格|安徽希尔伯特 | 地磅-电子地磅维修-电子吊秤-汽车衡-无人值守系统-公路治超-鹰牌衡器 | ALC墙板_ALC轻质隔墙板_隔音防火墙板_轻质隔墙材料-湖北博悦佳 | 一体化净水器_一体化净水设备_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江苏旭浩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镀锌角钢_槽钢_扁钢_圆钢_方矩管厂家_镀锌花纹板-海邦钢铁(天津)有限公司 | 展厅设计-展馆设计-专业企业展厅展馆设计公司-昆明华文创意 | 防火卷帘门价格-聊城一维工贸特级防火卷帘门厂家▲ | 上海办公室装修公司_办公室设计_直营办公装修-羚志悦装 | 无硅导热垫片-碳纤维导热垫片-导热相变材料厂家-东莞市盛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网站建设_小程序开发_番禺网站建设_佛山网站建设_粤联网络 | 奶茶加盟,奶茶加盟店连锁品牌-甜啦啦官网 | 双杰天平-国产双杰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常熟双杰仪器 | 北京四合院出租,北京四合院出售,北京平房买卖 - 顺益兴四合院 | 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_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超声骨密度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器-人体成分分析仪厂家/品牌/价格_南京科力悦 | 自进式锚杆-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洛阳恒诺锚固锚杆生产厂家 | 塑料熔指仪-塑料熔融指数仪-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机-广东宏拓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热熔胶网膜|pes热熔网膜价格|eva热熔胶膜|热熔胶膜|tpu热熔胶膜厂家-苏州惠洋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苏州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 四探针测试仪源头厂家 | 房在线-免费房产管理系统软件-二手房中介房屋房源管理系统软件 | 衡阳耐适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威仕盾焊接防护用品官网/焊工手套/焊接防护服/皮革防护手套 | 带式过滤机厂家_价格_型号规格参数-江西核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切断阀「厂家」-浙江利沃夫自控阀门 | 大白菜官网,大白菜winpe,大白菜U盘装系统, 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 | 冷藏车厂家|冷藏车价格|小型冷藏车|散装饲料车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十二分公司 | 超声波乳化机-超声波分散机|仪-超声波萃取仪-超声波均质机-精浩机械|首页 | 叉车电池-叉车电瓶-叉车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电动叉车蓄电池生产厂家 | 三效蒸发器_多效蒸发器价格_四效三效蒸发器厂家-青岛康景辉 | 长沙广告公司_制作,长沙喷绘_发光字_招牌制作_长沙泓润广告官网 长城人品牌官网 | 代理记账_免费注册公司_营业执照代办_资质代办-【乐财汇】 | 液氮罐(生物液氮罐)百科-无锡爱思科| 比亚迪叉车-比亚迪电动叉车堆垛车托盘车仓储叉车价格多少钱报价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广东佛电电器有限公司|防雷开关|故障电弧断路器|智能量测断路器 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 | 除湿机|工业除湿机|抽湿器|大型地下室车间仓库吊顶防爆除湿机|抽湿烘干房|新风除湿机|调温/降温除湿机|恒温恒湿机|加湿机-杭州川田电器有限公司 | 桐城新闻网—桐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碳化硅,氮化硅,冰晶石,绢云母,氟化铝,白刚玉,棕刚玉,石墨,铝粉,铁粉,金属硅粉,金属铝粉,氧化铝粉,硅微粉,蓝晶石,红柱石,莫来石,粉煤灰,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硫酸镁-皓泉新材料 |